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統一編號 |
故畫001688N000000000
|
作品號 |
故畫00168800000 |
品名 |
清董邦達西湖十景 卷
Ten Scenes from the West Lake |
分類 |
繪畫 |
作者 |
董邦達,Dong Bangda |
數量 |
一卷 |
位置 |
尺寸(公分) |
隔水二 |
14.2 |
隔水一 |
14.6 |
本幅 |
41.7x361.8 |
題跋類別 |
作者 |
位置 |
款識 |
書體 |
全文 |
題跋 |
|
本幅 |
|
隸書 |
昭慶寺。錢唐門。寶叔塔。來鳳亭。蟾蜍山。大佛寺。斷橋殘雪。葛嶺。初陽臺。錦帶橋。放鶴亭。平湖秋月。四照亭。聖因寺。孤山。湖心亭。六一泉。西泠橋。湧金門。問水亭。曲院風荷。岳武穆祠。湖山神廟。跨虹橋。東浦橋。玉帶橋。賢王祠。三潭印月。望山橋。蘇堤春曉。柳浪聞鶯。壓隄橋。北高峰。雙峰插雲。九里松。鎖瀾橋。蕉石山。清波門。映波橋。學士港。花港觀魚。雲林寺。雷峰西照。三天竺。南屏曉鐘。淨慈寺。長橋。南高峰。三台峰。于忠肅祠。萬松嶺。慈雲嶺。玉皇山。敷文書院。 |
題跋 |
清高宗
印記 expand_more
|
本幅 |
庚午立夏前二日御題 |
行書 |
昔傳西湖比西子。但聞其名知其美。夷光千古以上人。豈有真容遺後世。(小字。叶)未見顔色貴耳食。浪以湖山相比擬。湖山有知應不受。髯翁何以答吾語。(小字。叶)吁嗟吾因感世道。臧否雌黃率如此。豈如即景寫西湖。圖繪真形匪近似。歲維二月巡燕晉。留京結撰親承旨。歸來長卷已搆成。儼置餘杭在棐几。十景東西鬪奇列。兩峰南北争雄峙。晴光雨色無不宜。推敲好句難窮是。淀池水富惜無山。田盤山好詘於水。喜其便近每命遊。具美明湖輒遐企。北門學士家臨安。少長六一烟霞裏。既得其秀忘其筌。呼吸湖山傳神髓。此圖豈獨五合妙。絶妙真教抜萃矣。明年春月駐翠華。親印證之究所以。庚午(西元一七五0年)立夏前二日。御題。 |
印主 |
印記 |
清高宗 |
乾 |
清高宗 |
隆 |
清高宗 |
三希堂 |
|
印記類別 |
印主 |
印記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八徽耄念之寶 |
鑑藏寶璽 |
清內府印 |
三希堂精鑑璽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五福五代古稀天子寶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太上皇帝之寶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用筆在心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石渠定鑑 |
鑑藏寶璽 |
清內府印 |
石渠寶笈 |
鑑藏寶璽 |
清內府印 |
宜子孫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乾隆御覽之寶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乾隆鑑賞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御書房鑑藏寶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寓意于物 |
鑑藏寶璽 |
清仁宗 |
嘉慶御覽之寶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寶笈重編 |
主題類別 |
主題(第一層) |
主題(第二層) |
主題說明 |
主要主題 |
山水 |
名勝 |
西湖十景 |
次要主題 |
山水 |
江河、湖海 |
湖(西湖) |
其他主題 |
山水 |
山徑 |
|
其他主題 |
花草 |
桃花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水榭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寺廟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房舍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亭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城牆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塔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橋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欄杆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籬笆、圍牆 |
圍牆 |
其他主題 |
樹木 |
|
|
其他主題 |
樹木 |
竹 |
|
其他主題 |
樹木 |
楊柳 |
|
類別 |
參考資料 |
內容簡介 |
董邦達(一六九九-一七六九),字孚存,浙江富陽人。雍正十一年(一七三三)進士,曾參與編修石渠寶笈等書,官至禮部尚書。畫山水宗法董其昌,以清麗勝。本幅以長卷形式描繪鳥瞰所見西湖諸景。西湖十景之名源自南宋,清康熙南巡時敕令重修,並題名立碑建亭,再現盛觀。畫中筆致鬆秀細潤,隨處標示各景點的名稱,相較於院藏同畫家所繪以西湖個別景觀為題的立軸,更接近全景地圖的性質。
|
內容簡介 |
董邦達(西元一六九九-一七六九年)浙江富陽人,字孚存,號東山。雍正十一年(一七三三)進士,官至禮部尚書。畫山水法董其昌,以清麗取勝。西湖三面環山,風光旖旎,名甲天下。四時景致變幻多端,千姿百態,不但引發無數文人雅士的創作靈感,同時也觸動古今多少藝術家的情思,本卷即為一幅繪製西湖風光的作品,董氏並以隸書標註了西湖五十四處的景點,為一幅忠實的紀遊之作。
|
Description |
Tung Pang-ta, a native of Fu-yang, Chekiang, was a Presented Scholar of 1733 and served up to Minister of Rites. In landscape painting, he followed Tung Ch’i-ch’ang’s style and achieved the manner of Yuan painters, excelling at purity and beauty. West Lake is surrounded on three sides by hills and is famous for its scenic sites. The changes in the scenery through the seasons have not only inspired the writings of innumerable scholars, but they have also instilled emotions in many artists through the ages. This handscroll is a depiction of the scenic areas around West Lake. Tung Pang-ta also inscribed labels in clerical script for 54 places in the area, creating a painting that is also a faithful re-creation of traveling through this famous place.
|
參考書目 |
何傳馨,〈清董邦達西湖十景 卷〉,收入《十全乾隆─清高宗的藝術品味》(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3.10),頁294-295。
|
參考書目 |
邱士華,〈清董邦達西湖十景 卷〉,收入邱士華主編《行篋隨行-乾隆南巡行李箱中的書畫》(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7.03),頁20-25。
|
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圖錄,第二十冊,頁309-312
|
收藏著錄 |
石渠寶笈續編(御書房),第六冊,頁3375
|
本院文物保存維護依〈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文物管理作業要點〉及〈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物修護業務作業原則〉辦理
抽盤點紀錄
修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