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統一編號 |
故畫001289N000000001
|
作品號 |
故畫00128900001 |
品名 |
名繪集珍 冊 晉顧愷之洛神圖
Nymph of the Lo River |
分類 |
繪畫 |
作者 |
顧愷之 |
數量 |
一幅 |
位置 |
尺寸(公分) |
本幅 |
25.5x52.4 |
全幅 |
43.4x122 |
題跋類別 |
作者 |
位置 |
款識 |
書體 |
全文 |
題籤 |
|
|
|
|
顧長康洛神圖 |
印記類別 |
印主 |
印記 |
收傳印記 |
|
王良史章 |
收傳印記 |
米芾 |
米芾審定 |
收傳印記 |
梁清標 |
棠邨審定 |
收傳印記 |
梁清標 |
蕉林玉立氏圖書 |
鑑藏寶璽 |
清仁宗 |
石渠寶笈 |
鑑藏寶璽 |
宣統帝 |
宣統御覽之寶 |
鑑藏寶璽 |
清仁宗 |
嘉慶御覽之寶 |
鑑藏寶璽 |
清仁宗 |
寶笈三編 |
主題類別 |
主題(第一層) |
主題(第二層) |
主題說明 |
主要主題 |
佛道人物 |
神、仙 |
神(洛神) |
主要主題 |
經史‧故事 |
|
洛神賦 |
次要主題 |
山水 |
雲 |
|
次要主題 |
車 |
獸力車 |
|
其他主題 |
佛道人物 |
佛道侍者 |
侍者 |
其他主題 |
走獸 |
龍 |
|
其他主題 |
祥瑞 |
|
文魚。鯨鯢 |
其他主題 |
器用 |
傘 |
傘蓋 |
其他主題 |
樹木 |
|
|
類別 |
參考資料 |
內容簡介 |
此畫三國魏曹植的名作〈洛神賦〉的一段,描寫洛川之神宓妃駕六龍乘雲車,「文魚警乘,玉鸞偕游,鯨鯢夾轂,水禽翔衛」,旌旗飛揚的景象。刻畫精細,流水、卷雲、小樹及河岸的畫法,存有早期山水畫的稚拙之趣。選自「名繪集珍」。
畫無作者名款,舊傳顧愷之長於人物畫,以線條精細優美著稱。
|
Description |
This work illustrates a section from the famous prose poem "Ode on the Nymph of the LO River" by Ts'ao Chih (192-232). Immortalized therein, she is described as a "winsome and graceful" beauty with "slender shoulders and graceful" beauty with "slender shoulders and waist walking lightly on the waves in unsullied silk" . This painting shows Concubine Mi (the Nymph of the Lo River) riding a chariot driven by six dragons above the clouds and water accompanied by various mystical beasts. The taut lines and representation of the flowing water, curling clouds, small trees, and river bank preserve elements of early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Bearing neither seal nor signature of the artist, this work has been attributed to Ku K'ai-chih, the early master of figure painting in taut brushwork.
|
參考書目 |
1.王耀庭,〈名繪集珍 冊 晉顧愷之洛神圖〉,收入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主編《文學名著與美術特展》(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1.10),頁88-89、166-167。
2.劉芳如,〈東晉顧愷之洛神圖〉,收入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編,《仕女畫之美》(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8年四月初版),頁74。
3.陳葆真,〈傳世〈洛神賦〉故事畫的表現類型與風格系譜〉,《故宮學術季刊》,第二十三卷第一期(2005年秋),頁175-223。
|
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圖錄,第二十九冊,頁152-159
|
收藏著錄 |
石渠寶笈三編(延春閣),第五冊,頁2490
|
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錄(卷六),第四冊,頁180
|
本院文物保存維護依〈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文物管理作業要點〉及〈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物修護業務作業原則〉辦理
抽盤點紀錄
修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