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統一編號 |
故書000400N000000000
|
作品號 |
故書00040000000 |
品名 |
宋米芾書曹植元會詩 卷
Cao Zhi’s “New Year’s Day Poem” |
分類 |
法書 |
作者 |
米芾,Mi Fu |
書體 |
行書 |
創作時間 |
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 |
數量 |
一卷 |
作品語文 |
漢文 |
釋文 |
初歲元祚。吉日惟良。乃為嘉會。讌此高堂。尊卑列敘。典而有章。衣裳鮮潔。黼黻玄黃。清酤盈爵。中坐騰光。珍膳雜遶。充溢圓方。笙磬既設。琴瑟俱張。高歌厲響。咀嚼清商。俯視文軒。仰瞻華梁。願保茲善。千載為常。歡笑盡娛。樂哉未央。室家榮貴。壽若東皇。崇寧丙戌(西元一一0三年)秋日襄陽米芾書。 |
位置 |
尺寸(公分) |
隔水一 |
12.5 |
隔水三 |
12.9 |
隔水五 |
13 |
隔水四 |
13.2 |
拖尾二 |
29.5x124 |
拖尾一 |
29.5x124.5 |
本幅 |
29.5x242.8 |
引首 |
29.5x54.9 |
隔水二 |
9.2 |
質地位置 |
質地 |
引首 |
紙 |
本幅 |
紙 |
拖尾一 |
紙 |
拖尾二 |
紙 |
隔水二 |
綾 |
題跋類別 |
作者 |
位置 |
款識 |
書體 |
全文 |
題跋 |
李鱓
印記 expand_more
|
拖尾一 |
此卷野石使君。命李鱓跋數語於後。 |
行書 |
米海嶽書畫。獨開生面。予嘗分海嶽姓名而戲讚之。謂畫如聚米。見雨中飰顆山也。書有黼黻。輝皇乎袞衣繡裳也。居官清正。拜石放舟。千古慨然。想見其生平。高宗愛其字。刻於石。墨寶世不多見。今閱此卷。覺蘇黃猶遜一籌。是顛老真跡中得意之筆。君家相國珍藏甚顆。未聞傳有是卷。從何得來。埜石使君告余曰。此親戚家物。初見卷首字跡漫滅。裱工齊全。疑是雙鈎。諦視之不復疑。以數緞匹易之。噫。先生是以緞匹而易袞衣繡裳矣。顛老獨出機杼。裁成錦繡。置諸清廟明堂。夫復何憾焉。乾隆七年(西元一七四二年)歲首。相聚官閣。煮茗清談。論詩讀畫。得縱觀一峰雲林若水諸真蹟。此卷野石使君。命李鱓跋數語於後。 |
印主 |
印記 |
李鱓 |
鱓印 |
李鱓 |
宗楊 |
李鱓 |
復堂 |
李鱓 |
懊道人 |
|
題跋 |
張照
印記 expand_more
|
拖尾二 |
得天居士照 |
行書 |
乾隆丁巳(西元一七三七年)冬。野石告余。市有海岳秋夜詩大字卷。幾得而失之。今不可蹤跡。中心怦怦。既余以六十千獲之。時野石已出守濟南。乃摹一本寄與。庚申(西元一七四0年)秋。以備尚方用。民間從此唯存余臨本矣。壬戌(西元一七四二年)二月。野石陛見來都。出此卷見示。可與秋夜頡頏。微惜損數字。為後人描補耳。得天居士照。 |
印主 |
印記 |
張照 |
張照私印 |
張照 |
得天 |
張照 |
法華菴 |
|
題跋 |
王俊、申存寅
印記 expand_more
|
拖尾二 |
乾隆七年(西元一七四二年)四月朔。婁江王俊。吳趨申存寅。同觀。 |
行楷書 |
乾隆七年(西元一七四二年)四月朔。婁江王俊。吳趨申存寅。同觀。 |
印主 |
印記 |
王俊 |
王俊叔彥 |
|
綠水春颿 |
申存寅 |
存寅 |
|
題跋 |
清高宗
印記 expand_more
|
引首 |
戊戌(西元一七七八年)仲冬下澣。御識。 |
行書 |
近得米芾此卷。雖遒勁可觀。而筆墨間微有滯氣。卷後張照跋云。微惜損數字。為後人描補。則照固已疑之。第為人題識。不欲顯言皆出鉤摹耳。照又云。此卷與秋夜卷相頡頏。秋夜詩卷。即照所進。久入石渠寶笈上等。今檢閱之。字較此卷大幾六七倍。結體用筆非不佳。而廓填痕跡。亦與此相倣。皆所謂雙鉤下真蹟一等者。內府復有芾書離騷冊。雖不署款。而姿態橫逸。神采奕然。洵非海嶽不能辦。其氣燄誠足懾此卷及秋夜卷也。戊戌(西元一七七八年)仲冬下澣。御識。 |
|
題跋 |
清高宗
印記 expand_more
|
隔水二 |
甲辰(西元一七八四年)初冬。再識。 |
行書 |
內府有張照臨此書大幀。向命裝潢成冊。乃是卷未入石渠以前所臨。字體較此展大。其精神筆力。如墨瀋未乾者。轉覺青勝於藍。益信是卷出鈎摹之手。前識所評不虛也。甲辰(西元一七八四年)初冬。再識。 |
|
題籤 |
張照 |
後隔水 |
野石珍秘。得天題籤。 |
|
宋米元章行書曹子建元會詩。野石珍秘。得天題籤。裝後隔水。 |
印記類別 |
印主 |
印記 |
收傳印記 |
|
內府(半印) |
收傳印記 |
趙孟頫 |
天水郡圖書印 |
收傳印記 |
趙孟頫 |
松雪齋(半印) |
收傳印記 |
梁彬 |
野石 |
收傳印記 |
梁彬 |
野石寶玩 |
收傳印記 |
梁彬 |
鎮陽梁彬 |
作者印記 |
米芾 |
元章印記 |
作者印記 |
米芾 |
楚國米芾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八徵耄念之寶 |
鑑藏寶璽 |
清內府印 |
三希堂精鑑璽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太上皇帝之寶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古希天子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石渠定鑑 |
鑑藏寶璽 |
清內府印 |
石渠寶笈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即事多所欣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妙意寫清快 |
鑑藏寶璽 |
清內府印 |
宜子孫 |
鑑藏寶璽 |
宣統帝 |
宣統御覽之寶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乾隆御覽之寶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乾隆鑑賞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御書房鑑藏寶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寓意于物 |
鑑藏寶璽 |
清仁宗 |
嘉慶御覽之寶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壽 |
鑑藏寶璽 |
清高宗 |
寶笈重編 |
類別 |
參考資料 |
收藏著錄 |
石渠寶笈續編(御書房),第四冊,頁1922-1923
|
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錄(卷八),第四冊,頁2
|
參考書目 |
何傳馨,〈宋米芾書曹植元會詩 卷〉,收入《十全乾隆─清高宗的藝術品味》(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3.10),頁176-177。
|
本院文物保存維護依〈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文物管理作業要點〉及〈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物修護業務作業原則〉辦理
抽盤點紀錄
修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