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統一編號 |
故畫000012N000000000
|
作品號 |
故畫00001200000 |
品名 |
唐人大禹治水圖 軸
Emperor Yu Controlling the Waters |
分類 |
繪畫 |
數量 |
一軸 |
位置 |
尺寸(公分) |
本幅 |
159.5x88.4 |
詩塘 |
40.1x88.4 |
題跋類別 |
作者 |
位置 |
款識 |
書體 |
全文 |
題跋 |
清高宗
印記 expand_more
|
詩塘 |
乾隆丁酋仲夏月。御筆。 |
行書 |
大禹治水圖。廣二尺七寸又十分寸之五。高四尺九寸。上下左右邊幅。都似截去不全。故無作者及收藏家姓名印識。按宣和畫譜。有晉顧愷之夏禹治水圖。郭若虛圖畫見聞誌。有隋展子虔禹治水。及五代朱簡章禹治水圖。又王世貞弇州續集。有宋趙伯駒大禹治水圖。而疑以為非千里所能辦。似周文矩云云。夫既為割裂之餘。無姓氏可考。則其為顧為展為周為朱為趙。不能以臆度。徒觀其結構筆法。則內府本有愷之洛神圖。子虔春遊卷。皆較此幅為更古。簡章蹟未見。迄不可證。伯駒所作後赤壁圖。較此幅筆法實緜弱。誠有如弇州所云。則此幅或即文矩所為。未可知也。且與內府所弆文矩聖蹟圖。筆意亦有相仿者。至於三峽砥柱之雄壯。焚林烈峰之綢繆。架木撐鐵。曳杵撞石。椎之𢶍之。析之撬之。剔之鬟之。導之奠之。眾役並力。各極其致。而大禹則免收祇坐。躬持斧鑿。共勞竭誠之意。如可想見。虛空金神。遂有驅鬼怪轟雷掣電。以為之陰助其工。用奏地平天成之績。信有非趙宋以下畫工所能摹擬者。嗚呼。微禹其魚。功垂萬禩。雖無圖畫。人孰不思。則況仰威儀而識胼胝。蒙敷奠而緬隨刊。起敬起慕。又當何如。豈藉考姓氏辨古今以為企景者哉。乾隆丁酋仲夏月。御筆。 |
|
題跋 |
董誥 |
下方 |
|
楷書 |
董誥書乾隆戊申御製題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圖(文不錄) |
題籤 |
清高宗
印記 expand_more
|
|
|
|
唐人大禹治水圖(神品)。
|
|
印記類別 |
印主 |
印記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八徵耄念之寶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三希堂精鑑璽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太上皇帝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古希天子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石渠定鑑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石渠寶笈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宜子孫 |
鑑藏寶璽 |
宣統帝 |
宣統御覽之寶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乾隆御覽之寶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乾隆鑑賞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御書房鑑藏寶 |
鑑藏寶璽 |
清仁宗 |
嘉慶御覽之寶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壽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寶笈重編 |
主題類別 |
主題(第一層) |
主題(第二層) |
主題說明 |
其他主題 |
人物 |
百姓 |
|
其他主題 |
人物 |
侍從(侍女、童僕) |
|
其他主題 |
人物 |
帝王 |
大禹 |
其他主題 |
山水 |
江河、湖海 |
|
其他主題 |
山水 |
瀑布 |
|
其他主題 |
佛道人物 |
神、仙 |
|
其他主題 |
走獸 |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水利 |
|
其他主題 |
經史‧故事 |
|
大禹治水﹒益烈小澤
|
其他主題 |
器用 |
|
|
其他主題 |
樹木 |
|
|
技法 |
技法細目 |
人物衣紋描法(粗細線條) |
|
工筆 |
|
皴法 |
斧劈皴 |
類別 |
參考資料 |
內容簡介 |
堯舜之世,時有洪水橫流,歷經圍堵,未見其效。後舉禹治之,禹疏九河,使排注於江海,而天下平。
歷代畫家以此入圖者,古書所載,最早有顧愷之,其後則有隋展子虔、五代朱簡章、宋趙伯駒等。本幅無作者名款,附有舊籤,題曰:「唐人大禹治水圖」。
|
Description |
In the time of the legendary Chinese emperors, Yao and Shun, the rivers would often rise uncontrollably and flood the land. Dams were built, but they proved ineffective. Finally, Yu solved the problem by dredging the rivers and establishing settled routes for their entry into the sea. The story of Yu combatting the floods was often depicted in painting. According to ancient painting catalogues, it was painted by Ku K'ai-chih of the Tsin (265-420), Chan Tzu-ch'ien of the Sui (589-618), Chu Chien-chang of the Five Dynasties (917-960), and Chao Po-chu of the Sung (960-1279). Though unsigned, this painting carries an old label that reads, "A Painting of the Great Yu Controlling the Waters by a T'ang Dynasty Artist."
|
收藏著錄 |
石渠寶笈續編(御書房),第四冊,頁1911
|
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錄(卷五),第三冊,頁10-11
|
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圖錄,第一冊,頁35-36
|
本院文物保存維護依〈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文物管理作業要點〉及〈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物修護業務作業原則〉辦理
抽盤點紀錄
修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