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 藏品類型 | 繪畫 |
文物統一編號 | 故畫001121N000000005 抽盤點紀錄 修護紀錄 | |
作品號 | 故畫00112100005 | |
品名 |
元倪瓚畫譜 冊 松老嫩正反 |
|
分類 | 繪畫 | |
作者 | 倪瓚 | |
創作時間 | 至正十年八月十五日(1350) | |
數量 | 一幅 |
典藏尺寸 | 【位置】 | 【尺寸】(公分) |
本幅一 | 23.6x14.2 | |
本幅二 | 23.6x14.2 | |
全幅 | 31.4x37.4 |
質地 | 【質地位置】 | 【質地】 |
本幅一 | 紙 | |
本幅二 | 紙 |
題跋資料 | 【題跋類別】 | 【作者】 | 【位置】 | 【款識】 | 【書體】 | 【全文】 |
作者款識 | 倪瓚 | 本幅 | 寫松最易工緻。最難士氣。必須率略而成。少分老嫩正反。雖極省筆。而天真自得。逸趣自多。庸人終不取。雅士終不棄。勗之勗之。 | 行書 | ||
題跋 | 清高宗 | 本幅 | 行書 | 頗似吳中。清奇古怪。 | ||
印記: 古稀天子、猶日孜孜 | ||||||
題跋 | 清高宗 | 本幅 | 癸卯(1783)冬駐夷齊廟題屈蟠松詩。書此。 | 行書 | 詩以詠松圖寫松。合來仍看翠雲濃。斯人斯地自萬古。奚歎神農時未逢。癸卯(1783)冬駐夷齊廟題屈蟠松。書此。 | |
印記: 古香、太㺪 | ||||||
題跋 | 清高宗 | 本幅 | 乙巳(1785)夏蘊奇齋口號。 | 行書 | 開惑曾經著論辭。闢疆二萬詠西師。古稀天子元孫抱。視若多奇有底奇。乙巳(1785)夏蘊奇齋口號。 | |
印記: 比德、朗潤 | ||||||
題跋 | 清高宗 | 本幅 | 庚子(1780)南巡。復過此題句。適攜雲林冊。覺畫意山光。互相映合。御識。 | 行書 | 靈隠易雲林。奎章歲月深。名從工部借。詩憶考功吟。詎必頻賡韻。那無一寫心。偷閒成五字。佳境向前尋。西湖雲林寺本名靈隱。庚子(1780)南巡。復過此題句。適攜雲林冊。覺畫意山光。互相映合。御識。 | |
印記: 寫生 |
印記資料 | 【印記類別】 | 【印記】 |
主題 | 【主題類別】 | 【主題(第一層)】 | 【主題(第二層)】 | 【主題說明】 |
主要主題 | 樹木 | 松 |
技法 | 【技法】 | 【技法細目】 |
寫意 |
參考資料 | 【類別】 | 【參考資料】 |
收藏著錄 | 石渠寶笈續編(重華宮),第三冊,頁1584 | |
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錄(卷六),第四冊,頁21 | |
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圖錄,第二十二冊,頁134-141 | |
參考書目 | 何傳馨,〈元倪瓚畫譜 冊 松老嫩正反〉,收入邱士華主編《十全乾隆─清高宗的藝術品味》(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3.10),頁170-173。 | |
參考書目 | 邱士華,〈元倪瓚畫譜 冊 松老嫩正反〉,收入邱士華主編《行篋隨行-乾隆南巡行李箱中的書畫》(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7.03),頁130-137。 |
關聯文物
繪畫 , 一幅 , 23.6x14.2;23.6x14.2公分
繪畫 , 一幅 , 23.6x14.2;23.6x14.2公分
繪畫 , 一幅 , 23.6x14.2;23.6x14.2公分
繪畫 , 一幅 , 23.6x14.2;23.6x14.2公分
繪畫 , 一幅 , 23.6x14.2;23.6x14.2公分
繪畫 , 一幅 , 23.6x14.2;23.6x14.2公分
繪畫 , 一幅 , 23.6x14.2;23.6x14.2公分
繪畫 , 一幅 , 23.6x14.2;23.6x14.2公分
繪畫 , 一幅 , 23.4x14.2;23.4x14.2;23.4x14.2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