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宋米芾雲山並自書跋 卷

Cloudy Mountains

繪畫

文物統一編號 故畫001429N000000000
作品號 故畫00142900000
品名 宋米芾雲山並自書跋 卷
Cloudy Mountains
分類 繪畫
作者 米芾
數量 一卷
位置 尺寸(公分)
隔水一 10.6
隔水四 10.6
裱綾一 10.6
裱綾三 10.7
裱綾二 10.8
隔水三 10.9
裱綾五 10.9
裱綾四 10.9
隔水五 11.1
隔水二 20.2x10.7
本幅 20.9x204.9
拖尾二 20.9x40.2
引首 20.9x46.7
拖尾三 20.9x47.1
拖尾一 20.9x69.8
質地位置 質地
引首
本幅
拖尾一
拖尾二
拖尾三
隔水二
題跋類別 作者 位置 款識 書體 全文
作者款識 米芾 拖尾一 紹興乙卯(西元一一三五年)初夏十九日自溧陽來遊苕川。忽見此卷於李振叔家。實余兒戲得意作也。世人知余善畫。競欲得之。尠有曉余所以為畫者。非具頂門上慧眼者。不足以識。不可以古今畫家者流盡求之。老境於世海中。一毛髮事。泊然無著染。每靜室僧趺。忘懷萬慮。與碧虛寥廓。同其流蕩。焚生事折腰為米。大非得已。此卷慎勿與人。 草書
題跋 曾覿 拖尾二 紹興壬午中冬晦平丘曾覿純父 行書 元章早年涉學既多。晚迺則法鍾王。此元祐初作也。風神蕭散。所謂天成者。非世間墨工槧人之可髣髴。伯玉出以相示。因書其後。紹興壬午中冬晦平丘曾覿純父。
題跋 吳寬 印記 expand_more 拖尾三 弘治癸亥九月既望書。長洲吳寬。 行書 雲山煙樹總糢糊。此是南宮鶻突圖。自笑頂門無慧眼。臨窗墨迹澹如無。米老此圖。初藏于苕川李振叔。後入嚴尚書府。今宮保閔公得之。蓋嚴與李同郡。而宮保為尚書外孫。流傳有自。而收蓄得所。此老亦無所恨矣。弘治癸亥九月既望書。長洲吳寬。
印主 印記
吳寬 吳寬
吳寬 原博
題籤 清高宗 印記 expand_more 米黻雲山並自書跋真蹟。內府祕藏神品。
印主 印記
清高宗 乾隆宸翰
題跋 清高宗 印記 expand_more 引首 行書 雲山得意
印主 印記
清高宗 乾隆御筆
題跋 清高宗 印記 expand_more 隔水二 乾隆御題 行書 出岫夏雲多奇峰。峰雲岫兮將無同。蔚然谷神盟豐隆。𡺭峒霮䨴濕翠濃。疑有仙人宅此中。天宇不許凡塵通。松下忽逢採藥童。告我其師曰葛洪。乾隆御題。
印主 印記
清高宗 幾暇臨池
清高宗 稽古右文之璽
印記類別 印主 印記
收傳印記 (半印一不可識)
收傳印記 □□余詮(重一。均半印)
收傳印記 □之(半印)
收傳印記 □陽(半印)
收傳印記 于思緝印(重一)
收傳印記 項元汴 子京
收傳印記 龔璛 子敬之章
收傳印記 陳祺芳 子壽
收傳印記 項元汴 天籟閣
收傳印記 王應 王氏私印
收傳印記 王氏孟南(重二。內一半印)
收傳印記 全美 全美以和
收傳印記 趙孟頫 合同(重一)
收傳印記 楊循吉 君謙
收傳印記 鮮于樞 困學齋
收傳印記 陳寬 孟賢
收傳印記 宗泐 季潭
收傳印記 呂㦂 思敬
收傳印記 柯九思 柯氏敬仲(重一)
收傳印記 安國 桂坡安國賞鑑(重一)
收傳印記 項元汴 退密
收傳印記 張氏安國
收傳印記 莫旦 莫旦景周
收傳印記 項元汴 項子京家珍藏
收傳印記 項元汴 項墨林父祕笈之印
收傳印記 項元汴 項墨林鑑賞章
收傳印記 虞集 虞集
收傳印記 呂㦂 裕齋
收傳印記 項元汴 墨林父
收傳印記 項元汴 墨林祕玩
收傳印記 靜心堂書畫印(重一)
收傳印記 邊武 霜鶴堂印
收傳印記 劉玨 鶴林小隱
鑑藏寶璽 清內府印 三希堂精鑑璽
鑑藏寶璽 清內府印 石渠寶笈
鑑藏寶璽 清內府印 宜子孫
鑑藏寶璽 宣統帝 宣統御覽之寶
鑑藏寶璽 清高宗 乾隆御覽之寶
鑑藏寶璽 清高宗 乾隆鑑賞
鑑藏寶璽 清高宗 御書房鑒藏寶
鑑藏寶璽 清仁宗 嘉慶御覽之寶
主題類別 主題(第一層) 主題(第二層) 主題說明
主要主題 山水
次要主題 山水
其他主題 建築 房舍
其他主題 樹木
技法 技法細目
皴法 米點皴
寫意
類別 參考資料
收藏著錄 石渠寶笈初編(御書房),下冊,頁967
收藏著錄 故宮書畫錄(卷八),第四冊,頁32
收藏著錄 故宮書畫圖錄,第十六冊,頁33-38
抽盤點紀錄 修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