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明楊文驄草書 軸

Calligraphy in Cursive Script

法書

雲晚通蓮社。花深接草堂。壺觴在今夕。屏帳得餘光。獨往遂成癖。空言未易狂。醉看深竹裡。兩兩過農桑。楊文驄。

文物統一編號 贈書000414N000000000
作品號 贈書00041400000
品名 明楊文驄草書 軸
Calligraphy in Cursive Script
分類 法書
作者 楊文驄,Yang Wencong
書體 草書
數量 一軸
作品語文 漢文
釋文 雲晚通蓮社。花深接草堂。壺觴在今夕。屏帳得餘光。獨往遂成癖。空言未易狂。醉看深竹裡。兩兩過農桑。楊文驄。
位置 尺寸(公分)
全幅 219x60.6
本幅 24.8x28.2
質地位置 質地
本幅
題跋類別 作者 位置 款識 書體 全文
題跋 王伯羣 印記 expand_more 邊幅 民國七年戊午夏至後五日。觀于黔中道署。王伯羣讖。 楷書 龍友忠節無論矣。而其書畫有宋人骨力去其結。元人風雅去其佻。客歲得雨山圖一幅。雖二米無以加之。每一展玩。幾忘寢食。然猶以不獲覩墨跡手書為恨。今觀衡老此卷。可以吾圖並寶矣。民國七年戊午夏至後五日。觀于黔中道署。王伯羣讖。
印主 印記
王伯羣 乃天
王伯羣 伯羣
題跋 趙藩 印記 expand_more 邊幅 宣統建元春閏月朔日。觀於江陽分巡使署。劍川趙藩書。 行書 衡山五弟以楊龍友侍郎書詩小幀見示。筆致似董華亭。詩亦侍郎所作。題曰共友人飲。載黔詩紀略中。侍郎文采風流。豪俠跌宕。滄桑之際。舉家殉國。大節廩然。不幸為馬瑤草戚。混薰於蕕。則世議之不恕也。然而侍郎生平。自有本末。悠悠之口。亦何異劍首一吷哉。書以質吾衡山共尚論之。宣統建元春閏月朔日。觀於江陽分巡使署。劍川趙藩書。
印主 印記
趙藩 藩印
趙藩 蝯公眼福
趙藩 川南分巡使者
趙藩 信天翁
題跋 劉顯世 印記 expand_more 邊幅 顯世識。戊午夏初。 草書 龍友忠節。趙劍已詳即之。書法俊逸。有過華亭。詩亦近少陵。徇可寶也。顯世識。戊午夏初。
印主 印記
劉顯世 劉顯世印
題跋 金開祥 印記 expand_more 邊幅 民國第一丙辰六月。鄉後學金開祥識于靜澹室。 行楷書 龍友忠節。豈可因瑤草一概抹摋。至書法俊逸。當時董香光史道鄰外。罕有其匹。民國第一丙辰六月。鄉後學金開祥識于靜澹室。
印主 印記
金開祥 春思
題跋 何振羲 印記 expand_more 邊幅 壬子五月一日。六朝金石造眾堪侍者振羲觀。 行書
印主 印記
何振羲 何押
題跋 陳廷策 印記 expand_more 邊幅 己未夏。五平壩陳廷策識。 行書 先正遺墨。鄉人當共護惜之。矧其為龍友真蹟。衡翁得此。球璧不啻也。至龍友詩字。余非內家。不敢盲論。借觀累月。書以歸之。己未夏。五平壩陳廷策識。
印主 印記
陳廷策 廷策
題跋 張銘 印記 expand_more 邊幅 𢥏普張銘。 行書 歲月去匆匆。何處仰高風。一篇文字飲。即此見文驄。𢥏普張銘。
印主 印記
張銘 張銘
題跋 王文華 印記 expand_more 邊幅 戊午文華識。 行草書 龍友字為畫掩。然其風格固在虞褚之間歟。戊午文華識。
印主 印記
王文華 王文華印
王文華 心有天游
題跋 何應欽 印記 expand_more 邊幅 民國六年(西元一九一九年)何應欽識。 行書 龍友書法遒勁。大似其人。不得因馬瑤草而遂妄為貶抑之。今觀此書。其忠烈之氣猶流露於楮墨之間。洵可寶也。民國六年(西元一九一九年)何應欽識。
印主 印記
何應欽 何應欽印
題跋 王雲華 印記 expand_more 邊幅 銘傳王雲華。 行書 此幅諸公題識。各有所見。余以為王君所言風格在虞褚之間。是其眼力過人處。銘傳王雲華。
印主 印記
王雲華 銘傳
王雲華 王雲華印
題跋 經沅 印記 expand_more 邊幅 丙子中秋前五日。經沅。 行楷書 龍友擅長三絕。而畫名特著。此幀詩字均佳。可寶也。近花近樓東以所得龍友山水移洵美堂。各集孤本於白下付梓。海內人士爭重(點去)以先讀為快。大節能完。餘事增重。不其然乎。書應衡山先生督題。丙子中秋前五日。經沅。
印主 印記
經沅
經沅 纕蘅
印記類別 印主 印記
收傳印記 陳矩 貴陽陳矩書畫印
收傳印記 龍雨軒
作者印記 楊文驄 楊文驄印
作者印記 楊文驄 龍友
類別 參考資料
收藏著錄 何應欽將軍遺贈書畫展圖錄,頁9,94-95
抽盤點紀錄 修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