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跋資料 |
【題跋類別】 |
【作者】 |
【位置】 |
【款識】 |
【書體】 |
【全文】 |
|
作者款識 |
沈周 |
本幅 |
(第一段。牡丹)不須千萬朵。一柄足春風。 |
行書 |
|
|
印記:
啟南 |
|
作者款識 |
沈周 |
本幅 |
(第二段。梔子)花如白玉刻。香過紫沉清。 |
行書 |
|
|
印記:
啟南 |
|
作者款識 |
沈周 |
本幅 |
(第三段。芙蓉)不得春風力。何曾怨後開。 |
行書 |
|
|
印記:
啟南 |
|
作者款識 |
沈周 |
本幅 |
(第四段。山茶)一紅深雪裡。補淡與梅花。 |
行書 |
|
|
印記:
啟南 |
|
作者款識 |
沈周 |
本幅 |
(第五段。石榴)看他開口處。笑落盡珠璣。 |
行書 |
|
|
印記:
啟南 |
|
作者款識 |
沈周 |
本幅 |
(第六段。枇杷)從來金剋木。何事壓枝黃。 |
行書 |
|
|
印記:
啟南 |
|
作者款識 |
沈周 |
本幅 |
(第七段。柿)蜜漿包火劑。思煞渴文園。 |
行書 |
|
|
印記:
啟南 |
|
作者款識 |
沈周 |
本幅 |
(第八段。蓮藕)碧房藏玉蛹。瓊腕雪冰絲。 |
行書 |
|
|
印記:
啟南 |
|
作者款識 |
沈周 |
本幅 |
(第九段。瓜)遺種蔓天下。無人念故侯。 |
行書 |
|
|
印記:
啟南 |
|
作者款識 |
沈周 |
本幅 |
(第十段。紫茄)紫包初摘露。僧吻欲流涎。 |
行書 |
|
|
印記:
啟南 |
|
作者款識 |
沈周 |
本幅 |
(第十一段。菜菔)拔出金城玉。凝酥帶土膏。 |
行書 |
|
|
印記:
啟南 |
|
作者款識 |
沈周 |
本幅 |
(第十二段。水晶蔥)叢叢翡翠葉。濯濯水晶根。 |
行書 |
|
|
印記:
啟南 |
|
作者款識 |
沈周 |
本幅 |
(第十三段。新筍)錦綳初茁雨。頭角已崢嶸。 |
行書 |
|
|
印記:
啟南 |
|
作者款識 |
沈周 |
本幅 |
(第十四段。山藥)托根知紫塞。拔地出金莖。 |
行書 |
|
|
印記:
啟南 |
|
作者款識 |
沈周 |
本幅 |
(第十五段。菱角)刺波雙角銳。剝玉一鉤涼。 |
行書 |
|
|
印記:
啟南 |
|
作者款識 |
沈周 |
本幅 |
(第十六段。茭白)新臺一尺玉。風味說吳鄉。 |
行書 |
|
|
印記:
啟南 |
|
作者款識 |
沈周 |
本幅 |
(第十七段。王瓜)四月南風裡。高棚摘𤢍瓊。 |
行書 |
|
|
印記:
啟南 |
|
作者款識 |
沈周 |
本幅 |
(第十八段。蕓薹菜)老夫諳至味。絕勝爛蒸羊。 |
行書 |
|
|
印記:
啟南 |
|
作者款識 |
沈周 |
本幅 |
(第十九段。鴝鵒)本是高飛物。多言每受籠。 |
行書 |
|
|
印記:
啟南 |
|
作者款識 |
沈周 |
本幅 |
(第二十段。雙鳩)恩情薄離合。夫婦雨晴中。 |
行書 |
|
|
印記:
啟南 |
|
作者款識 |
沈周 |
本幅 |
(第二十一段。蠟嘴)嘴痕黃可愛。猶帶蜜脾香。 |
行書 |
|
|
印記:
啟南 |
|
作者款識 |
沈周 |
本幅 |
(第二十二段。雞)曙光三唱裡。心事五更人。 |
行書 |
|
|
印記:
啟南 |
|
作者款識 |
沈周 |
本幅 |
(第二十三段。鴨)甫里舊遊地。碧闌煙水東。 |
行書 |
|
|
印記:
啟南 |
|
作者款識 |
沈周 |
本幅 |
(第二十四段。兔)世上空碌碌。無人知卯君。 |
行書 |
|
|
印記:
啟南 |
|
題跋 |
沈周 |
本幅 |
弘治甲寅歲沈周跋 |
行書 |
凡花者。葉者。果者。蓏者。飛者。走者。舉囿於化工。非人力所能效矣。可學王君。強余筆墨以置其像。其說猶捕風捉影。余何能哉。余與可學交二十餘年。各及老日而再見于今。茲情有不可拒。故強其所不能也。弘治甲寅歲沈周跋。 |
|
印記:
沈氏啟南、白石翁、煮石亭 |
|
題跋 |
清高宗 |
本幅 |
乾隆御筆 |
行草書 |
(第一則)垂露出羣卉。恒春不謝花。寫生經沈氏。較品突劉家。雨後芳如沐。風前態欲斜。還應笑姚魏。未盡洗鉛華。(第二則)佛卉曾傳白。仙方更著紅。揚猗惟近雪。吐馥不關風。池影通身淨。露光滿意融。南薰欣晝永。茂對五絃中。(第三則)木蓮原蜀種。名擅錦官城。浥露真無語。迎風最有情。寜因紅艷妬。早覺道裝成。調粉龍香劑。斯花自寫生。(第四則)梅白杏花紅。開齊色與同。標奇凌朔雪。耐久見東風。體物輕描外。傳神靜對中。曼陀羅佛樹。空色色空空。(第五則)團團瑪瑙盤。盛以水精丸。百顆珠無定。三危露早漙。匡頥真欲觧。韓手未曾彈。底事求爐火。纔成九轉丹。(第六則)盧橘非秦樹。黄金本蜀珍。文園早消渇。郭氏未為貧。熨齒生涼乍。堆盤帶露新。仲長曾有論。緬想見斯人。(第七則)南北奚曾異。味香洵得宜。卻教生動筆。寫出欲垂枝。不剖寜非譎。能藏太覺奇。田盤寺樓上。小憶向年時。(第八則)蓮房青顆顆。藕節玉修修。悅目權教置。養生在所求。裊絲雪色脆。堕粉露光流。聞道林椿後。居然見沈周。(第九則)在栗有敦物。纍纍翠蔓舒。冰盤間沈李。中饋佐生蔬。何必期霜後。渾如摘雨餘。東陵此小隱。種類漫分疏。(第十則)毘山傳妙法。渤海殖嘉生。蔡樽栽荒郡。王褒約小伻。登盤間魁芋。烹鼎厭侯鯖。清供戴家物。微嫌未隱名。(第十一則)植援開錦町。雜種已分羅。紫玉含津脆。墨華生意和。性存薑芥半。品比菌蕈過。學圃雖堪鄙。如須今豈多。(第十二則)嶺久傳西域。盤仍佐五辛。已知根似玉。誰辨下生銀。標倩含朝露。紐芽報早春。可憐洛陽獄。陸續獨思親。(第十三則)刺土纔盈寸。凌雲勢不紆。峥嶸氣早直。森蒨翠相扶。怒長應期夏。叢生獨盛吳。韜光山徑畔。記取帶煙鋤。(第十四則)愛此珊瑚筯。堪登白玉盤。可蔬亦可果。宜脆復宜乾。色相出元代。采烹奉可汗。成名獨惟爾。羞殺漢衣冠。(第十五則)開花落復含。結實淡而甘。煙客浮遊慣。幽人咀嚼諳。春光仍鉅野。豪興在江南。與芡相評較。應懷匠氏慙。(第十六則)野沼秋風起。荺茭可取嘗。不輸藜藿味。愛託水雲鄉。沙沚根踈密。蒲汀葉短長。與蓴一風調。何彼獨思張。(第十七則)名稱同萆挈。四月亦云生。花是黄金纈。形如綠玉横。垂垂瓠不落。纂纂棗何爭。寫意惟蕭淡。相看最有情。(第十八則)蔬譜菘薹芥。大同名小殊。本根來朔塞。今日盛東吳。自是田家味。未堪陳國廚。雨花煙葉意。江左憶清娛。(第十九則)寒臯不踰濟。飛集限淮南。屋脊尋常見。巢頭風日諳。能言白鸚勝。入夢綠陰酣。莫報新荷裡。司空善理談。(第二十則)頡頏常命侶。棲穩砌前枝。飲啄自如意。平生那解離。芳叢亦可入。妙繪若為期。白髪嗟何限。稱翁爾正宜。(第二十一則)黃嘴烏毛羽。翩翔階杏紅。禽經傳畫本。桑鳸佐蠺功。活脫出形色。飄颻謝雨風。不因能戲舞。安得入樊籠。(第二十二則)獨立羽毰毸。昻昻絶忌猜。底須資芥粉。聊爾藉松煤。入埭花迷錦。登場玉作臺。誰能繼佳什。八斗早稱才。(第二十三則)鴨鳬家野異。應與雉雞同。春水萍茵暖。元都蕖露融。别離歎都尉。荒誕化仙童。沸卉歸羣夥。浮深若履空。(第二十四則)東郭傳名姓。梁園恣宴娛。伏跧春草嫩。顧目夏槐敷。趙國清辭詠。石田妙筆摹。未能工百首。粗就寫生圖。石田翁以潑墨為沒骨。寫生妙□天巧。古所未有也。因發各題一律。乾隆御筆。 |
|
印記:
乾隆宸翰、大塊假我以文章、如如、水月兩澂明、見天心、涵虛朗鑑、中心止水靜、追琢其章、千潭月印、半榻琴書、取益在廣求、浴德、几席有餘香、樂天、寓意于物、墨雲、叢雲、愛竹學心虛、會心不遠、宸翰、靜中觀造化、研露、中和、掬水月在手、妙意寫清快、雲霞思、來青軒、齊物、垂露、乾、隆 |
|
題跋 |
清高宗 |
引首 |
乾隆御筆 |
行書 |
筆參造化。乾隆御筆。 |
|
印記:
乾隆御筆 |
|
題籤 |
清高宗 |
|
|
|
沈周寫生真蹟。妙品。 |
|
印記:
乾隆宸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