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統一編號 |
中書000033N000000000
|
作品號 |
中書00003300000 |
品名 |
宋蘇軾書畫記 卷
Essay On Painting |
分類 |
法書 |
作者 |
蘇軾,Su Shi |
書體 |
行書 |
創作時間 |
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 |
數量 |
一卷 |
作品語文 |
漢文 |
釋文 |
畫記。余嘗論畫。以為人禽宮室器用皆有常形。至於山石竹木水波煙雲。雖無常形。而有常理。常形之失。人皆知之。常理之不當。雖曉畫者有不知。故凡可以欺世而取名者。必託於無常形者也。雖然常形之失。止於所失。而不能並其全。若常理之不當。則舉廢之矣。以其形之無常。是以其理不可不堇也。世之工人或能曲盡其形。而至於其理非。□□逸才不能辦。與可之於竹石枯木。真可謂得其理者矣。如是而生。如是而死。如是而攣拳瘠蹙。如是而條達遂茂。根莖節葉牙角脉縷千變萬化。未始相襲。而各當其處。合於天造。厭於人意。蓋達士之所遇也歟。昔歲嘗畫兩叢竹於淨因之方丈。其後出守陵陽而西也。余與之偕別長老道。臻師又畫兩竹。□一枯木於其東齋。臻方治四壁於法堂。而請與可。與可既許之矣。故余并為記之。必有明於理而深觀之者。然後知言之不妄。元豐三年(西元一0八0年)。端陽月八日眉山蘇軾。于淨因方丈書之。 |
位置 |
尺寸(公分) |
拖尾 |
139.8 |
隔水二 |
14.2 |
隔水一 |
15.9 |
本幅 |
28.8x217.6 |
題跋類別 |
作者 |
位置 |
款識 |
書體 |
全文 |
題跋 |
宇文公諒
印記 expand_more
|
拖尾 |
至正十九年龍集已亥四月既望後學雙流宇文公諒謹題。 |
行書 |
東坡先生以雄文直節高一代。而其英偉秀傑之氣。發為翰墨者。姿態橫生。鋒穎遒勁。尤非時人之所能及。此帖文簡意足。不易得也。好事者宜寶藏之。至正十九年龍集己亥四月既望。後學雙流宇文公諒謹題。 |
印主 |
印記 |
宇文公諒 |
學易齋 |
宇文公諒 |
京兆宇文公諒子貞章 |
宇文公諒 |
忠直世家 |
|
題跋 |
魯淵
印記 expand_more
|
拖尾 |
曲阜魯淵 |
楷書 |
急雨苕谿小繫船。手披翰墨憶坡僊。故家文物今煨燼。撫卷題詩一慨然。曲阜魯淵。 |
|
題跋 |
周天球
印記 expand_more
|
拖尾 |
丙戌冬日周天球題于棐几齋 |
楷書 |
文忠公畫記有形理之說。真能發古人未言之微。惜湖州公竹枝不與俱傳。俾今之畫家不得觀其自惜哉。然文忠此記之妙。似不專于畫。即書家亦然。點畫肥瘦者形也。結構圓融者理也。形具而顯理。隱而微形。非理弗備。猶文非理弗宣。今作畫之求于形似且不能。況理乎。書亦惟於形又鮮。得其似若語。于理無不懵然以為誕矣。文忠書本二王帖中來。故機軸成家。學者罕到中間妙處理形相傳。非漫然塗抹已也。此卷姑置畫而重其書。自當與文忠公竝稱宇宙內神物矣。丙戌冬日周天球題于棐几齋。 |
|
題跋 |
王穉登
印記 expand_more
|
拖尾 |
戊子三月十又八日白雲房書王穉登 |
楷書 |
蘇長公書類多豪舉。縱逸欹斜。爛熳以紓其磈礧不平之氣。惟此卷與後赤壁賦稍嚴密修整。如西宮尉衛用師刁斗肅然。不似其生平之作。想其莊嚴闍黎畫記。故應鳴和鸞而清節奏也。戊子三月十又八日白雲房書王穉登。 |
|
題跋 |
董其昌
印記 expand_more
|
拖尾 |
董其昌觀於昭彥舟中。己已十月四日。 |
行書 |
玉局行書皆規摹徐季海。此帖獨倣顏平原送明遠序。縱橫跌宕中合宮商。非趙吳興所能夢見也。董其昌觀於昭彥舟中。己已十月四日。 |
|
題跋 |
董其昌 |
前隔水 |
董其昌 |
行書 |
每見坡公墨蹟。十九雙鉤廓填。即余家誤收。養生論三馬圖贊經。歲餘知之。皆不如此。畫記之無疑也。昭彥其寶藏之。董其昌。 |
印記類別 |
印主 |
印記 |
收傳印記 |
|
(二印及二半印不辨) |
收傳印記 |
|
□氏□□子孫寶之 |
收傳印記 |
|
五浮山人(重一) |
收傳印記 |
|
內祕書印 |
收傳印記 |
|
太原郡長 |
收傳印記 |
李日華 |
日華 |
收傳印記 |
王時敏 |
王時敏印 |
收傳印記 |
王掞 |
王掞之印 |
收傳印記 |
王時敏 |
王遜之書畫記 |
收傳印記 |
王掞 |
王顓菴書畫記 |
收傳印記 |
|
古心樓祕玩(重一) |
收傳印記 |
吳廷 |
用卿 (重二) |
收傳印記 |
|
安國家藏 |
收傳印記 |
|
朱正初印 |
收傳印記 |
|
江邨(重一) |
收傳印記 |
|
吳郡陸氏 |
收傳印記 |
|
我將琴心遺山水萬卷書中養性情 |
收傳印記 |
李日華 |
李君實所藏 |
收傳印記 |
周天球 |
周天球印 |
收傳印記 |
周天球 |
周氏公瑕 |
收傳印記 |
|
松齋 |
收傳印記 |
賈似道 |
長 |
收傳印記 |
|
香芸館印(重一) |
收傳印記 |
|
珂雪齋 |
收傳印記 |
賈似道 |
悅生 |
收傳印記 |
項元汴 |
桃花源裡人家 |
收傳印記 |
|
真賞(重一) |
收傳印記 |
|
堇封 |
收傳印記 |
|
幾雲(半印) |
收傳印記 |
|
華夏(重二。一半印) |
收傳印記 |
吳廷 |
新安吳廷 (重六) |
收傳印記 |
王時敏 |
煙客 |
收傳印記 |
|
萬柳江邨 |
收傳印記 |
|
壽承氏 |
收傳印記 |
|
壽繹(重一) |
收傳印記 |
|
震澤漁父 |
收傳印記 |
|
應召(重三) |
收傳印記 |
|
應召珍藏(重一) |
收傳印記 |
王掞 |
顓菴 |
收傳印記 |
|
藎臣(重六) |
收傳印記 |
|
蘇州王郎 |
作者印記 |
蘇軾 |
雪堂逸士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乾隆御覽之寶 |
類別 |
參考資料 |
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錄(卷八),第四冊,頁169
|
收藏著錄 |
盛京故宮書畫錄,第二冊,頁1b-4b
|
本院文物保存維護依〈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文物管理作業要點〉及〈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物修護業務作業原則〉辦理
抽盤點紀錄
修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