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趙孟頫甕牖圖 卷 趙孟頫 , 27.1x100.5

詳細資料

基本資料 藏品類型 繪畫
文物統一編號 故畫001012N000000000 抽盤點紀錄 修護紀錄
作品號 故畫00101200000
品名 元趙孟頫甕牖圖 卷
Humble Cottage with a Round Window
分類 繪畫
作者 趙孟頫
數量 一卷

典藏尺寸 【位置】 【尺寸】(公分)
本幅 27.1x100.5
隔水一 11.3
引首一 27.4x85.5
隔水二 10
引首二 27.4x68.5
隔水三 9.9
隔水四 10.5
拖尾 27.4x323.2

質地 【質地位置】 【質地】
本幅
引首一
引首二
拖尾

題跋資料 【題跋類別】 【作者】 【位置】 【款識】 【書體】 【全文】
題跋 項元汴 本幅 (索字小號)
題跋 清高宗 本幅 行書 連騎權教谷口避。下車欲進步還停。觀書甕牖睟盎者。非病惟貧意自形。庚寅仲春御題。
印記: 比德、朗潤
作者款識 趙孟頫 拖尾 右子貢見原憲圖。要見貧無諂。富無驕之意。乃為盡其能事耳。然二子同出夫子之門。以道德為悅。豈以貧富為嫌哉。子昂。
印記: 趙氏子昂
題跋 湯炳龍 拖尾 北村老民湯炳龍題 行書 一從辭宰粟。飢餓隱空山。貨殖門前客。先生不啟關。北村老民湯炳龍題。
題跋 拖尾 雲石 行書 處以道。雖得天下不足為富也。何必但以貧為羨耶。雲石。
題跋 倪瓚 拖尾 倪瓚 行書 賜也貨殖憲也貧。憲貧非病衣已鶉。未若簞瓢顏氏子。陋巷所樂皆天真。倪瓚。
題跋 張雨 拖尾 張天雨觀 行書 坐甕牖下。見貧居而無病色。此畫史用意所在。張天雨觀。
印記: 句曲外史張天雨印
題跋 顧瑛 拖尾 金粟道人顧阿瑛 行書 道之不行謂之病。財之不給謂之貧。賜也能言心未識。虛勞結駟踏清塵。金粟道人顧阿瑛。
印記: 吳下阿瑛、玉山草堂、英英白雲
題跋 姚綬 拖尾 成化己亥十月望姚綬書 行書 賜憲皆聖門高弟。重裀列鼎。甕牖繩樞。曰有命焉。富不為富所移。貧不為貧所困。皆可語於道也。若以貨殖病賜。則其晚聞性與天道者何如。因觀陶文式所藏趙伯駒圖一幅。兼誦前輩之作。末附此論。尚有待於知言者。成化己亥十月望姚綬書。
印記: 公綬、古柱下史、賜進士
題跋 沈周 拖尾 沈周 余嘗見錢舜舉作此圖。今又見是卷。運筆傅色人指謂松雪學士。非其手不能臻妙如此。豈舜舉當時亦愛此而仿為之耶。公綬先生鑒為趙伯駒。其直家製耳。至乎無諂無驕之意。又非胸中固有其象而後能言之。此是松雪度越人處。可不尚哉。沈周。
印記: 啟南
題跋 史鑑 拖尾 松陵史鑑觀 楷書 弘治六年歲次癸丑冬十有二月。松陵史鑑觀。
印記: 史鑑
題跋 姚綬 引首一 賜進士中臺歸叟姚綬書 行書 甕牖圖。賜進士中臺歸叟姚綬書。
印記: 江南水竹邨、公綬印章、嘉興姚氏
題跋 金湜 引首二 四明八十一叟金湜書 隸書 甕牖圖。四明八十一叟金湜書。
印記: 本清、中書舍人之章、尚古齋
題跋 項元汴 卷末 明嘉靖卅年秋八月重裝于天籟閣。
題跋 項元汴 卷末 元趙松雪倣趙千里刷色畫原憲甕牖圖逸品。
題跋 項元汴 卷末 墨林項元汴珍祕。
題跋 項元汴 卷末 明崇禎甲戌年夏重裱于樂志堂。
題跋 項元汴 卷末 原價五十兩。
印記: 項元汴印、墨林祕玩

印記資料 【印記類別】 【印記】
作者印記
作者印記 趙氏子昂
作者印記 趙孟頫印
作者印記 松雪齋
鑑藏寶璽 乾隆御覽之寶
鑑藏寶璽 乾隆鑑賞
鑑藏寶璽 石渠寶笈
鑑藏寶璽 宜子孫
鑑藏寶璽 三希堂精鑑璽
鑑藏寶璽 御書房鑑藏寶
鑑藏寶璽 古希天子
鑑藏寶璽 嘉慶御覽之寶
鑑藏寶璽 宣統御賞
收傳印記 士奇之印
收傳印記 一元
收傳印記 秋水夫渠
收傳印記 瀹雪齋
收傳印記
收傳印記 子京父印(重一)
收傳印記 項墨林鑑賞章(重二)
收傳印記 子京(葫蘆印,重一)
收傳印記 項元汴印(重二)
收傳印記 墨林祕玩(重一)
收傳印記 項墨林父祕笈之印(重一)
收傳印記 項子京家珍藏(重一)
收傳印記 退密(重二)
收傳印記 墨林主人
收傳印記 淨因菴主
收傳印記 若朴之印(重二)
收傳印記 天籟閣(重一)
收傳印記 平生真賞(重二)
收傳印記 子孫永保
收傳印記 子京珍祕
收傳印記 神游心賞
收傳印記 墨林山人(重一)
收傳印記 墨林嬾叟
收傳印記 子孫世昌(重一)
收傳印記 若水軒
收傳印記 項叔子(重一)
收傳印記 墨林
收傳印記 虛朗齋
收傳印記 考古正今
收傳印記 子京父
收傳印記 子京所藏
收傳印記 寄傲
收傳印記 桃里
收傳印記 檇李項氏士家寶玩
收傳印記 江南水竹邨
收傳印記 桃花源裏人家
收傳印記 項孔彰印
收傳印記 商丘宋犖審定真跡(重一)
收傳印記 宋犖書畫府印
收傳印記 緯蕭草堂畫記
收傳印記 寶軸時開心一洒
收傳印記 山東等處提刑按察使司之印
收傳印記 巡撫江西地方兼理軍務關防
收傳印記 江南江寧蘇松常鎮淮揚徐八府州承宣布政使司印
收傳印記 督理通州等處關防
收傳印記 督理通州草場稅務關防
收傳印記 吳氏世保
收傳印記 遜膚
收傳印記 吳士讓印
收傳印記 天目吳士讓圖書
收傳印記 前山吳氏家藏
收傳印記 遜齋文房之印
收傳印記 叢藝館
收傳印記 □堂
收傳印記 從吾所好
收傳印記 楊氏家藏
收傳印記 品(重一)
鑑藏寶璽 石渠繼鑑

主題 【主題類別】 【主題(第一層)】 【主題(第二層)】 【主題說明】
主要主題 經史‧故事 子貢見原憲圖
主要主題 人物 聖賢 子貢、原憲
次要主題 建築 茅草屋
次要主題 建築 籬笆、圍牆
次要主題 人物 侍從(侍女、童僕) 侍從
次要主題 山水 溪澗、湍泉
其他主題 山水
其他主題 樹木
其他主題
其他主題 器用 文玩(琴棋書畫)
其他主題 器用 兵器
其他主題 器用 如意
其他主題 樹木
其他主題 建築
其他主題 山水

技法 【技法】 【技法細目】
工筆
寫意
皴法
人物衣紋描法(勻稱線條)

參考資料 【類別】 【參考資料】
收藏著錄 石渠寶笈初編(御書房),下冊,頁1003
收藏著錄 故宮書畫錄(卷四),第二冊,頁112
收藏著錄 故宮書畫圖錄,第十七冊,頁139-144
參考書目 1.蔣復璁,〈倪瓚題趙孟頫甕牖圖〉,收入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元四大家》(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5年初版,1976年二版,1984年三版),頁61。
內容簡介(中文) 趙孟頫(西元一二五四—一三二二年),宋宗室,居浙江吳興。字子昂,號松雪道人,仕元至翰林學士承旨,封魏國公,諡文敏。詩文清遠,倡書法入畫,復唐宋古風,書畫均為後世所宗。  此幅故事出於《孔子家語》,繪子貢見原憲,以昭示君子以德樂道之理。本幅山石無皴,僅鉤勒輪廓,後填以青綠。點葉用石綠外染赭石,人物衣紋行筆柔暢有力,有唐人古風。
內容簡介(英文) Chao Meng-fu was a scholar-official and artist. His poetry and prose were pure, and he advocated introducing calligraphy into painting and reviving T'ang and Sung styles. His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were followed by later generations. The subject here shows Tzu-Kung and Yuan-hsien, two disciples of Confucius. After Confucius' death, Yuan-hsien lived in a humble cottage with a round window. The wealthy Tzu-dung visits him, showing that a gentleman takes joy in the Way by virtue, not material wealth. No texture strokes define the landscape forms, only taut outlines with blue-and-green. The leaves are in malachite and outlined with washes of ochre. The drapery lines are fluent yet strong, much in the T'ang manner.
內容簡介(中文) 趙孟頫(西元一二五四—一三二二年),字子昂,號松雪道人。詩文清遠,書畫復唐宋古風,為後世所宗。圖繪子貢見原憲,以昭示君子以德樂道之理,故事出於《孔子家語》。本幅山石無皴,僅鉤勒輪廓,後填以青綠,物衣紋行筆柔暢有力,有唐人古風。畫幅右下有千字文「索」字編號,卷後則有項元汴題識「明嘉靖卅年(一五五八)秋八月重裝于天籟閣」,並有「原價五十兩」之記述。
內容簡介(英文) From the Song imperial clan, Zhao Mengfu wrote lofty poetry, and in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he advocated a return to Tang and Song styles. The story here of 2 disciples of Confucius (Zigong meeting Yuanxian) from the School Sayings of Confucius, illustrating how a gentleman takes joy in the Way by virtue. No texturing defines the landscape, only taut outlines filled with blue and green. Drapery lines are fluent yet strong, much in the Tang manner. In the lower right is the character “suo 索” from the “Thousand Character Classic” (the 729th) used by Xiang Yuanbian for accessioning, while to the end is his inscription, “Remounted at (my) Hall of Heavenly Sounds; 8th month of the Jiajing 30th year (1558).” His record states, “Original price: 50 taels.”
參考書目 吳誦芬,〈元趙孟頫甕牖圖 卷〉,收入《萬世師表-書畫中的孔子》(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7.06),頁138-143。
參考書目 何炎泉、陳階晉、陳韻如,〈元趙孟頫甕牖圖 卷〉,收入《明四大家特展-沈周》(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4.01),頁258-2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