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李迪牧羝圖 卷 李迪 , 25x72.5

詳細資料

基本資料 藏品類型 繪畫
文物統一編號 故畫001448N000000000 抽盤點紀錄 修護紀錄
作品號 故畫00144800000
品名 宋李迪牧羝圖 卷
分類 繪畫
作者 李迪
數量 一卷

典藏尺寸 【位置】 【尺寸】(公分)
本幅 25x72.5
拖尾 25x261
引首 25x64
隔水一 10.7
隔水二 9.4
隔水三 8.1

質地 【質地位置】 【質地】
本幅
拖尾
引首

題跋資料 【題跋類別】 【作者】 【位置】 【款識】 【書體】 【全文】
題跋 清高宗 本幅 乾隆御題 行書 磧雪風沙大窖涼。毳衣非暖酪非香。李卿知己休多語。試看垂垂漢節長。乾隆御題。
印記: 乾隆宸翰
題跋 梁詩正 拖尾 乾隆丙寅(西元一七四六年)春正月。臣梁詩正奉敕敬題。 行書 蒼茫牧野龍沙寬。腥羶乳酪充飱餐。貞心許國冰雪寒。十九年來祇一般。鬢須白去節旄殘。窮荒猶感大義難。歸來博典屬國官。漢家恩澤輕羽翰。千秋史論同三歎。即今流傳圖畫看。不殊麟閣標衣冠。載披恍見心血丹。凛然臣節良不刊。乾隆丙寅(西元一七四六年)春正月。臣梁詩正奉敕敬題。
印記: 臣、詩正
題跋 汪由敦 拖尾 臣汪由敦 行書 子卿使匈奴。矯矯杖漢節。羝乳夫何時。卧咽旃毛雪。摻持旄盡落。頭白十九春。神驚上林鴈。歸來畫麒麟。零縑尺幅中。千載凛生氣。悲歌餘慨慷。河梁李都尉。臣汪由敦。
印記: 臣、由敦
題跋 勵宗萬 拖尾 臣勵宗萬恭和敬題 行書 風雪漫天透骨凉。漢家天使姓名香。節旄落盡歸何日。目斷橫空雁字長。臣勵宗萬恭和敬題。
印記: 臣宗萬、敬書
題跋 張若靄 拖尾 臣張若靄敬題 行書 白沙裏雪亂如雨。寒咽邊笳作人語。萬草僵黃不見春。世上羝羊未聞乳。海枯石爛堅摻持。肝腦塗地誠甘之。茆土千乘固不屑。節旄落盡心無移。旌旗千里臨朔甸。天子自將誇能戰。徒教搆釁逞干戈。耀威詎使氛霾晏。中郎奉詔不矜鋒。迺幽大窖鳴然風。當時倘得命師去。利氣豈讓蘭于功。陵降何惜武存幸。尺寸無封名實炳。功臣聊得圖麒麟。千年血淚留霜影。何時粉本落人間。毳帳旃毛老塞山。出使丁年歸皓首。英雄無夢到刀環。臣張若靄敬題。
印記: 臣靄、揮毫
題跋 裘曰修 拖尾 臣裘曰修敬題 楷書 寒雲墮地天茫茫。羣羊蝟縮難成行。豈真執箠効驅策。百折不死來此場。餐旃嚙雪易事耳。誓與漢節同存亡。千年絹素宛可識。一再拂拭增慨慷。當時聽得單于語。分不生還漢家土。誰言射鴈上林中。帛書姓字題蘇武。兩家和好歸使臣。典屬居然列樽俎。是知冥漠通精誠。何必羝羊不生乳。何必羝羊不生乳。鳴乎。李陵計拙心獨苦。臣裘曰修敬題。
印記: 臣裘曰修、一朵紅雲
題跋 陳邦彥 拖尾 臣陳邦彥敬題 楷書 塞草邊塵。表孤忠。一枝漢節。海東頭。羝羊生乳。盟詞決絕。富貴不淫威不屈。剛腸要把天驕折。十九年囓雪共吞。氊心如鐵。生死別。休言說。君親念。常縈結。任驚沙迷眼。酸風刺骨。朔漠羊羣伴哀咽。他年煙閣標丹闕。倩南飛鴈足上封章。千行血。調滿江紅。臣陳邦彦敬題。
印記: 臣陳邦彥、恩深侍從
題跋 董邦達 拖尾 臣董邦達敬題 隸書 雪凝毳帳深寒積。漢節孤光照天赤。牧羝羝乳心不移。十九年中如一夕。屬國生還意外耳。何假鴈書上林澤。丹青寫貌難寫神。祇餘沙草連空碧。臣董邦達敬題。
印記: 臣邦達印、文學侍從
題跋 董誥 拖尾 乾隆戊申(西元一七八八年)孟冬。臣董誥奉敕敬書。 楷書 御製蘇楊論。蘇武留匈奴十九歲而還。楊重英留緬甸二十一年而還。念其事相類作蘇楊論。武在匈奴。餐旃齧雪。勢不能久。向已有說。然其娶妻生子。漢書章章可考。重英在緬甸。其誓死不降與武同。而無武娶妻生子事。今呼路人而詢之。曰重英與武孰優。必甲武而乙重英。彼故不知武之為何如人。何如事。徒以羶薌久。而耳食熟耳。則司馬遷所云。非附青雲之士。惡能施於後世語。誠不爽緬甸之歸順也。總督富綱猶責其弗。獻重英予以為過。於羅索既而其長隨。以重英及其時被遮之。兵並自暹羅所獲粵民。致之邊及入邊。重英謂同歸之兵。曰今生還本朝。即伏國法。亦瞑目是可哀矣。問其在緬有無易衣娶妻生子事。則皆以為無。而重英本抱病來。因遂故以其志。可憐憫命。給道員銜仍將錄。其子夫重英究為在緬偷生茲。仍加薄恩所為。仁義兼施。教忠之道也。若武之為典。屬國漢之恩。為過優矣。而猶有嘆。其被賚薄者是何耶。且以重英所為較武有過之無不及。武乃奉使。而重英則不過從軍被拘留也。若曰因附青雲而得名之傳。則其傳與不傳。固不足為貴耳。乾隆戊申(西元一七八八年)孟冬。臣董誥奉敕敬書。
印記: 臣誥、敬書
題跋 清高宗 引首 乾隆御筆 行書 冰天漢節。乾隆御筆。
印記: 清心抒妙理、讀書依竹靜、含豪邈然、乾隆宸翰

印記資料 【印記類別】 【印記】
鑑藏寶璽 乾隆御覽之寶
鑑藏寶璽 乾隆鑑賞
鑑藏寶璽 石渠寶笈
鑑藏寶璽 三希堂精鑑璽
鑑藏寶璽 宜子孫
鑑藏寶璽 重華宮鑑藏寶
鑑藏寶璽 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
鑑藏寶璽 古希天子(重一)
鑑藏寶璽
鑑藏寶璽 八徵耄念之寶
鑑藏寶璽 樂善堂圖書記
鑑藏寶璽 石渠繼鑑
鑑藏寶璽 嘉慶御覽之寶
收傳印記 蕉林書屋
收傳印記 梁清標印
收傳印記 棠邨
鑑藏寶璽 蕉林秘玩
收傳印記 觀其大略
收傳印記 曹溶私印
鑑藏寶璽 乾隆御賞之寶

主題 【主題類別】 【主題(第一層)】 【主題(第二層)】 【主題說明】
主要主題 山水 冬景(雪景)
主要主題 經史‧故事 蘇武牧羊
主要主題 器用 旌旗
次要主題 走獸
次要主題 走獸
次要主題 走獸 駱駝
其他主題 建築 帳篷
其他主題 花草 蘆葦
其他主題 樹木 寒林.枯樹
其他主題 人物 高士(士人、隱士) 隱士(蘇武)
其他主題 山水 江河、湖海 江河

技法 【技法】 【技法細目】
工筆
寫意
皴法

參考資料 【類別】 【參考資料】
收藏著錄 石渠寶笈初編(重華宮),下冊,頁1193
收藏著錄 故宮書畫錄(卷八),第四冊,頁34
收藏著錄 故宮書畫圖錄,第十六冊,頁157-160
參考書目 1.馮明珠,〈李迪牧羝圖〉,收入馮明珠主編,《乾隆皇帝的文化事業》(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2年初版一刷),頁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