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統一編號 |
故畫001472N000000000
|
作品號 |
故畫00147200000 |
品名 |
宋李嵩瑞應圖 卷
Auspicious Omens |
分類 |
繪畫 |
作者 |
李嵩,Li Song |
數量 |
一卷 |
位置 |
尺寸(公分) |
隔水二 |
12.7 |
隔水四 |
12.7 |
隔水一 |
12.8 |
隔水三 |
12.8 |
隔水五 |
13.4 |
本幅二 |
32.6x106.5 |
本幅四 |
32.6x130 |
本幅三 |
32.6x65.6 |
拖尾 |
32.6x72.9 |
本幅一 |
32.6x96.5 |
題跋類別 |
作者 |
位置 |
款識 |
書體 |
全文 |
題跋 |
項元汴
印記 expand_more
|
拖尾 |
|
楷書 |
右瑞應圖一卷。迺宋高宗南渡時事也。淳熙間畫院李嵩寫圖進呈。以紀一時聖瑞。元時散落人間。袁清容物色得之。國初復入魏府。近楚黃大賈舉以示余。而題識割去。遂為易之。夏日重裝。因記歲月云。嘉靖歲次辛丑(西元一五四一年)孟秋上浣。檇李墨林山人項元汴書於天籟閣。 |
印主 |
印記 |
項元汴 |
元汴之印 |
項元汴 |
子京父印 |
項元汴 |
墨林山人 |
|
題跋 |
董其昌
印記 expand_more
|
拖尾 |
|
行書 |
宋李嵩瑞應圖。為海內名物。賞鑒家莫不稱之。今觀其用筆設色高古不倫。項子京購得時已遺題識。茲復散軼八幀。余深為惋惜。雖然古人片楮尺幅。獲之已如拱璧。況此卷乎。宜善藏無斁。董其昌鑒定。 |
|
印記類別 |
印主 |
印記 |
收傳印記 |
|
(另二印模糊難辨) |
收傳印記 |
項元汴 |
子子孫孫永保 |
收傳印記 |
項元汴 |
子京所藏 |
收傳印記 |
項元汴 |
元汴 |
收傳印記 |
項元汴 |
天籟閣(重一) |
收傳印記 |
|
文獻世家 |
收傳印記 |
項元汴 |
平生真賞 |
收傳印記 |
|
永存珍祕 |
收傳印記 |
趙孟頫 |
松雪□圖書□ |
收傳印記 |
項元汴 |
宮保世家 |
收傳印記 |
項元汴 |
真賞 |
收傳印記 |
|
都□□(半印) |
收傳印記 |
項元汴 |
項子京家珍藏 |
收傳印記 |
|
嘉興項氏 |
收傳印記 |
項元汴 |
墨林項季子章 |
收傳印記 |
項元汴 |
檇李 |
主題類別 |
主題(第一層) |
主題(第二層) |
主題說明 |
主要主題 |
山水 |
|
|
次要主題 |
人物 |
侍從(侍女、童僕) |
侍從 |
次要主題 |
人物 |
官員(臣) |
|
次要主題 |
山水 |
江河、湖海 |
|
其他主題 |
人物 |
后妃 |
|
其他主題 |
人物 |
百姓 |
|
其他主題 |
人物 |
侍從(侍女、童僕) |
|
其他主題 |
人物 |
孩童 |
|
其他主題 |
人物 |
帝王 |
|
其他主題 |
人物 |
軍士 |
|
其他主題 |
人物 |
圉人 |
|
其他主題 |
山水 |
|
|
其他主題 |
山水 |
夜景(月景) |
月景 |
其他主題 |
山水 |
奇石 |
|
其他主題 |
走獸 |
狗 |
|
其他主題 |
走獸 |
馬 |
|
其他主題 |
走獸 |
鹿 |
|
其他主題 |
走獸 |
象 |
|
其他主題 |
走獸 |
騾.驢 |
|
其他主題 |
花草 |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房舍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亭 |
飛仙亭 |
其他主題 |
建築 |
城門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城牆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軍營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庭院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帳篷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臺閣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欄杆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籬笆、圍牆 |
圍牆 |
其他主題 |
器用 |
行李 |
|
其他主題 |
器用 |
兵器 |
甲冑;弓箭 |
其他主題 |
器用 |
枴杖 |
|
其他主題 |
器用 |
傢俱(屏風) |
|
其他主題 |
器用 |
傘 |
|
其他主題 |
器用 |
童玩 |
|
其他主題 |
器用 |
飲食器 |
|
其他主題 |
器用 |
旗 |
旌旗 |
其他主題 |
器用 |
儀仗(佛教寶蓋) |
傘蓋 |
其他主題 |
器用 |
樂器 |
|
其他主題 |
樹木 |
|
|
其他主題 |
樹木 |
竹 |
|
其他主題 |
樹木 |
松 |
|
其他主題 |
樹木 |
柏 |
|
其他主題 |
樹木 |
楊柳 |
|
技法 |
技法細目 |
人物衣紋描法(勻稱線條) |
|
工筆 |
|
界畫 |
|
皴法 |
|
皴法 |
披麻皴 |
類別 |
參考資料 |
內容簡介 |
南宋大臣曹勛曾編高宗即位前瑞應傳說,共十二段,院畫家蕭照作圖。分別為「誕育金光」、「顯仁夢神」、「騎射舉囊」、「金營出使」、「四聖佑護」、「磁州謁廟」、「黃羅擲子」、「追師退舍」、「射中臺榜」、「射中白兔」、「大河冰合」、「脫袍見夢」。
本卷為「金營出使」、「四聖佑護」、「射中臺榜」、「脫袍見夢」四段,雖傳李嵩(西元一一七○—一二五五年)作,實為明仿本。(20091016)
|
內容簡介 |
宋靖康元年(1126),金軍攻入汴京城,康王趙構登基江南,寵臣曹勛編寫瑞應傳說十二段,標榜高宗即位乃是「上天照鑒,應運而興」,畫史記載有宮廷畫師據此傳說畫成「瑞應圖」。本卷傳李嵩(1170-1255)作,描繪「金營出使」、「四聖佑護」、「射中臺榜」、「脫袍見夢」等四段,雖有精妙之處,然觀其建築結構與人物的畫法,應是明人仿本。
李嵩,善畫人物、界畫樓閣,是南宋光、寧、理宗三朝畫院待詔。
(20120714)
|
Description |
In 1126, Jin troops invaded the Song capital of Bianjing, and Prince Kang, who had escaped capture, was proclaimed the new Song emperor (Gaozong) in Jiangnan. A favored official, Cao Xun, composed 12 omens portending Gaozong’s rise, boasting that his ascension reflected Heaven’s will and was destined to be. Records indicate that court artists illustrated “Auspicious Omens” based on these stories. This handscroll, attributed to Li Song, includes 4 sections on “Envoy to the Jin,” “Four Deities Protecting,” “Shooting a Tower Plaque,” and “Dream of Removing the Robe.” Judging from the architectural and figure style, it is probably a Ming copy. Li Song was a Southern Song Painter-in-Attendance under Emperors Guangzong, Ningzong, and Lizong.
(20120714)
|
Description |
The Southern Song official Cao Xun once compiled stories of the auspicious omens that predicted the assumption of the throne by Emperor Gaozong into 12 sections, which were illustrated by the Academy painter Xiao Zhao. The 12 omens are 1) “Golden Aura at Birth,” 2) “Xianren’s Dream of a Deity,” 3) “Archery and Lifting,” 4) “Envoy to the Jin,” 5) “Four Deities Protecting,” 6) “Visiting a Cizhou Temple,” 7) “Game Pieces in a Yellow Bag,” 8) “Deceiving the Enemy,” 9) “Shooting a Tower Plaque,” 10) “Shooting a White Rabbit,” 11) “Crossing a Frozen River,” and 12) “Dream of Removing the Robe.” This handscroll illustrates the 4th, 5th, 9th, and 11th sections. Although attributed to Li Song, it is actually a Ming dynasty (1368-1644) copy.(20091016)
|
參考書目 |
1.林莉娜,〈(傳)宋李嵩瑞應圖(第三段)〉,收入林莉娜主編,《宮室樓閣之美 - 界畫特展》(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0年初版),頁36-37、103-104。
|
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錄(卷八),第四冊,頁35
|
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圖錄,第十六冊,頁273-276
|
參考書目 |
李天鳴,〈宋李嵩瑞應圖 卷〉,收入《文藝紹興-南宋藝術與文化‧圖書卷》(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0.10),頁132-143。
|
本院文物保存維護依〈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文物管理作業要點〉及〈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物修護業務作業原則〉辦理
抽盤點紀錄
修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