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統一編號 |
故畫001705N000000000
|
作品號 |
故畫00170500000 |
品名 |
清周鯤升平萬國圖 卷
Image of an Empire in Peace and Prosperity |
分類 |
繪畫 |
作者 |
周鯤 |
創作時間 |
清高宗乾隆十年(1745) |
數量 |
一卷 |
位置 |
尺寸(公分) |
本幅 |
31.3x480.5 |
隔水一 |
32x12.5 |
隔水二 |
32x12.8 |
題跋類別 |
作者 |
位置 |
款識 |
書體 |
全文 |
作者款識 |
周鯤
印記 expand_more
|
本幅 |
歲在乙丑(西元一七四五年)。我皇上御極之十年。當重熙累洽之際。沛千古未有之恩。蠲免直省正賦。俾普天億兆。均沐鴻施。海澨山陬。咸懷帝德。臣草茅微賤。生長偏方。來自閭閻。同深鼓舞。一隅如此。萬國同心。不揣筆墨蕪踈。實就見聞所及。繪之尺幅。用誌輿情。并繫小詩。諧聲鼓腹云爾。殊恩新向日邊來。賦免周天及草萊。欲祝三多酬聖德。秋場滌後管絃開。紅荳莊邊聽野歌。尚湖堤畔舞婆娑。七星老檜千年翠。願比君王聖壽多。祝釐時節值西成。萬寶倉箱慶阜盈。早卜來年調玉燭。杏花菖葉樂春耕。分得恩膏被海隅。含哺處處詠康衢。鵝溪尚有千尋絹。擬繪升平萬國圖。臣周鯤恭進。 |
行書 |
|
|
印記類別 |
印主 |
印記 |
鑑藏寶璽 |
清內府印 |
三希堂精鑑璽 |
鑑藏寶璽 |
清內府印 |
石渠寶笈 |
鑑藏寶璽 |
清內府印 |
宜子孫 |
鑑藏寶璽 |
宣統帝 |
宣統御覽之寶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乾隆御覽之寶 |
鑑藏寶璽 |
清仁宗 |
嘉慶御覽之寶 |
鑑藏寶璽 |
清仁宗 |
嘉慶鑑賞 |
鑑藏寶璽 |
清仁宗 |
寶笈三編 |
主題類別 |
主題(第一層) |
主題(第二層) |
主題說明 |
主要主題 |
山水 |
|
|
次要主題 |
建築 |
|
|
其他主題 |
人物 |
百姓 |
|
其他主題 |
人物 |
表演者、雜耍藝人 |
|
其他主題 |
人物 |
孩童 |
|
其他主題 |
人物 |
挑夫 |
|
其他主題 |
人物 |
商販 |
|
其他主題 |
人物 |
農夫 |
|
其他主題 |
人物 |
漁夫、船夫 |
|
其他主題 |
山水 |
山徑 |
|
其他主題 |
山水 |
田疇 |
|
其他主題 |
山水 |
江河、湖海 |
|
其他主題 |
山水 |
煙、霧 |
|
其他主題 |
山水 |
瀑布 |
|
其他主題 |
民俗技藝 |
|
走繩索 |
其他主題 |
走獸 |
牛 |
|
其他主題 |
走獸 |
狗 |
|
其他主題 |
走獸 |
馬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寺廟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店舖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房舍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亭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城門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城牆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茅草屋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庭院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牌坊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牌樓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塔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臺閣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橋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戲台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籬笆、圍牆 |
|
其他主題 |
翎毛 |
雁 |
|
其他主題 |
船 |
客舫 |
|
其他主題 |
船 |
漁船 |
|
其他主題 |
船 |
篷舟 |
|
其他主題 |
器用 |
兵器 |
|
其他主題 |
器用 |
耕織漁獵 |
|
其他主題 |
樹木 |
|
|
其他主題 |
樹木 |
松 |
|
其他主題 |
樹木 |
楊柳 |
|
技法 |
技法細目 |
人物衣紋描法(減筆) |
|
苔點 |
|
皴法 |
披麻皴 |
寫意 |
|
類別 |
參考資料 |
內容簡介 |
周鯤,字天池,江蘇常熟人。出身藝術世家,父親周黃霆,伯父周愷,都能畫。周鯤善畫山水、人物、梅花,乾隆時供奉內廷。畫為乾隆十年所進,歌頌皇帝免天下賦稅。畫太平盛世。村郭連綿,各行各業歡樂的生活情形。
|
Description |
Chou K’un, tzu (style name) T’ien-ch’ih, was a native of Ch’ang-su, Chiang-su province. He was born to a family of artists. Both his father, Chou Huang-t’ing, and his uncle, Chou K’ai, were skillful painters. Chou K’un served at court during the Ch’ien-lung period (1736-1795), and was good at landscape, figure, and plum blossom subjects.
This painting, completed in 1745, eulogizes the peaceful and prosperous times brought about by tax-exemptions decreed by the emperor. Village after village, people of all occupations are portrayed as enjoying a happy life.
|
收藏著錄 |
石渠寶笈三編(御書房),第五冊,頁2402-2403
|
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錄(卷八),第四冊,頁49
|
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圖錄,第二十一冊,頁5-8
|
本院文物保存維護依〈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文物管理作業要點〉及〈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物修護業務作業原則〉辦理
抽盤點紀錄
修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