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仿時大彬款米色瓷布袋和尚
Beige porcelain figure of "cloth bag monk," attributed to Shi Dabin

陶瓷器

晚明至清初

長14.9公分 寬10.5公分 高10.2公分

布袋和尚塑像,袒肩露腹,倚著布袋踞坐,開懷暢笑狀。面部表情刻劃細膩,口微張,舌微露,齒細密如編貝。全器中空,為白泥胎,牙白釉,具網狀細開片,叩之聲鬆脆。平底無釉,中央有一透氣孔。底側刻「時大彬塑」四字。查,「阿彌陀經講話」言︰「彌勒菩薩……在五代時曾托化浙汗奉化縣,綽號為布袋和尚,生得大肚皮,大耳朵,手持布袋,逢人便乞化,所化一切皆放在布袋內。」一般造形多做笑口常開狀,故極受民間喜愛。時大彬為萬曆間最著名的藝匠,與文人交游論道間,悟小壺飲茶之妙,而開宜興紫砂茶壺之新境。所製壺的款識,乃以竹刀剔劃,書法遒美,近於歐體。本件布袋和尚,款識風格相類,唯時大彬罕作人物塑像,亦罕用白泥。本器之白泥胎亦宜興所產,張康熙《清儀閣雜詠》有鑽美「江鳴皋造瓷彌勒佛」的詩,江鳴皋為康熙時宜興名匠,善以白泥塑形。

文物統一編號 贈瓷000172N000000000
品名 仿時大彬款米色瓷布袋和尚
Beige porcelain figure of "cloth bag monk," attributed to Shi Dabin
分類 陶瓷器
時代 晚明至清初
西元17-18世紀
尺寸 長14.9公分 寬10.5公分 高10.2公分
說明 布袋和尚塑像,袒肩露腹,倚著布袋踞坐,開懷暢笑狀。面部表情刻劃細膩,口微張,舌微露,齒細密如編貝。全器中空,為白泥胎,牙白釉,具網狀細開片,叩之聲鬆脆。平底無釉,中央有一透氣孔。底側刻「時大彬塑」四字。查,「阿彌陀經講話」言︰「彌勒菩薩……在五代時曾托化浙汗奉化縣,綽號為布袋和尚,生得大肚皮,大耳朵,手持布袋,逢人便乞化,所化一切皆放在布袋內。」一般造形多做笑口常開狀,故極受民間喜愛。時大彬為萬曆間最著名的藝匠,與文人交游論道間,悟小壺飲茶之妙,而開宜興紫砂茶壺之新境。所製壺的款識,乃以竹刀剔劃,書法遒美,近於歐體。本件布袋和尚,款識風格相類,唯時大彬罕作人物塑像,亦罕用白泥。本器之白泥胎亦宜興所產,張康熙《清儀閣雜詠》有鑽美「江鳴皋造瓷彌勒佛」的詩,江鳴皋為康熙時宜興名匠,善以白泥塑形。
書名 作者/編者 出版者 出版日期
《國立故宮博物院-文房聚英》 蔡玫芬、國立故宮博物院 日本京都巿:同朋舍出版 1992/11
識文位置 識文種類 全文
底(外) 人名款 時大彬塑
抽盤點紀錄 修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