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元俞和臨禊帖 卷

Copy of the Preface to the Orchid Pavilion Modelbook (Xi Tie)

法書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稧事也。羣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峻領。茂林脩竹。又有清流激湍。暎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蹔得於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惓。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向之所欣。俛仰之間。以為陳迹。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每攬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攬者。亦將有感於斯文。至正廿年(西元一三六0年)歲在庚子孟夏十三日。桐江紫芝生俞和子中臨于黃岡之康園。

文物統一編號 贈書000578N000000000
作品號 贈書00057800000
品名 元俞和臨禊帖 卷
Copy of the Preface to the Orchid Pavilion Modelbook (Xi Tie)
分類 法書
作者 俞和,Yu He
書體 行書
創作時間 元順帝至正二十年(1360)
數量 一卷
作品語文 漢文
釋文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稧事也。羣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峻領。茂林脩竹。又有清流激湍。暎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蹔得於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惓。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向之所欣。俛仰之間。以為陳迹。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每攬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攬者。亦將有感於斯文。至正廿年(西元一三六0年)歲在庚子孟夏十三日。桐江紫芝生俞和子中臨于黃岡之康園。
位置 尺寸(公分)
拖尾一 26.5x18.1
拖尾二 26.5x70
本幅 26.5x99.3
質地位置 質地
本幅
拖尾一
拖尾二
題跋類別 作者 位置 款識 書體 全文
作者款識 俞和 本幅 定武稧帖。特徤藥。 楷書
作者款識 俞和 印記 expand_more 本幅 我本西湖紫芝叟。不但悠悠放杯酒。平生雅好得字髓。筆意翩翩落吾手。臨河一序歸玉京。後來傳剜成恠醜。辛勤學書卌載。能遇幾人開笑口。知書鑒畫古所難。卻笑醃雞鳴甕(此處脫一字。據故宮藏本應是「牖」字。)。南宮松雪兩夫子。異代合轍名不朽。竊將筆研忝末學。時寫數行人見取。吁嗟師法不再遇。空向城闉事奔走。明窗淨几誰友于。自歎臨池今白首。右用張貞居題高侍郎畫山水圖詩韻。余臨稧帖。戲書于後。以俟觀者商略之。 草書
印主 印記
俞和
俞和 俞龢
俞和 墨妙(連珠印)
題跋 陳繼儒 印記 expand_more 拖尾 陳繼儒書 行草書 紫芝筆勢洞精謹嚴遒勁。似與褚登善共參定武。不願與鷗波比肩也。欲歸吳周生寶藏之。陳繼儒書。
印主 印記
陳繼儒 醇儒(連珠印)
題跋 項元汴 印記 expand_more 拖尾 明項子京真賞 楷書 元俞子中臨晉王羲之行書蘭亭敍帖。明項子京眞賞。
印主 印記
項元汴 項元汴印
項元汴 項墨林父祕笈之印
題跋 蔣節 印記 expand_more 拖尾 光緒二年(西元一八七六年)七月樂安蔣節記於閑偍齋 楷書 平生服膺紫芝叟。意在山陰一觴酒。鼠須蠶繭得神妙。自笑龍騰矜在手。溯從玉匣出人間。橅寫繽紛雜妍醜。至今換骨無金丹。聚訟悠悠任人口。叟也搖筆忽乘興。想見臨風坐虛牖(小字註。原韻闕一字。玩其詩意。或是牖字)。居然五字摹未損。七百年來垂不朽。吳門繆氏鑒古眞。當時箸錄嘗收取(小字註。此卷收入寓意錄卷二)。世間珤物故難晦。珠玉不脛恆自走。每見紫芝眉宇開(小字註。宋人句)。一腐儒曾先頫首(小字註。陳眉公有印曰一腐傳)。季白兄得此卷於江右曾氏。秋夜檢眎。因用紫芝翁自題卷後韻。望洋向若而歎吾不免矣。光緒二年(西元一八七六年)七月樂安蔣節記於閑偍齋。
印主 印記
蔣節 幼節
題跋 金嘉采 印記 expand_more 拖尾 金嘉采 行草書 自唐以來盡濡首。右軍將軍牛馬走。昭陵承閟定石碎。萬態煙雲各摹取。世人誰識蘭亭畫。薪盡火傳長不朽。何須更續白石考。聚訟難辨玉與缶。紫芝臨本出定刻。烜爀國初著人口。繆家故事倣米顚。客來索觀眩好醜。葉公曷意見眞龍。墨雨蜿蜓入君手。靈山一會猶未散。曲水當年此飲酒。紛紛俗本孟浪傳。蝄蜽何殊呼叟叟。相傳繆文子得此卷。定值八百金。著聲當時。人爭求看。且有欲傚巧取豪奪故智者。文子乃手搨一本。與眞無異。并斷取尾幅王虛舟跋。綴於摹本。自後索觀者遂不得見真帖矣。故文子作寓意錄。但据真本寫入。不載虛舟跋語。蒙案王跋舊當界在眉公墨林兩題之間。今此卷猶是繆氏原裝。畫痕接縫尚可推究也。繆氏摹本今在平齋吳觀察處。王跋宛然。此真帖近歸季白尊兄。頃以出示。為倒次卷中元韻。非曰真鑒。聊以記事云尔。原詩適奪一押韻字。幼節前題補以牖字。蒙謂非也。當是缶字耳。金嘉采。
印主 印記
金嘉采 導闇
題籤 裱綾 楷書 (舊籤題)元俞紫芝臨禊帖。神品。繆文子珍玩。
題籤 (原籤題)元俞紫芝臨定武蘭亭眞跡。戴繆南庽意錄。碧玉壺珍秘。邠卿題簽。
印記類別 印主 印記
收傳印記 項元汴 子京
收傳印記 項元汴 子京父印
收傳印記 項元汴 子孫世昌
收傳印記 項元汴 子孫永保
收傳印記 四明蔡氏圖書
收傳印記 瓜牛廬
收傳印記 吳廷 吳廷
收傳印記 臥雪齋藏
收傳印記 盈掌記
收傳印記 項元汴 若水軒
收傳印記 項元汴 神游心賞
收傳印記 項元汴 退密
收傳印記 項元汴 寄敖
收傳印記 項元汴 淨因菴主
收傳印記 笙巢真賞
收傳印記 項元汴 項子京家珍藏(重一)
收傳印記 項元汴 項元汴印(重二)
收傳印記 項元汴 項叔子
收傳印記 項元汴 項墨林父祕笈之印
收傳印記 吳廷 新安吳廷
收傳印記 碧玉壺
收傳印記 蔡仲
收傳印記 項元汴 墨林山人
收傳印記 項元汴 墨林祕玩
收傳印記 臨池清賞
收傳印記 項元汴 檇李
收傳印記 鐵函秘品
作者印記 俞和 俞龢
作者印記 俞和 特健藥
作者印記 俞和 神融筆暢
作者印記 俞和 清隱
作者印記 俞和 清隱齋
作者印記 俞和 紫芝生
作者印記 俞和 靜學
類別 參考資料
收藏著錄 羅家倫夫人張維楨女史捐贈書畫目錄,頁66-68、161-163
抽盤點紀錄 修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