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明董其昌自書詩帖 卷

Poetry Modelbook

法書

(第一則)入楚詶諸王孫。騷人與楚為同姓。向我吟吳遣四愁。龍節憶過雲夢澤。魚牋忽剪漢江流。似傳寒食新藜火。無恙春風舊選樓。今日詞場看赤幟。誰非左袒為宗侯。(第二則)陸君策問水畸墅詩。濕雲終日罨甾居。似爾沉冥得晏如。隱向北山無怨鶴。樂期濠上有儵。亦知仲蔚蓬心長。肯信王猷竹興踈。任使田園生事拙。幽人只解愛吾廬。南村欣賞數從君。積水稽天淼不分。豈為堯年歌石爛。將無楚澤混漁羣。懷人幾失空梁月。泛宅遙連極浦雲。願我玉杯書未乾。何當行藥度斜曛。(第三則)題蕭平湖弄珠樓。閑憑鄉思倚層霄。吳楚乾坤共沉漻。鸚鵡洲前催作賦。鳳凰臺上憶吹簫。山連秦望三神近。湖似潯陽九派消。一月明珠還海曲。採風應到弄珠謠。(第四則)茂宰能將吏隱兼。樓開山岳散江潭。芷蘭一一分湘浦。楊柳依依自漢南。地有驪龍供照乘。人如黃室解停驂。欲去交甫遺珠事。歷亂星辰鬥短檐。澈故稱三絕。余獨非之。元顏之文與書與其人足相埒。人品不為書文所掩。是為絕耳。因作此詩以貽祁令鐫之。(第五則)題小赤壁。吾松山有九。皆以海為沼。東海既以大。赤壁何當小。風穴閟精靈。雲門削思巧。口鼻鬪嶙峋。鱗甲呈矯夭。雖無須彌寬。未可培嶁小。而我游齊光(點去)安。何曾陵縹緲。時平霸氣消。霜落江聲悄。回思平原室。誰是枋榆鳥。猶如黃池會。吳楚爭可了。將無山岳靈。蒙波里俗狡。歸語東陽生。攜筇恣幽討。石言曾莫逆。壁觀習枯槁。田成球琳賦。屋用辛夷橑。太守握紅雲。衣被山容好。賦家增激揚。輶史正顛倒。靈踪宛如昔。龐贅忽以移(點去)澡。嘉名公等錫。一壑從予保。手寫大江詞。峨眉翠可移。敢應北山招。終事東坡老。

文物統一編號 故書000435N000000000
作品號 故書00043500000
品名 明董其昌自書詩帖 卷
Poetry Modelbook
分類 法書
作者 董其昌,Dong Qichang
書體 行書
創作時間 明神宗萬曆三十七年(1609)
數量 一卷
作品語文 漢文
釋文 (第一則)入楚詶諸王孫。騷人與楚為同姓。向我吟吳遣四愁。龍節憶過雲夢澤。魚牋忽剪漢江流。似傳寒食新藜火。無恙春風舊選樓。今日詞場看赤幟。誰非左袒為宗侯。(第二則)陸君策問水畸墅詩。濕雲終日罨甾居。似爾沉冥得晏如。隱向北山無怨鶴。樂期濠上有儵。亦知仲蔚蓬心長。肯信王猷竹興踈。任使田園生事拙。幽人只解愛吾廬。南村欣賞數從君。積水稽天淼不分。豈為堯年歌石爛。將無楚澤混漁羣。懷人幾失空梁月。泛宅遙連極浦雲。願我玉杯書未乾。何當行藥度斜曛。(第三則)題蕭平湖弄珠樓。閑憑鄉思倚層霄。吳楚乾坤共沉漻。鸚鵡洲前催作賦。鳳凰臺上憶吹簫。山連秦望三神近。湖似潯陽九派消。一月明珠還海曲。採風應到弄珠謠。(第四則)茂宰能將吏隱兼。樓開山岳散江潭。芷蘭一一分湘浦。楊柳依依自漢南。地有驪龍供照乘。人如黃室解停驂。欲去交甫遺珠事。歷亂星辰鬥短檐。澈故稱三絕。余獨非之。元顏之文與書與其人足相埒。人品不為書文所掩。是為絕耳。因作此詩以貽祁令鐫之。(第五則)題小赤壁。吾松山有九。皆以海為沼。東海既以大。赤壁何當小。風穴閟精靈。雲門削思巧。口鼻鬪嶙峋。鱗甲呈矯夭。雖無須彌寬。未可培嶁小。而我游齊光(點去)安。何曾陵縹緲。時平霸氣消。霜落江聲悄。回思平原室。誰是枋榆鳥。猶如黃池會。吳楚爭可了。將無山岳靈。蒙波里俗狡。歸語東陽生。攜筇恣幽討。石言曾莫逆。壁觀習枯槁。田成球琳賦。屋用辛夷橑。太守握紅雲。衣被山容好。賦家增激揚。輶史正顛倒。靈踪宛如昔。龐贅忽以移(點去)澡。嘉名公等錫。一壑從予保。手寫大江詞。峨眉翠可移。敢應北山招。終事東坡老。
位置 尺寸(公分)
隔水一 12.6
隔水二 12.7
本幅 25x522.3
質地位置 質地
本幅
題跋類別 作者 位置 款識 書體 全文
作者款識 董其昌 印記 expand_more 本幅 郡西有小赤壁。陸平原兄弟故宅也。余至黃州游。所謂東坡赤壁者。一舉趾而盡。二陸文章豈後蘇氏哉。乃為此詩與吾郡赤壁解嘲云。 侍御晶宇韓公祖以生綃徵書書舊作請教。伏蒸揮汗。殊不能佳。祇堪覆瓿耳。己酉(西元一六0九年)六月董其昌。 行書
印主 印記
董其昌 其昌之印
董其昌 董玄宰
董其昌 玄賞齋
印記類別 印主 印記
鑑藏寶璽 清內府印 石渠寶笈
鑑藏寶璽 宣統帝 宣統御覽之寶
鑑藏寶璽 清高宗 乾隆御覽之寶
鑑藏寶璽 清高宗 御書房鑑藏寶
鑑藏寶璽 清仁宗 嘉慶御覽之寶
類別 參考資料
收藏著錄 石渠寶笈初編(御書房),下冊,頁942
收藏著錄 故宮書畫錄(卷八),第四冊,頁5
抽盤點紀錄 修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