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清丁觀鵬畫文殊像 軸

Manjusri Bodhisattva

繪畫

文物統一編號 故畫003710N000000000
作品號 故畫00371000000
品名 清丁觀鵬畫文殊像 軸
Manjusri Bodhisattva
分類 繪畫
作者 丁觀鵬
創作時間 清高宗乾隆二十六年(1761)
數量 一軸
位置 尺寸(公分)
本幅 297.3x159.1
質地位置 質地
本幅
題跋類別 作者 位置 款識 書體 全文
作者款識 丁觀鵬 印記 expand_more 本幅 乾隆辛已(西元一七六一年)春。上以祝釐巡幸五臺。瞻禮曼殊寶相。圓光默識。如月印川。回鑾後。摹寫為圖。水墨莊嚴。妙合清涼真面。復以稿本。命小臣觀鵬設色。齋盥含毫。積七閱月。雖華鬘珠珞。猊座蓮臺。殫竭小乘知解。而於師利本來相好。實未能裨助萬一。竊自念凡庸末技。幸得仰承天筆。擬繪金容。譬諸匠眾為優填王作旃檀像。雕鐫塗澤。無足名稱。而濁質鈍根。獲霑香國功德。歡喜信不可思議。臣丁觀鵬敬識。 楷書
印主 印記
丁觀鵬 臣丁觀鵬
丁觀鵬 恭畫
印記類別 印主 印記
鑑藏寶璽 清內府印 三希堂精鑑璽
鑑藏寶璽 清高宗 太上皇帝之寶
鑑藏寶璽 清內府印 宜子孫
鑑藏寶璽 宣統帝 宣統御覽之寶
鑑藏寶璽 清高宗 珠林重定
鑑藏寶璽 清內府印 秘殿珠林
鑑藏寶璽 清高宗 秘殿新編
鑑藏寶璽 清高宗 乾清宮鑑藏寶
鑑藏寶璽 清高宗 乾隆御覽之寶
鑑藏寶璽 清高宗 乾隆鑑賞
鑑藏寶璽 清仁宗 嘉慶御覽之寶
主題類別 主題(第一層) 主題(第二層) 主題說明
主要主題 佛道人物 菩薩 文殊
主要主題 走獸
主要主題 器用 服飾(對人) 瓔珞
其他主題 器用 宗教器用 蓮台
技法 技法細目
人物衣紋描法(粗細線條)
工筆
類別 參考資料
內容簡介 丁觀鵬(活動於西元一七三七-一七六八年間),乾隆時以善畫供奉於內廷。 本幅為五臺山文殊菩薩聖像的摹本。根據左下角作者的款識,乾隆皇帝於辛巳(一七六一)春巡幸五臺山,瞻禮文殊菩薩聖像。回鑾後,親自以水墨摹寫成圖,再命丁觀鵬設色,全作費時七個月才大功告成。乾隆皇帝自詡為文殊菩薩在世間的化身,親自摹寫五臺山的文殊菩薩法相,足證其對文殊菩薩有著特殊的宗教情感。
Description Ting Kuan-p’eng was a court painter under the Ch’ien-lung Emperor (r. 1736-1795). This work is a copy of the holy sculpture of the bodhisattva Mañjuśri at Mt. Wu-t’ai, his earthly abode. According to the artist’s inscription in the lower left, the Ch’ien-lung Emperor made an offering to the Mañjuśri sculpture on a tour of Mt. Wu-t’ai in the spring of 1761. Returning to the capital, he personally made a copy of it in ink and ordered Ting Kuan-p’eng to add colors, the entire project taking seven months before finally completed. Since the Ch’ien-lung Emperor, who boasted himself as a secular incarnation of Mañjuśri, personally made a copy of the sculpture at Mt. Wu-t’ai, it testifies to his special religious feelings toward Mañjuśri.
收藏著錄 宋兆霖,〈清丁觀鵬畫文殊像 軸〉,收入《呼畢勒罕—清代活佛文物大展》(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20.11),頁46-48。
收藏著錄 秘殿珠林續編(乾清宮),頁357-358
收藏著錄 故宮書畫錄(卷八),第四冊,頁122
收藏著錄 故宮書畫圖錄,第十三冊,頁127-128
抽盤點紀錄 修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