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蘇軾書前赤壁賦 卷 蘇軾 , 23.9x258

詳細資料

基本資料 藏品類型 書法
文物統一編號 故書000068N000000000 抽盤點紀錄 修護紀錄
作品號 故書00006800000
品名 宋蘇軾書前赤壁賦 卷
Former Ode on the Red Cliff
分類 法書
作者 蘇軾
書體 行楷書
數量 一卷
作品語文 漢文
釋文 赤壁賦。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誦明月之詩。(圖版前三十六字為文徵明所補)。舉酒屬客。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陵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僊。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泝流光。渺渺兮余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蕭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糜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罇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浮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贏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客喜而笑。洗盞更平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軾去歲作此賦。未嘗輕出以示人。見者蓋一二人而已。欽之有使至。求近文。遂親書以寄。多難畏事。欽之愛我。必深藏之不出也。又有後赤壁賦。筆倦未能寫。當俟後信。軾白。

典藏尺寸 【位置】 【尺寸】(公分)
本幅 23.9x258
隔水一 11.8
引首 81.4
隔水二 11
隔水三 11
拖尾 24.3x73.7

質地 【質地位置】 【質地】
本幅
拖尾

題跋資料 【題跋類別】 【作者】 【位置】 【款識】 【書體】 【全文】
題跋 文徵明 拖尾 嘉靖戊午至日。後學文徵明題。時年八十又九。 楷書 右東坡先生親書赤壁賦。前缺三行。謹按蘇滄浪補自序之例。輒亦完之。夫滄浪之書。不下素師。而有極媿糠粃之謙。徵明於東坡無能為役。而亦點污其前。媿罪又當何如哉。嘉靖戊午至日。後學文徵明題。時年八十又九。
印記: 文徵明印
題跋 董其昌 拖尾 董其昌 行書 東坡先生此賦。楚騷之一變。此書。蘭亭之一變也。宋人文字俱以此為極則。與參參知。所藏名迹雖多。知無能逾是矣。萬曆辛丑攜至靈巖村觀。因題。董其昌。 
題跋 項元汴 本幅 行書 右繫文待詔補三十六字。

印記資料 【印記類別】 【印記】
鑑藏寶璽 乾隆御覽之寶
鑑藏寶璽 乾隆鑑賞
鑑藏寶璽 石渠寶笈
鑑藏寶璽 三希堂精鑑璽
鑑藏寶璽 宜子孫
鑑藏寶璽 御書房鑑藏寶
鑑藏寶璽 嘉慶御覽之寶
鑑藏寶璽 宣統御覽之寶
鑑藏寶璽 宣統鑑賞
鑑藏寶璽 無逸齋精鑑璽
收傳印記 秋壑珍玩
收傳印記 秋壑
收傳印記
收傳印記 賈似道印(重三)
收傳印記 停雲(重一)
收傳印記 文徵明印
收傳印記 衡山
收傳印記 悟言室印
收傳印記 文氏圖書之印
收傳印記 文彭之印
收傳印記 壽承氏
收傳印記 墨林山人(重一)
收傳印記 項叔子(重一)
收傳印記 天籟閣(重一)
收傳印記 神(重五)
收傳印記 退密
收傳印記 子孫永保(重一)
收傳印記 項元汴印
收傳印記 桃里
收傳印記 墨林祕玩
收傳印記 項子京家珍藏(重一)
收傳印記 墨(重二)
收傳印記 項元汴(重一)
收傳印記 若水軒(重一。一半印)
收傳印記 子京(重一)
收傳印記
收傳印記 元汴
收傳印記 元汴
收傳印記 子京所藏
收傳印記 寄傲(一全。一半印)
收傳印記 平生真賞
收傳印記 項墨林父祕笈之印
收傳印記 墨林子
收傳印記 項子京印
收傳印記 項墨林鑑賞章
收傳印記 從吾所好
收傳印記 考古正今
收傳印記 墨林主人
收傳印記 神游心賞
收傳印記 檇李
收傳印記 子孫世昌
收傳印記 檇李項氏士家寶玩
收傳印記 子京父(重一)
收傳印記 虛朗齋
收傳印記 墨林(半印)
收傳印記 山人(半印)
收傳印記 真賞(半印)
收傳印記 蒼巖子
收傳印記 蕉林居士
收傳印記 蒼巖
收傳印記 河北棠村
收傳印記 冶溪漁隱
收傳印記 梁清標印
收傳印記 蕉林
收傳印記 觀其大畧
收傳印記 全卿珍賞
收傳印記 品(重五)
收傳印記 林(重二)
收傳印記
收傳印記 項墨林印
收傳印記 宮保世家
收傳印記 子孫保之
收傳印記 全卿(二半印)

參考資料 【類別】 【參考資料】
收藏著錄 石渠寶笈初編(御書房),下冊,頁899
收藏著錄 故宮書畫錄(卷一),第一冊,頁48-50
內容簡介(中文) 蘇軾(1036--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嘉祐二年(1057)進士。其文學地位崇高,書法史中位於重要的宋四大家之列,繪畫史上則開創文人畫之先河,為北宋最重要的文人之一。 蘇軾一生宦途起浮,神宗元豐二年(1079)秋冬因「烏台詩案」文字獄被貶黃州,為其人生與創作的重要轉捩點,而〈前後赤壁賦〉正是此時期的代表作。 此件蘇軾親筆之〈前赤壁賦〉,集文學與藝術創作於一,至為難得。賦中描繪神宗元豐五年(1082)七月十六日,蘇軾與友人乘舟遊覽黃州城外赤鼻磯,遙想八百多年前,三國時代孫權破曹軍的赤壁之戰,表達對宇宙及人生的看法。
內容簡介(中文) 蘇軾(1036─1101),四川眉山人。嘉祐二年(1057)進士。歷經仁、英、神、哲、徽宗五朝,曾官開封府推官、杭州通判、湖北黃州團練副史,元祐間官至端明殿、翰林侍讀學士,為禮部尚書,調外任,後又貶至儋州(海南島),徽宗立,官提舉玉局觀,六十六歲卒於江蘇常州途中。 神宗元豐五年(1082)七月十六日,蘇軾與友人乘舟遊覽黃州城外赤鼻磯,遙想八百多年前,三國時代孫權破曹軍的赤壁之戰,作〈赤壁賦〉,表達對宇宙及人生的看法。同年十月重遊,又寫了一篇〈後赤壁賦〉,兩文後世傳誦不絕,是文學史上著名的傑作。本卷為友人傅堯俞(1024--1091)書前赤壁賦,自識:「去歲作此賦」,所以知道是元豐六年書,時四十八歲。 蘇軾書法初學蘭亭,中年學顏真卿、楊凝式,結體穩密,筆勢圓勁有韻,此卷行楷書,結字矮扁而緊密,筆墨豐潤沉厚,是中年時期少見的用意之作。
研究性論著 「赤壁賦」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千古傳誦的名作,有前、後兩篇,都作於元豐五年(1082)。當時蘇軾背負詩文譏諷朝廷的罪名,貶官湖北黃州,擔任團練副使。政治上無情的打擊,固然讓他痛心,卻無法迫他屈服就此擱筆。在與朋友遊歷赤壁之後,懷古感傷,於是提筆成文,抒發自己對人生的體悟。完稿後一年,方為知己傅堯俞(字欽之)書寫這篇前赤壁賦,為避免再次因詩文招惹罪名,他特別叮嚀好友小心收藏,並且提到後赤壁賦必須留待來日再寫寄。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書法學習晉唐規範,能自出新意。這篇前賦寫來渾厚穩健,結體略帶橫勢,已見個人風格。在流傳過程中,書段稍有缺損,起首三十六字乃是明代文徵明、文彭父子後來補書。(王競雄)
研究性論著 蘇軾(1036--1101),四川眉山人。嘉祐二年(1057)進士。歷經仁、英、神、哲、徽宗五朝,曾官開封府推官,杭州通判(1071),湖北黃州團練副史(1080--84),元祐間官至端明殿、翰林侍讀學士,為禮部尚書,調外任,後又貶至儋州(海南島),徽宗立,官提舉玉局觀,六十六歲卒於江蘇常州途中。 神宗元豐五年(1082)七月十六日,蘇軾與友人乘舟遊覽黃州城外赤鼻磯,遙想八百多年前,三國時代孫權破曹軍的赤壁之戰,作〈赤壁賦〉,表達對宇宙及人生的看法。同年十月重遊,又寫了一篇〈後赤壁賦〉,兩文後世傳誦不絕,是文學史上的名作。本卷為友人傅堯俞(1024--1091)書前赤壁賦,自識:「去歲作此賦」,所以知道是元豐六年書,時四十八歲。卷前破損,缺三十六字,文徵明(1470--1559)補書(實為文彭代筆)。有宋賈似道藏印,明清遞藏於文徵明、陸完及項元汴、梁清標。(註) 蘇軾書法初學〈蘭亭〉,中年學顏真卿(709--785)、楊凝式(873--954),結體穩密,筆勢圓勁有韻,此卷行楷書,結字扁闊而緊密,筆墨豐潤沉厚,是中年時期少見的用意之作。(何傳馨) (註)參見林恭祖,〈蘇軾赤壁二賦〉,《故宮文物月刊》第二卷第九期(1984年12月),頁38--49。徐邦達,《古書畫過眼要錄》(長沙: 湖南美術出版社,1987),頁216--217。
參考書目 1.〈宋蘇軾書前赤壁賦〉,收入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編,《赤壁賦書畫特展》(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4年初版),頁12。 2.何傳馨,〈宋蘇軾書前赤壁賦 卷〉,收入林柏亭主編,《大觀-北宋書畫特展》(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6年初版一刷),頁348-353。 3.〈宋蘇軾前赤壁賦〉,收入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編,《名寶上珍》(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5年初版一刷),頁177。 4.何傳馨,〈帝國的回憶 國立故宮博物院瑰寶赴法展專輯一 — 蘇軾書前赤壁賦〉,《故宮文物月刊》,第185期(1998年8月),頁14-15。 5.王競雄,〈「天子之寶 —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的收藏」展品系列(五) — 書法、圖書文獻〉,《故宮文物月刊》,第248期(2003年11月),頁8。 6.何傳馨,〈赤壁遺言:蘇軾書前赤壁賦〉,《故宮文物月刊》,第285期(2006年12月),頁24-29。 7.〈前赤壁賦〉,收入何傳馨、陳階晉、何炎泉編,《故宮法書新編(九) 宋 蘇軾墨蹟(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1年九月初版一刷),頁38-59。
內容簡介(中文) 1082年蘇軾與友人兩度泛舟遊覽赤壁(湖北黃岡縣),後來作了前後兩篇〈赤壁賦〉,記述所觀所感,文字優美,富有深刻的哲理,是文學史上的重要名作。第二年為友人書此卷,是現今僅存的赤壁賦手蹟。運筆沉穩,墨色清潤,顯得平和圓融,與詩文所表達曠達的人生觀十分契合。 蘇軾(1037-1101),四川眉山人。嘉祐二年(1057)進士。他兼善詩文、繪畫、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並稱北宋四大書家。(20061206)
內容簡介(英文) Su Shih, a native of Mei-shan in Szechwan, passed 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and became a Presented Scholar in 1057. Renowned for his literary talents, he was equally gifted at poetry,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in the latter of which he was known along with Ts'ai Hsiang, Huang T'ing-chien, and Mi Fu as one of the Four Masters of the Northern Sung. In 1082, Su Shih and friends made two trips by boat to the Red Cliff (in Huang-kang county, Hupeh), after which he composed both a former and latter “Ode on the Red Cliff”. In them, he recorded his feelings and observations using an elegant and beautiful choice of words. Also with deep and profound philosophical implications, it became a famous and important work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following year, Su Shih also calligraphed this handscroll for a friend, making this the only surviving “manuscript” copy of his “Ode on the Red Cliff”. The brush movement is steady and the ink pure and moist, revealing a peace of mind and well-rounded manner that closely matches Su Shih's all-encompassing view of life as expressed in his ode.(20061206)

驗證碼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