祕閣帖(一) 冊 晉王羲之書孝女曹娥碑
法帖
晉右將軍王羲之書。孝女曹娥碑。孝女曹娥者。上虞曹盱之女也。其先與周同□。末胄荒沈。爰來適居。旴能撫節安歌。婆娑樂神。以漢安二年五月。時迎伍君。逆濤而上。為水所淹。不得其屍。時娥年十四。號慕思盱。(下缺)(錯裱。下應接本幅三。)江死。經五日。□□屍出。(下缺)嘉元年。青龍在辛卯。莫之有表。度尚設祭之。誄之辭曰。伊惟孝女。曄曄之姿。偏其返而。令色孔儀。窈窕淑女。巧笑倩兮。宜其家室。□洽之陽。待禮未施。嗟喪蒼伊何。無父孰怙。訴神告哀。赴江永號。視死如歸。是以眇然輕□。投入沙泥。翩翩孝女。乍沉乍浮。或泊洲嶼。或在中流。或趨湍瀨。或還波濤。千夫共聲悼痛。萬餘觀者填道。雲集路衢。流淚掩涕。驚動國都。(下應接本幅二)是以哀姜哭市。杞崩城隅。或有剋面。引鏡剺耳用刀。坐臺待水。抱樹而燒。於戲孝女。德茂此儔。何者大國。防禮自脩。豈況庶賤。露屋草茅。不扶自直。不鏤而雕。越梁過宋。比之有殊。哀此貞厲。千載不渝。嗚呼哀哉。亂曰銘勒金石。質之乾坤。歲數曆祀。丘墓起墳。光于后土。顯昭天人。生賤死貴。義之利門。何悵華落。雕零早分。葩艷窈窕。永世配神。若堯二女。為湘夫人。(下應接本幅四)時效彷彿。以招後昆。漢議郎蔡雍聞之來觀。夜闇手摸其文而讀之。雍題文云。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又云。三百年後。碑家當墮江中。當墮不墮。逢王匡。昇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記之。
文物統一編號 |
贈帖000025N000000001
more
贈帖000025N000000002
|
作品號 | 贈帖00002500001 |
品名 |
祕閣帖(一) 冊 晉王羲之書孝女曹娥碑 |
分類 | 法帖 |
作者 | 王羲之 |
書體 | 楷書 |
創作時間 | 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 |
數量 | 一幅 |
作品語文 | 漢文 |
釋文 | 晉右將軍王羲之書。孝女曹娥碑。孝女曹娥者。上虞曹盱之女也。其先與周同□。末胄荒沈。爰來適居。旴能撫節安歌。婆娑樂神。以漢安二年五月。時迎伍君。逆濤而上。為水所淹。不得其屍。時娥年十四。號慕思盱。(下缺)(錯裱。下應接本幅三。)江死。經五日。□□屍出。(下缺)嘉元年。青龍在辛卯。莫之有表。度尚設祭之。誄之辭曰。伊惟孝女。曄曄之姿。偏其返而。令色孔儀。窈窕淑女。巧笑倩兮。宜其家室。□洽之陽。待禮未施。嗟喪蒼伊何。無父孰怙。訴神告哀。赴江永號。視死如歸。是以眇然輕□。投入沙泥。翩翩孝女。乍沉乍浮。或泊洲嶼。或在中流。或趨湍瀨。或還波濤。千夫共聲悼痛。萬餘觀者填道。雲集路衢。流淚掩涕。驚動國都。(下應接本幅二)是以哀姜哭市。杞崩城隅。或有剋面。引鏡剺耳用刀。坐臺待水。抱樹而燒。於戲孝女。德茂此儔。何者大國。防禮自脩。豈況庶賤。露屋草茅。不扶自直。不鏤而雕。越梁過宋。比之有殊。哀此貞厲。千載不渝。嗚呼哀哉。亂曰銘勒金石。質之乾坤。歲數曆祀。丘墓起墳。光于后土。顯昭天人。生賤死貴。義之利門。何悵華落。雕零早分。葩艷窈窕。永世配神。若堯二女。為湘夫人。(下應接本幅四)時效彷彿。以招後昆。漢議郎蔡雍聞之來觀。夜闇手摸其文而讀之。雍題文云。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又云。三百年後。碑家當墮江中。當墮不墮。逢王匡。昇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記之。 |
質地位置 | 質地 |
---|---|
本幅 | 紙 |
類別 | 參考資料 |
---|---|
收藏著錄 | 譚伯羽譚季甫先生昆仲捐贈文物目錄,頁226、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