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統一編號 |
故畫001292N000000006
|
作品號 |
故畫00129200006 |
品名 |
名畫琳瑯 冊 元吳鎮溪流歸艇
The Skiff Returns |
分類 |
繪畫 |
作者 |
吳鎮 |
數量 |
一幅 |
位置 |
尺寸(公分) |
本幅 |
44x26.7 |
對幅 |
44x26.7 |
題跋類別 |
作者 |
位置 |
款識 |
書體 |
全文 |
題跋 |
金士松
印記 expand_more
|
對幅 |
臣金士松敬題 |
行書 |
水閣依山。生烟羃樹。泛泛輕舟。迢迢春浦。不辨溪聲。惟聞柔櫓。延緣竟窮。略彴半俯。罷釣歸來。斜風細雨。臣金士松敬題。 |
|
作者款識 |
吳鎮
印記 expand_more
|
本幅 |
至正二年(西元一三四二年)八月。畫於梅花庵。□□之景。 |
草書 |
|
|
題籤 |
|
|
|
楷書 |
元吳鎮溪流歸艇。 |
題跋 |
清高宗
印記 expand_more
|
本幅 |
|
行書 |
近水茅齋倚石磯。幽人蓑笠放船歸。底須世上通名姓。别號天隨是也非。 |
|
題跋 |
劉統勳
印記 expand_more
|
對幅 |
臣劉統勳敬題 |
行書 |
暮色靄蒼茫。波流澹容裔。一艇趁溪風。渺然自天際。放艇欲何歸。蒼山翳樷木。側徑野橋通。臨溪指茅屋。臣劉統勳敬題。 |
|
題跋 |
于敏中
印記 expand_more
|
對幅 |
臣于敏中敬題 |
行書 |
昔聞魏塘間。吳盛居望衡。子昭工巧早擅譽。二十年後仲圭獨得名家名。流傳尺幅競珍弆。梅花菴字題識猶分明。巖壑窈而深。溪流往復曲。扁舟不繫機澹忘。春山蒼蒼春水綠。山之阿水之湄。草閣結構凌風漪。此中清曠世罕知。自寫胸臆無塵姿。青乎藍乎一參巨然師。臣于敏中敬題。 |
|
題跋 |
觀保
印記 expand_more
|
對幅 |
臣觀保敬題 |
行書 |
碧水青菰白石橋。一溪風景入松寮。漁竿箬笠生涯足。泛泛平波櫓自搖。潭影初澄水閣深。忘機相伴有沙禽。如何便動歸撓興。咫尺仙源好重尋。臣觀保敬題。 |
|
題跋 |
王杰
印記 expand_more
|
對幅 |
臣王杰敬題 |
行書 |
何處探幽客。僑廬水一灣。興來隨近遠。境闢得寬閑。林密穿青靄。機忘馴白鷳。行常拏小艇。卧亦看羣山。前浦涵空闊。浮雲任往還。歸時惟載月。底事更相關。臣王杰敬題。 |
|
題跋 |
沈初
印記 expand_more
|
對幅 |
臣沈初敬題 |
行書 |
數椽小閣臨清流。晴巒倒影浮雲浮。水風颯然涼於秋。叩舷何人汗漫遊。沿洄來去隨輕鷗。烟波釣徒差其儔。道人隱居花竹洲。得毋自寫神夷猶。斜陽挂樹柴扉幽。幾聲欵乃迴扁舟。候門稚子相招不。臣沈初敬題。 |
|
印記類別 |
印主 |
印記 |
收傳印記 |
唐順之 |
毘陵唐荊川家藏圖書記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八徵耄念之寶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太上皇帝之寶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古希天子 |
主題類別 |
主題(第一層) |
主題(第二層) |
主題說明 |
主要主題 |
山水 |
|
|
其他主題 |
人物 |
漁夫、船夫 |
船夫 |
其他主題 |
山水 |
江河、湖海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水榭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橋 |
|
其他主題 |
船 |
|
|
其他主題 |
樹木 |
|
|
技法 |
技法細目 |
人物衣紋描法(減筆) |
|
苔點 |
|
皴法 |
披麻皴 |
寫意 |
|
類別 |
參考資料 |
內容簡介 |
吳鎮(西元一二八○至一三五四年)嘉興魏塘人。字仲圭,號梅花道人,又嘗自署梅沙彌。博學多聞,藐薄榮利。畫師巨然而能自闢畦逕。
此幅成於至正二年(西元一三四二年),先生六十三歲作。小溪回曲,林蔭深濃。筆蒼勁而渾,墨層沓而清。蓋以紙膚駁蝕,特覺別有一種古趣。本幅選自「名畫琳瑯」冊。
|
Description |
Wu Chen, a nation of Chekiang, is also known by his sobriquet Mei-hua tao-jen. An eccentric of wide learning, he spurned worldly pursuits to lead the life of a recluse. Wu Chen took the works of Chu-jan as his model, and was able to establish a distinct personal style.
This painting, dated 1342, was executed when the artist was sixty-three. A winding brook and a grove thick with shadows complete the scene. The moist washes, soaked up greedily by the paper, lie in transparent layers; brushwork is thick and firm. All produce a unique feeling of antiqueness.
|
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圖錄,第二十九冊,頁198-207
|
收藏著錄 |
石渠寶笈續編(乾清宮),第一冊,頁504
|
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錄(卷六),第四冊,頁197
|
本院文物保存維護依〈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文物管理作業要點〉及〈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物修護業務作業原則〉辦理
抽盤點紀錄
修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