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宗周鐘(㝬鐘)
Zhong chime bell of Zong Zhou (bell of Hu)

銅器

西周晚期

高65.6公分 舞脩23.1公分 廣30.0公分 兩于相距26.2公分 兩銑相距35.2公分

此鐘屬合瓦形扁圓體甬鐘,弧形口。作器者「㝬」經考證為周厲王,因此又名「㝬鐘」。鉦間、鼓部銘文連讀計一百一十一字,內容記載厲王南征,二十六邦來朝臣服的顯赫功業,鑄之「宗周寶鐘」,並以此祭祀先祖百神,祈求降福長壽,永保社稷。西周晚期政治形勢嚴峻,西北有玁狁威脅,南土諸國也伺機而動,內憂外患之下,此器的製作和銘文內容展現周王力挽狂瀾,祈求社稷安樂永續的雄心壯志。

文物統一編號 故銅002377N000000000
品名 宗周鐘(㝬鐘)
Zhong chime bell of Zong Zhou (bell of Hu)
分類 銅器
時代 西周晚期
西元前9-8世紀
尺寸 高65.6公分 舞脩23.1公分 廣30.0公分 兩于相距26.2公分 兩銑相距35.2公分
說明 此鐘屬合瓦形扁圓體甬鐘,弧形口。作器者「㝬」經考證為周厲王,因此又名「㝬鐘」。鉦間、鼓部銘文連讀計一百一十一字,內容記載厲王南征,二十六邦來朝臣服的顯赫功業,鑄之「宗周寶鐘」,並以此祭祀先祖百神,祈求降福長壽,永保社稷。西周晚期政治形勢嚴峻,西北有玁狁威脅,南土諸國也伺機而動,內憂外患之下,此器的製作和銘文內容展現周王力挽狂瀾,祈求社稷安樂永續的雄心壯志。
書名 作者/編者 出版者 出版日期
《精彩一百 國寶總動員》 主編/蔡玫芬 文字撰述:論文/蔡玫芬、何傳馨、林天人;單品說明/余佩瑾、吳曉筠、侯怡利、張志光、張湘雯、張麗端、陳慧霞、游國慶、黃蘭茵、劉祐竹、蔡慶良、鄧淑蘋、賴依縵(按姓氏筆畫排序) 臺北巿:國立故宮博物院 2011/11
《西清古鑑今訪‧國立故宮博物院卷》 胡盈瑩與范季融基金會編 紐約:胡盈瑩和范季融基金會 2020
《故宮銅器圖錄》上冊上編 國立故宮、中央博物院聯合管理處 中華叢書委員會 1958/07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品選目》 國立故宮博物院 臺北巿:國立故宮博物院 1972/04
《吉金耀采—院藏歷代銅器》 游國慶 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 2015/01
《故宮西周金文錄》 游國慶、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 臺北巿: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1/07
《故宮勝概新編》 馮明珠 臺北巿: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9/09
識文位置 識文種類 全文
器身 紀事 王肇遹省文武堇(勤)疆/土南國服子敢陷虐/我土王敦伐其至戈(撲)/伐厥都服子迺遣閒/來逆卲王南尸(夷)東尸(夷)具見廿/又六邦隹皇上帝/百神保余小子朕/猷又(有)成亡(無)競我隹/司(嗣)配皇天王對作宗周寶鐘倉倉隹隹(肅肅)/雝雝用卲(昭)各丕顯祖/考先王先王其嚴在上/泉泉豐豐降余多福福余順孫參壽隹王剌(烈)/害夫其萬年田允/保四或(國)。
抽盤點紀錄 修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