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青白瓷褐斑葫蘆式執壺
Gourd-shaped ewer with brown splashes in bluish-white glaze

陶瓷器

高11.0公分 口徑1.8公分 足徑5.1公分

葫蘆式執壺,小口、細腰葫蘆式瓶身,一側曲把拱起銜接上下身,另一側的管狀長流從下腹部高豎起再向外曲折;餅形足,平底無釉,沾有窯渣。此種注子造形為元代所常見,有青花、青白瓷、褐斑青白瓷等裝飾。器壁以青花繪飾,口緣一道回紋,上下腹各繪連枝花卉,流的壁上也繪一小枝花,筆法簡率,與其他販至東南亞的小件青花器的繪法一致。本器釉色灰青,鐵褐色斑點隨意點灑,與韓國新安海域沉船(約西元1323年)所見作品相似。

文物統一編號 贈瓷000338N000000000
品名 青白瓷褐斑葫蘆式執壺
Gourd-shaped ewer with brown splashes in bluish-white glaze
分類 陶瓷器
時代
西元1271-1368年
尺寸 高11.0公分 口徑1.8公分 足徑5.1公分
說明 葫蘆式執壺,小口、細腰葫蘆式瓶身,一側曲把拱起銜接上下身,另一側的管狀長流從下腹部高豎起再向外曲折;餅形足,平底無釉,沾有窯渣。此種注子造形為元代所常見,有青花、青白瓷、褐斑青白瓷等裝飾。器壁以青花繪飾,口緣一道回紋,上下腹各繪連枝花卉,流的壁上也繪一小枝花,筆法簡率,與其他販至東南亞的小件青花器的繪法一致。本器釉色灰青,鐵褐色斑點隨意點灑,與韓國新安海域沉船(約西元1323年)所見作品相似。
書名 作者/編者 出版者 出版日期
《大汗的世紀:蒙元時代的多元文化與藝術》 石守謙、葛婉章主編 臺北巿: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1/10
抽盤點紀錄 修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