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三希堂法帖(十) 冊 宋蘇軾與陳季常二札
Modelbook Calligraphy in the Three Rarities Hall (Sanxitang), Ten: Two Letters to Chen Jichang [Chen Zao]
法帖
(第一則)軾啟。新歲未獲展慶。祝頌無窮。稍晴起居何如。數日起造必有涯。何日果可入城。昨日得公擇書。過上元乃行。計月末間到此。公亦以此時來。如何如何。竊計上元起造尚未畢工。軾亦自不出。無緣奉陪夜游也。沙枋畫籠。旦夕附陳隆船去次。今先附扶劣膏去。此中有一鑄銅匠。欲借所收建州木茶臼子并椎。試令依檏造看。兼適有閩中人。便或令看過。因往彼買一副也。乞蹔付去人。專愛護便納上。餘寒更乞保重。冗中恕不謹。軾再拜。季常先生大閣下。正月二日。子由亦曾言方子明者。他亦不甚怪也。得非柳中舍已到家言之乎。未及奉慰。疏且告伸意。意柳丈昨得書。人還即奉謝次。知壁畫已壞。了不須怏悵。但頓著潤筆。新屋下不愁無好畫也。(第二則)軾啟。人來得書。不意伯誠遽至於此。哀愕不己。宏才令德。百未一報而止於是耶。季常篤於兄弟。而於伯誠尤相知照。想聞之無復生意。若不上念門戶。付囑之重下思。三子皆未成立。任情所至。不自知返。則朋友之憂蓋未可量。伏惟深照。死生聚散之常理。悟憂哀之無益。釋然自勉。以就遠業。軾蒙交照之厚。故吐不諱之言。必深察也。本欲便往面慰。又恐悲哀中反更撓亂。進退不皇。惟萬萬寬懷。毋忽鄙言也。不一一。軾再拜。知廿九日舉挂不能一哭。其靈愧負。千萬千萬。酒一擔告為一酹之苦痛耳。
文物統一編號 |
贈帖000087N000000011
more
贈帖000087N000000012
贈帖000087N000000013
贈帖000087N000000014
贈帖000087N000000015
|
作品號 | 贈帖00008700005 |
品名 |
清三希堂法帖(十) 冊 宋蘇軾與陳季常二札 Modelbook Calligraphy in the Three Rarities Hall (Sanxitang), Ten: Two Letters to Chen Jichang [Chen Zao] |
分類 | 法帖 |
作者 | 蘇軾,Su Shi |
書體 | 行書 |
數量 | 一幅 |
作品語文 | 漢文 |
釋文 | (第一則)軾啟。新歲未獲展慶。祝頌無窮。稍晴起居何如。數日起造必有涯。何日果可入城。昨日得公擇書。過上元乃行。計月末間到此。公亦以此時來。如何如何。竊計上元起造尚未畢工。軾亦自不出。無緣奉陪夜游也。沙枋畫籠。旦夕附陳隆船去次。今先附扶劣膏去。此中有一鑄銅匠。欲借所收建州木茶臼子并椎。試令依檏造看。兼適有閩中人。便或令看過。因往彼買一副也。乞蹔付去人。專愛護便納上。餘寒更乞保重。冗中恕不謹。軾再拜。季常先生大閣下。正月二日。子由亦曾言方子明者。他亦不甚怪也。得非柳中舍已到家言之乎。未及奉慰。疏且告伸意。意柳丈昨得書。人還即奉謝次。知壁畫已壞。了不須怏悵。但頓著潤筆。新屋下不愁無好畫也。(第二則)軾啟。人來得書。不意伯誠遽至於此。哀愕不己。宏才令德。百未一報而止於是耶。季常篤於兄弟。而於伯誠尤相知照。想聞之無復生意。若不上念門戶。付囑之重下思。三子皆未成立。任情所至。不自知返。則朋友之憂蓋未可量。伏惟深照。死生聚散之常理。悟憂哀之無益。釋然自勉。以就遠業。軾蒙交照之厚。故吐不諱之言。必深察也。本欲便往面慰。又恐悲哀中反更撓亂。進退不皇。惟萬萬寬懷。毋忽鄙言也。不一一。軾再拜。知廿九日舉挂不能一哭。其靈愧負。千萬千萬。酒一擔告為一酹之苦痛耳。 |
質地位置 | 質地 |
---|---|
本幅 | 紙 |
題跋類別 | 作者 | 位置 | 款識 | 書體 | 全文 | ||||
---|---|---|---|---|---|---|---|---|---|
題跋 | 清高宗 印記 | 本幅 | 行書 | 英風逸韻青出平原。 | |||||
|
|||||||||
題跋 | 董其昌 | 本幅 | 董其昌題 | 行書 | 東坡真跡。余所見無慮數十卷。皆宋人雙鈎廓填。坡書本濃。既經填墨。益不免墨豬之論。唯此二帖。則杜老所謂須臾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也。董其昌題。 |
印記類別 | 印主 | 印記 |
---|---|---|
收傳印記 | 項元汴 | 天籟閣 |
收傳印記 | 收付 | |
收傳印記 | 項元汴 | 林 |
收傳印記 | 項元汴 | 品 |
收傳印記 | 項元汴 | 神 |
收傳印記 | 張雨 | 張天雨印 |
收傳印記 | 項元汴 | 項元汴印 |
收傳印記 | 項元汴 | 墨 |
類別 | 參考資料 |
---|---|
收藏著錄 | 黃杰先生遺贈文物目錄,頁172 |
收藏著錄 | 林志鈞,〈三希堂帖考〉,《帖考》,(台北:華正書局,1985年),頁2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