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清三希堂法帖(九) 冊 宋蔡襄自書謝表並詩

Memorial and Poem of Thanks for the Bestowal of Emperor's Personal

法帖

臣襄伏蒙陛下特遣中使賜臣御書一軸。其文曰御筆賜字君謨者。臣孤賤遠人。無大材藝。陛下親灑宸翰。推著經義。俾臣佩誦。以盡謨謀之道。事高前古。恩出非常。臣感懼以還。謹撰成古詩一首。以敘遭遇。干冒聖慈。臣無任荷戴兢榮之至。朝奉郎起居舍人知制誥權同判吏部流內銓上騎都尉賜紫金魚袋臣蔡襄上進。皇華使者臨清晨。手開寶軸香煤新。沿名與字發深旨。宸毫灑落奎鈎文。精神高遠照日月。勢力雄健生風雲。混然器質不可寫。乃知學到非天真。緘藏自語價希代。誰顧四壁嗟空貧。臣聞帝舜優聖域。臯陶大禹為其鄰。吁俞敕戒成典要。垂覆後世如穹旻。陛下仁明加舜禹。豪英進用司鴻鈞。臣襄材智最駑下。豈有志業通經綸。獨是丹誠抱忠朴。常欲贊奏上古珍。又聞孔子春秋法。片言褒貶賢愚分。考經內省莫能稱。但思至理書諸紳。乾坤大施入洪化。將圖報効無緣因。誓心願竭謨謀義。庶裨萬一唐虞君。

文物統一編號 贈帖000086N000000011 more
贈帖000086N000000012 贈帖000086N000000013 贈帖000086N000000014 贈帖000086N000000015
作品號 贈帖00008600008
品名 清三希堂法帖(九) 冊 宋蔡襄自書謝表並詩
Memorial and Poem of Thanks for the Bestowal of Emperor's Personal
分類 法帖
作者 蔡襄
書體 楷書
數量 一幅
作品語文 漢文
釋文 臣襄伏蒙陛下特遣中使賜臣御書一軸。其文曰御筆賜字君謨者。臣孤賤遠人。無大材藝。陛下親灑宸翰。推著經義。俾臣佩誦。以盡謨謀之道。事高前古。恩出非常。臣感懼以還。謹撰成古詩一首。以敘遭遇。干冒聖慈。臣無任荷戴兢榮之至。朝奉郎起居舍人知制誥權同判吏部流內銓上騎都尉賜紫金魚袋臣蔡襄上進。皇華使者臨清晨。手開寶軸香煤新。沿名與字發深旨。宸毫灑落奎鈎文。精神高遠照日月。勢力雄健生風雲。混然器質不可寫。乃知學到非天真。緘藏自語價希代。誰顧四壁嗟空貧。臣聞帝舜優聖域。臯陶大禹為其鄰。吁俞敕戒成典要。垂覆後世如穹旻。陛下仁明加舜禹。豪英進用司鴻鈞。臣襄材智最駑下。豈有志業通經綸。獨是丹誠抱忠朴。常欲贊奏上古珍。又聞孔子春秋法。片言褒貶賢愚分。考經內省莫能稱。但思至理書諸紳。乾坤大施入洪化。將圖報効無緣因。誓心願竭謨謀義。庶裨萬一唐虞君。
質地位置 質地
本幅
題跋類別 作者 位置 款識 書體 全文
題跋 鮮于樞 印記 expand_more 本幅 鮮于樞獲觀謹題 行書 蔡忠惠公書。為趙宋法書第一。此玉局老語也。今觀此帖。藹然忠敬之意。見於聲畫。又不可與茶錄牡丹譜同日言也。鮮于樞獲觀謹題。
印主 印記
鮮于樞 鮮于樞伯幾父
題跋 吳寛 印記 expand_more 本幅 長洲吳寬題 行書 蔡忠惠公書名重當時。上嘗令寫大臣碑誌。則以例有資利。辭曰。此待詔職也。與待詔爭利可乎。力不從竟已。其人品如此。其書之莊重。凡落筆皆然。豈以御前表疏始不苟耶。謙齋宮傅先生得此。甚加珍惜。蓋非特重其書重其人也。長洲吳寬題。
印主 印記
吳寛 吳寛
吳寛 原博
印記類別 印主 印記
收傳印記 項元汴 子京父印
收傳印記 項元汴 子孫永保
收傳印記 清和堂圖書
收傳印記 項元汴 項子京家藏
收傳印記 項元汴 項元汴字子京
收傳印記 項元汴 項墨林鑑賞章
收傳印記 項元汴 墨林秘玩
類別 參考資料
收藏著錄 黃杰先生遺贈文物目錄,頁172
收藏著錄 林志鈞,〈三希堂帖考〉,《帖考》,(台北:華正書局,1985年),頁268-269
抽盤點紀錄 修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