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統一編號 |
故畫002319N000000000
|
作品號 |
故畫00231900000 |
品名 |
明項聖謨孤山放鶴圖 軸
Releasing Cranes at Mount Ku |
分類 |
繪畫 |
作者 |
項聖謨 |
數量 |
一軸 |
題跋類別 |
作者 |
位置 |
款識 |
書體 |
全文 |
作者款識 |
項聖謨
印記 expand_more
|
本幅 |
(第一則)孤山放鶴。古胥山樵項聖謨畫。(第二則)。高士有梅兼有鶴。山中影響不曾孤。殘梅野鶴雖非舊。夢想春深寫是圖。六橋花柳盡飛灰。冷落西湖春去來。獨有林家遺跡在。圖中日日見花(點去)梅開。再生丁酉人又題于靜觀堂。 |
楷書 |
|
印主 |
印記 |
項聖謨 |
項易菴 |
項聖謨 |
字孔彰 |
項聖謨 |
項聖謨 |
項聖謨 |
項聖謨翰墨記 |
項聖謨 |
胥山樵項伯子 |
|
題跋 |
清高宗
印記 expand_more
|
本幅 |
己丑(1769)新春御題 |
行書 |
自從處士此肥遯。千載孤山竟不孤。欲笑古胥特多事。私人寧藉寫為圖。南宋樓臺劫火灰。梅花自放鶴還來。撫圖似晤林和靖。騁望湖天笑眼開。己丑(1769)新春御題。 |
|
印記類別 |
印主 |
印記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八徵耄念之寶 |
鑑藏寶璽 |
清內府印 |
三希堂精鑑璽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古希天子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石渠定鑑 |
鑑藏寶璽 |
清內府印 |
石渠寶笈 |
鑑藏寶璽 |
清內府印 |
宜子孫 |
鑑藏寶璽 |
宣統帝 |
宣統御覽之寶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乾隆御覽之寶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乾隆鑑賞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寧壽宮續入石渠寶笈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樂壽堂鑒藏寶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寶笈重編 |
主題類別 |
主題(第一層) |
主題(第二層) |
主題說明 |
主要主題 |
山水 |
名勝 |
西湖孤山 |
其他主題 |
人物 |
高士(士人、隱士) |
隱士 |
其他主題 |
山水 |
江河、湖海 |
湖 |
其他主題 |
花草 |
梅(白.紅.蠟梅) |
白 |
其他主題 |
建築 |
水利 |
河堤 |
其他主題 |
建築 |
房舍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亭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塔 |
寶俶塔 |
其他主題 |
建築 |
橋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欄杆 |
|
其他主題 |
翎毛 |
鶴 |
|
其他主題 |
船 |
|
|
其他主題 |
經史‧故事 |
|
林和靖故事 |
其他主題 |
樹木 |
|
|
其他主題 |
樹木 |
松 |
|
其他主題 |
樹木 |
楊柳 |
|
類別 |
參考資料 |
內容簡介 |
孤山在今浙江省杭州西湖,宋代林和靖隱居此地,種梅花、養鶴鳥、讀書寫作,樹木高士的典型,而孤山之名同時流傳後世。相傳林和靖常泛舟湖中,友朋來訪,家僮縱鶴飛報,和靖遂歸,此幅即以此為主題。作者項聖謨(一五九七-一六五八),字孔彰,浙江嘉興人,繪畫取法文徵明,進一步上探宋元傳統,不以師承一家為足。畫中小山寧謐,湖隄伸展,結合想像和真實,彷彿宋人小景山水的氣質。
|
Description |
Mount Ku (“Solitary”) is in West Lake (Hsi-hu) in Hangchow, modern Chekiang. Lin Ho-ching of the Sung lived alone in reclusion there, planting plum trees, raising cranes, and studying and writing-becoming a prototype of the lofty scholar while also bringing renown to the area. It is said that he often rowed on the lake-when friends came, attendants would release cranes, telling him to return home. This is the subject here by Hsiang Sheng-mo, a native of Chia-hsing, Chekiang. In painting, he studied Wen Cheng-ming’s style and went further back to Sung and Yuan traditions, not wishing to follow just one master. The hill is tranquil as the lake bank extends, combining imagination and reality that evokes Sung intimate landscapes.
|
參考書目 |
劉宇珍,〈明項聖謨孤山放鶴圖 軸〉,收入劉芳如主編《華夏藝術中的自然觀-唐獎故宮文物選萃特展》(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6.09),頁202-205。
|
收藏著錄 |
石渠寶笈續編(卷五),第五冊,頁2873
|
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錄(卷八),第四冊,頁87
|
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圖錄,第九冊,頁75-76
|
本院文物保存維護依〈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文物管理作業要點〉及〈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物修護業務作業原則〉辦理
抽盤點紀錄
修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