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統一編號 |
故畫002766N000000000
|
作品號 |
故畫00276600000 |
品名 |
清丁觀鵬仿韓滉七才子過關 軸
Seven Scholars Going through the Pass in the Manner of Han Huang |
分類 |
繪畫 |
作者 |
丁觀鵬 |
數量 |
一軸 |
題跋類別 |
作者 |
位置 |
款識 |
書體 |
全文 |
作者款識 |
丁觀鵬
印記 expand_more
|
本幅 |
臣丁觀鵬奉勒恭摹韓滉筆意 |
行楷書 |
|
|
題跋 |
汪由敦 |
本幅 |
戊辰(西元一七四八年)夏臣汪由敦恭紀 |
行書 |
綵樓選句日。翩翩美少年。那知驢背上。鬚髥領七賢。世代考莫窮。姓名忽已傳。足稱忘年交。堪比登仙船。(右宋之問)。司勳亦俊才。佳句如陰鏗。忽入畫裏看。少年憶渭城。如何冒風雪。聯轡將焉征。(右崔顥。)透得詩畫禪。逢場聊作戲。藴玉山故輝。含珠川以媚。破帽與氅衣。裝束殊高致。試看一鞭揮。維摩果不二(右王維。)馬上執青簡。遙識為參軍。清辭留人間。往往如吳均。詩人多坎坷。流寓劍水濵。胡為别杜老。而追作者羣。(右岑參。)諫議倜儻人。丰姿秀堪睹。正史獨遺名。發潛可惜許。騎牛過函關。關尹曾逢否。介紹崔李間。莫逆忘爾汝。有子世業傳。飛白繼其武。(右史白。)意不喜長安。賜金得放返。懵騰策蹇驢。酒氣餘燥吻。髙節超塵寰。浮名何增損。若將比竹林。位置嵇與阮。(右李白。)達夫尚節義。其詩故可傳。據鞍意自殊。默搆成佳篇。韓相留墨妙。致我思古人。獨惜有遺舛。杜老與浩然。(右高適。)
內府藏韓滉畫七才子過關圖。標姓名者五。而缺其二。昔人嘗詳辨之。迄莫能定。皇上幾餘留賞。博稽旁證。題為王維岑參。以補所缺。各系以詩。書於卷中。復命畫苑臣倣為是幀。而臣備錄。御製諸詩於上。戊辰(西元一七四八年)夏臣汪由敦恭紀。 |
印記類別 |
印主 |
印記 |
鑑藏寶璽 |
清內府印 |
三希堂精鑑璽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石渠定鑑 |
鑑藏寶璽 |
清內府印 |
石渠寶笈 |
鑑藏寶璽 |
清內府印 |
宜子孫 |
鑑藏寶璽 |
宣統帝 |
宣統御覽之寶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乾隆御覽之寶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乾隆鑑賞 |
鑑藏寶璽 |
清仁宗 |
嘉慶御覽之寶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養心殿鑑藏寶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寶笈重編 |
主題類別 |
主題(第一層) |
主題(第二層) |
主題說明 |
主要主題 |
人物 |
高士(士人、隱士) |
七才子 |
主要主題 |
經史‧故事 |
|
|
次要主題 |
人物 |
侍從(侍女、童僕) |
|
次要主題 |
走獸 |
牛 |
|
次要主題 |
走獸 |
馬 |
|
次要主題 |
走獸 |
騾.驢 |
|
次要主題 |
樹木 |
松 |
|
其他主題 |
花草 |
藤蘿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城牆 |
隘門 |
其他主題 |
器用 |
服飾(對人) |
|
其他主題 |
器用 |
飲食器 |
|
其他主題 |
樹木 |
|
|
技法 |
技法細目 |
人物衣紋描法(勻稱線條) |
|
工筆 |
|
皴法 |
披麻皴 |
寫意 |
|
類別 |
參考資料 |
收藏著錄 |
石渠寶笈續編(養心殿),第三冊,頁1253
|
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錄(卷八),第四冊,頁121
|
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圖錄,第十三冊,頁133-134
|
本院文物保存維護依〈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文物管理作業要點〉及〈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物修護業務作業原則〉辦理
抽盤點紀錄
修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