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統一編號 |
故畫000327N000000000
|
作品號 |
故畫00032700000 |
品名 |
元王冕畫南枝春早 軸
Spring's Earliest Blossoms |
分類 |
繪畫 |
作者 |
王冕 |
創作時間 |
元順帝至正十三年(1353) |
數量 |
一軸 |
題跋類別 |
作者 |
位置 |
款識 |
書體 |
全文 |
作者款識 |
王冕
印記 expand_more
|
本幅 |
和靖門前雪作堆。多年積得滿身苔。疎華箇箇團冰玉。羌笛吹他不下來。癸巳(西元一三五三年)夏五。會稽王元章自南作。 |
楷書 |
|
印主 |
印記 |
王冕 |
竹齋圖書 |
王冕 |
□王冕 |
王冕 |
會稽佳山水 |
|
題跋 |
唐肅
印記 expand_more
|
本幅 |
唐肅 |
行書 |
緱嶺仙人學道成。欲乘鸞鶴覲三清。月明獨立天壇上。雪縠衣裳玉珮聲。唐肅。 |
|
印記類別 |
印主 |
印記 |
收傳印記 |
毛晉 |
毛氏子晉 |
鑑藏寶璽 |
清內府印 |
三希堂精鑑璽 |
鑑藏寶璽 |
清內府印 |
石渠寶笈 |
鑑藏寶璽 |
清內府印 |
宜子孫 |
鑑藏寶璽 |
宣統帝 |
宣統御覽之寶 |
鑑藏寶璽 |
宣統帝 |
宣統鑑賞 |
鑑藏寶璽 |
宣統帝 |
無逸齋精鑑璽 |
鑑藏寶璽 |
清仁宗 |
嘉慶御覽之寶 |
鑑藏寶璽 |
清仁宗 |
嘉慶鑑賞 |
鑑藏寶璽 |
清仁宗 |
寶笈三編 |
主題類別 |
主題(第一層) |
主題(第二層) |
主題說明 |
主要主題 |
花草 |
梅(白.紅.蠟梅) |
白梅 |
其他主題 |
山水 |
冬景(雪景) |
|
類別 |
參考資料 |
內容簡介 |
王冕,字元章,別號會稽外史,祖籍浙江諸暨,寄居會稽。他幼年時家貧,為人牧羊,但非常喜愛讀書。後來隨韓性求學,終成通儒,能作詩文,也善書畫,尤其擅長於畫墨梅。 梅花是松竹梅歲寒三友之一,獨自綻放於寒冬之際,向來被視為孤高君子的象徵。南宋林和靖愛梅,自稱以梅為妻、以鶴為子,更傳為佳話,也是此畫題詩首句之由來。自從宋代釋仲仁首創以水墨畫梅以來,此一講究筆趣、不求形似的方向,尤其深受文人的喜愛,王冕的墨梅可說是此中代表。 本幅以飛白筆法,畫一蒼勁挺拔的老梅幹由右下向上伸出,細而韌的枝條齊發,繁花萬蕊,纍纍疊現,生意盎然,幾乎佔滿畫面。花瓣是用墨線圈點組成,在全幅以淡墨烘染下,細小白花猶如積雪壓枝,更顯得高潔淡雅。王冕在題詩中又將梅花比擬為象徵君子溫潤品德的玉,這也是王冕墨梅畫中常用的譬喻。題詩的末兩句是王冕常常題寫的詩句,後人或解為具有抗拒外族之意,但古笛曲中原有「落梅花」,此句或許只在表達音樂上的聯繫,未必帶有政治性的涵義,否則王冕應該也不至於經常如此題寫。(馬孟晶)
|
收藏著錄 |
石渠寶笈三編(延春閣),第四冊,頁1678
|
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錄(卷五),第三冊,頁245
|
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圖錄,第四冊,頁193-194
|
參考書目 |
1.劉芳如,〈王冕南枝春早〉,收入石守謙、葛婉章主編,《大汗的世紀:蒙元時代的多元文化與藝術》(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1年初版),頁305-306。
2.〈元王冕畫南枝春早〉,收入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編,《名寶上珍》(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5年初版一刷),頁254。
3.劉芳如,〈元王冕畫南枝春早〉,收入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編,《畫梅名品特展》(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1年元月初版),頁86。
4.劉芳如,〈行走於蒙元的藝廊裡 — 「大汗的世紀」特展 元王冕南枝春早〉,《故宮文物月刊》,第225期(2001年12月),頁23-24。
5.馬孟晶,〈「天子之寶 —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的收藏」展品系列(四) — 繪畫〉,《故宮文物月刊》,第247期(2003年10月),頁27。
6.陳德馨,〈贈君白雪梅華枝-王冕面對時局所給的答案〉,《故宮文物月刊》,第349期(2012年04月),頁102-111。
|
本院文物保存維護依〈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文物管理作業要點〉及〈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物修護業務作業原則〉辦理
抽盤點紀錄
修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