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人翰墨 冊 元楊鎰書送清遠渭上人序
Calligraphic Works by Yuan Authors: Preface to the Farewell for Monk Qingyuan [Huai Wei] by Yang Yi
法書
送清遠渭上人序。道同而志不同。志同而道不同。孰與之也。鳴鼓而攻。留衣而別。有以也。夫古之君子。一遇乎高僧異人。即慨然吐肝膽。相交接甚厚。道雖不同。隱居之志同也。珠玉在野。孰不愛之。鳳凰麒麟遊於郊藪。人爭覩焉。況美才奇行。拔乎流俗。高出物表。逈然獨立於空寂之間者乎。同郡陳某氏有子棄家為僧曰訢公。有學有文。有寵于文宗皇帝。命主集慶之大龍翔寺。顯其教章章有年矣。渭上人。其甥也。少入龍翔學浮屠法。卓卓砥行。珠玉之在野者也。力探公之學。鐫磨文章。工漢晉書。能鼓琴。與人交有情。余聞其名。猶麒麟鳳凰。久而莫得見也。去年冬還豫章。始相識。今年春。連數日聚於東湖之上。聽其言。誦其詩文。考其所守。無不與余之志同者。奇偉絕俗之才地。一日大雨。江水高數丈。即泛舟順流。飄飄然凌大江而去矣。吾黨之士惜其別者。咸為詩以追餞之。俾余為序於卷端。余與之道不同而志同。何辭而不為之言哉。至正五年(西元一三四五年)夏六月二日。豫章楊鎰序。
文物統一編號 | 故書000254N000000008 |
作品號 | 故書00025400008 |
品名 |
元人翰墨 冊 元楊鎰書送清遠渭上人序 Calligraphic Works by Yuan Authors: Preface to the Farewell for Monk Qingyuan [Huai Wei] by Yang Yi |
分類 | 法書 |
作者 | 楊鎰 |
書體 | 楷書 |
創作時間 | 元順宗至正五年(1345) |
數量 | 一幅 |
作品語文 | 漢文 |
釋文 | 送清遠渭上人序。道同而志不同。志同而道不同。孰與之也。鳴鼓而攻。留衣而別。有以也。夫古之君子。一遇乎高僧異人。即慨然吐肝膽。相交接甚厚。道雖不同。隱居之志同也。珠玉在野。孰不愛之。鳳凰麒麟遊於郊藪。人爭覩焉。況美才奇行。拔乎流俗。高出物表。逈然獨立於空寂之間者乎。同郡陳某氏有子棄家為僧曰訢公。有學有文。有寵于文宗皇帝。命主集慶之大龍翔寺。顯其教章章有年矣。渭上人。其甥也。少入龍翔學浮屠法。卓卓砥行。珠玉之在野者也。力探公之學。鐫磨文章。工漢晉書。能鼓琴。與人交有情。余聞其名。猶麒麟鳳凰。久而莫得見也。去年冬還豫章。始相識。今年春。連數日聚於東湖之上。聽其言。誦其詩文。考其所守。無不與余之志同者。奇偉絕俗之才地。一日大雨。江水高數丈。即泛舟順流。飄飄然凌大江而去矣。吾黨之士惜其別者。咸為詩以追餞之。俾余為序於卷端。余與之道不同而志同。何辭而不為之言哉。至正五年(西元一三四五年)夏六月二日。豫章楊鎰序。 |
位置 | 尺寸(公分) |
---|---|
本幅 | 26.2x42.5 |
質地位置 | 質地 |
---|---|
本幅 | 紙 |
印記類別 | 印主 | 印記 |
---|---|---|
收傳印記 | 江德量 | 五芳館 |
收傳印記 | 江德量 | 成嘉 |
收傳印記 | 江德量 | 江德量鑑藏印 |
收傳印記 | 伯(半印) | |
收傳印記 | 茅(半印) | |
收傳印記 | 茅氏鑑藏 | |
收傳印記 | 江德量 | 德量 |
作者印記 | 楊鎰 | □□山房 |
作者印記 | 楊鎰 | 楊鎰私印 |
作者印記 | 楊鎰 | 楊顯民章 |
類別 | 參考資料 |
---|---|
收藏著錄 | 石渠寶笈三編(延春閣),第六冊,頁2556-2559 |
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錄(卷三),第一冊,頁240-2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