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 藏品類型 | 繪畫 |
文物統一編號 | 故畫002764N000000000 抽盤點紀錄 修護紀錄 | |
作品號 | 故畫00276400000 | |
品名 |
清丁觀鵬摹仇英西園雅集圖 軸 Copy of Qiu Ying's "Elegant Gathering in the Western Garden" |
|
分類 | 繪畫 | |
作者 | 丁觀鵬 | |
創作時間 | 清高宗乾隆十三年(1748) | |
數量 | 一軸 |
典藏尺寸 | 【位置】 | 【尺寸】(公分) |
本幅 | 95.1x43.9 |
質地 | 【質地位置】 | 【質地】 |
本幅 | 紙 |
題跋資料 | 【題跋類別】 | 【作者】 | 【位置】 | 【款識】 | 【書體】 | 【全文】 |
作者款識 | 丁觀鵬 | 本幅 | 乾隆十三年(西元一七四八年)五月。臣丁觀鵬奉敕恭摹仇英 | 行書 | ||
印記: 臣觀鵬、恭畫 | ||||||
題跋 | 汪由敦 | 本幅 | 乾隆戊辰夏五月望後三日。臣汪由敦敬臨。 | 行書 | (汪由敦臨米芾西園雅集圖記。文不錄。) | |
印記: 臣由敦、敬書 | ||||||
題跋 | 清高宗 | 戊辰(西元一七四八年)秋御題 | 行書 | 諸賢高致逢堪想。二李風流近可尋。一例閒園會賓徙。聲華辱底事到於今。戊辰(西元一七四八年)秋御題。 | ||
印記: 乾隆宸翰、幾暇臨池 |
印記資料 | 【印記類別】 | 【印記】 |
鑑藏寶璽 | 乾隆御覽之寶 | |
鑑藏寶璽 | 嘉慶御覽之寶 | |
鑑藏寶璽 | 宣統鑑賞 | |
鑑藏寶璽 | 無逸齋精鑑璽 | |
鑑藏寶璽 | 宣統御覽之寶 | |
鑑藏寶璽 | 乾隆鑑賞 | |
鑑藏寶璽 | 重華宮鑑藏寶 | |
鑑藏寶璽 | 石渠寶笈 | |
鑑藏寶璽 | 寶笈重編 | |
鑑藏寶璽 | 石渠定鑑 | |
鑑藏寶璽 | 三希堂精鑑璽 | |
鑑藏寶璽 | 宜子孫 |
主題 | 【主題類別】 | 【主題(第一層)】 | 【主題(第二層)】 | 【主題說明】 |
次要主題 | 山水 | 奇石 | ||
次要主題 | 人物 | 仕女 | ||
其他主題 | 器用 | 香爐.火盆 | ||
次要主題 | 建築 | 庭院 | ||
次要主題 | 建築 | 亭 | ||
其他主題 | 樹木 | 棕櫚 | ||
次要主題 | 樹木 | 梧桐 | ||
其他主題 | 樹木 | 芭蕉 | ||
次要主題 | 樹木 | 柏 | ||
其他主題 | 樹木 | 竹 | ||
其他主題 | 樹木 | 松 | ||
其他主題 | 器用 | 文玩(琴棋書畫) | ||
其他主題 | 器用 | 文房用具 | ||
其他主題 | 器用 | 花器 | ||
其他主題 | 器用 | 飲食器 | 壺 | |
其他主題 | 器用 | 傢俱(屏風) | 桌、椅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欄杆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池水 | ||
其他主題 | 樹木 | |||
主要主題 | 經史‧故事 | |||
次要主題 | 人物 | 高士(士人、隱士) | ||
次要主題 | 人物 | 侍從(侍女、童僕) |
技法 | 【技法】 | 【技法細目】 |
工筆 | ||
皴法 | ||
人物衣紋描法(勻稱線條) |
參考資料 | 【類別】 | 【參考資料】 |
收藏著錄 | 石渠寶笈續編(重華宮),第四冊,頁1853 | |
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錄(卷八),第四冊,頁121 | |
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圖錄,第十三冊,頁121-122 | |
內容簡介(中文) | 丁觀鵬於雍正四年(1726)進入內廷,至乾隆畫院時漸有聲譽,在乾隆六年(1741)獲得「一等畫畫人」的頭銜,乾隆三十五年(1770)因病離職後未有其他活動記錄。丁觀鵬於乾隆朝繪製大量摹古作品,此為其中一作。所仿效的仇英西園雅集圖,現仍藏國立故宮博物院,從人物臉相上看,並非仇英原蹟,而是後人倣作。該畫上乾隆題詩中並未提出倣作之議,但對於全畫僅以白描畫成,卻有意見。所謂「底須著色求形肖」,而這就成為丁觀鵬摹作的最大工作。構圖上,丁觀鵬幾乎全般照抄,僅略將畫面右側湖石稍稍放大,以添雅集活動的空間。但一反白描風格,而在人物以及部份樹石、佈景上敷色、增染,確實遠較原作淡雅清新,顯示這類摹古作品,並非僅是古法再現,而是藉以增添新意。(陳韻如) | |
參考書目 | 賴毓芝,〈清丁觀鵬摹仇英西園雅集圖 軸〉,收入邱士華、林麗江、賴毓芝主編《偽好物-16~18世紀蘇州片及其影響》(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8.04),頁314-321。 |
推薦
驗證碼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