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統一編號 |
故畫003391N000000015
|
作品號 |
故畫00339100015 |
品名 |
清門應兆補繪蕭雲從離騷圖下冊 冊 卜居漁父
|
分類 |
繪畫 |
作者 |
門應兆,蕭雲從 |
數量 |
一幅 |
題跋類別 |
作者 |
位置 |
款識 |
書體 |
全文 |
題跋 |
蕭雲從 |
對幅 |
|
楷書 |
卜居。舊有圖。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復見。竭知盡忠。而蔽鄣於讒。心煩慮亂。不知所從。往見太卜鄭詹尹。曰。余有所疑。願因先生決之。詹尹乃端筞拂龜。曰。君將何以教之。屈原曰。吾寧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將送往勞來。斯無窮乎。寧誅鋤草茅。以力耕乎。將遊大人。以成名乎。寧正言不諱。以危身乎。將從俗富貴。以媮生乎。寧超然高舉。以保真乎。將哫訾慄斯。喔咿儒唲。以事婦人乎。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以絜楹乎。寧昂昂若千里之駒乎。將氾氾若水中之鳧乎。與波上下。偷以全吾軀乎。寧與騏驥亢軛乎。將随駑馬之迹乎。寧與黃鵠比翼乎。將與雞鶩爭食乎。此孰吉孰凶。何去何從。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吁嗟默默兮。誰知吾之廉貞。詹尹乃釋策而謝。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龜筞誠不能知此事。
漁父。
屈原既放。遊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
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
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曰。聖人者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
舉世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
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釃。
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
又安能以皎皎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歌曰。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
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復與言。 |
主題類別 |
主題(第一層) |
主題(第二層) |
主題說明 |
主要主題 |
人物 |
聖賢 |
屈原 |
主要主題 |
人物 |
漁夫、船夫 |
|
主要主題 |
經史‧故事 |
|
|
其他主題 |
其他 |
|
龜甲 |
其他主題 |
器用 |
耕織漁獵 |
漁(漁簍、槳、釣竿) |
技法 |
技法細目 |
人物衣紋描法(勻稱線條) |
|
工筆 |
|
白描 |
|
類別 |
參考資料 |
收藏著錄 |
石渠寶笈續編(重華宮),第四冊,頁1859-1860
|
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錄(卷八),第四冊,頁155
|
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圖錄,第二十六冊,頁202-213
|
本院文物保存維護依〈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文物管理作業要點〉及〈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物修護業務作業原則〉辦理
抽盤點紀錄
修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