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賈全畫二十七老沈初書詩 卷 賈全;沈初;Jia Quan , 39.9x819.1

詳細資料

基本資料 藏品類型 繪畫,書法
文物統一編號 故畫001554N000000000 抽盤點紀錄 修護紀錄
作品號 故畫00155400000
品名 清賈全畫二十七老沈初書詩 卷
分類 繪畫
作者 賈全;沈初;Jia Quan
書體 楷書
創作時間 清高宗乾隆三十七年(1772)
數量 一卷
作品語文 漢文
釋文 顯親王衍潢。年八十一歲。耆社宗臣荷寵頻。欣逢慈福自天申。柏梁數過詩中典。花萼枝連畫裡春。作冠新恩先九老。同袍舊友復三人。香山遊興今增健。賜杖雙攜上碧峋。恆親王弘晊。年七十二歲。奕葉支緜瑞瓞縈。稀齡隆遇忝耆英。引年福共天章錫。綏慶光邀御牓榮。(去年臣齒七旬。蒙恩賜懿藩綏慶扁額。并御書耆杖引年臻壽國。星弧麗極暎仙潢聯對。)(小字註)。宗籍肩依鳩並把。(臣忝隨顯親王臣衍潢之次。)(小字註)。仙班齒序鷺隨行。(九老第一班中。臣齒為最後。)(小字註)。弧南永沐慈暉照。嘉會重申句待賡。大學士劉統勳。年七十三歲。慈寧衍慶八旬開。九老迎鑾祝頌陪。樓殿飛雲三島麗。梯航輯玉萬方來。世登康阜恩暉溥。祥啟曾元孝理賅。環列龐眉歌聖壽。願調宮羽譜蘭陔。協辦大學士刑部尚書官保。年七十五歲。忝廁黃扉帝寵頒。詔隨國老陟榮班。擁麾舊駐金仙域。賜杖新遊閬苑間。袖底白雲攜畫省。壺中長日到香山。太平均荷慈寧福。壽宇宏開遍九寰。吏部尚書託庸。年八十一歲。蒲柳餘年矢寸衷。慈暉普被逮微躬。憶趨蘭省班先晉。曾領牙幢職更崇。北斗司衡慚忝竊。西池恰慶荷帡幪。入朝敢擬扶鳩杖。健步欣稱矍鑠翁。戶部尚書素爾訥。年七十六歲。郎官幾載列卿參。尚齒班中綴珮篸。員備典藩王會集。務兼司計國恩覃。等身更倚趨朝杖。工步先乘儤直驂。登覽敢孤雲岫意。相於翹祝效呼三。刑部尚書楊廷璋。年八十三歲。葵藿常申捧日心。自循華髮已盈簪。三遷職領巖疆節。八座榮兼庶尹箴。敭歷每慚臣分歉。優容真荷主恩深。慈釐廣錫扶鳩隊。蓬閬欣同陟玉岑。內大臣工部侍郎三和。年七十四歲。冬卿卅載奉丹閽。宿衛髫齡便荷恩。六十餘年依日月。(臣自十二歲備宿衛。至今供職六十三年矣。)(小字註)。八千春正滿乾坤。雖加馬齒知身健。特許鳩扶拜詔溫。永庇慈暉增泰筴。羲圖曼衍遞貞元。刑部侍郎吳紹詩。年七十三歲。九老香山近壽筵。承恩便學地行仙。爽鳩紀職叨三世。(臣祖自肅。及臣詩。與臣子垣壇。並曾任刑部。)(小字註)。隊鷺聯班忝卌年。(臣自雍正七年通籍。逮今四十餘年。)(小字註)。西洛會原聞尚齒。東山人獨許隨肩。(在朝九老中。臣與大學士臣劉統勳皆籍隸山東)。臣家更接蓬壺島。(臣世居海豐。)(小字註)。籌算長增聖母前。承恩公副都統伊松阿。年七十一歲。環衛承恩引玉珂。宣名洛社幸如何。華貂飾逮期門稱。瑞錦榮分暖帛過。五等崇階叨聖澤。三班異數沐慈和。筵齡長願酬涓勺。肯對圖形愧鬢皤。都統四格。年七十七歲。班崇內府典諸曹。戎衛榮兼珥左貂。敢說年勞踰五紀。(臣通籍已六十年。)(小字註)。每慚身寵荷三朝。禁城久忝隨驄步。壽侶新承與燕遨。願受佛光長芘蔭。依旬重陟閬風高。都統曹瑞。年七十五歲。老去深沾聖澤醲。當年荷戟矢微庸。據鞍矍鑠懷新息。拈韻吟哦愧景宗。寶筏航溟曾建節。香林積翠許支筇。勝遊永晝慈恩洽。嘉會殊榮慶適逢。散秩大臣國多歡。年七十五歲。伐檀久愧詠河干。暮齒重叨聖澤寬。戚里珥貂空錄錄。期門表貉豈桓桓。荷戈專閫榮非分。割肉傳餐意未闌。願把微名作佳讖。萬年祝國奉多歡。散秩大臣甘都。年八十三歲。駑蹇無能廁褭驂。追陪喜沐湛恩覃。瞻天惟有葵心切。晉秩群誇蔗境甘。處處瑞雲呈淨鬘。枝枝香雨現優曇。稱觴長願承慈豫。拜手嵩呼萬歲三。副都統端察。年八十歲。多年香案侍前頭。嘉會聯鑣預賜遊。每願心長勤趣馬。遑言力薄戀扶鳩。西池帶得歸貽果。東海攜將益算籌。莫以登仙相指目。託身元在鳳麟洲。副都統薩哈岱。年七十二歲。卅年典奏侍楓宸。華髮榮叨異數頻。寸草詎能圖報稱。全家深感沐陶甄。歌申嘉樂天同慶。壽衍慈寧世罕倫。九老會開欣祝嘏。綴名何幸及微臣。副都統李生輝。年八十二歲。小草真承湛露敷。恩綸特許佩麟符。雲霄地喜容翔步。蒲柳姿慚入畫圖。壤和康衢游壽宇。筇聯蓬苑洽慈娛。三班忝附臣多幸。拔擢新叨際會殊。副都統富僧阿。年七十二歲。彤階獻壽集群工。嘉會還聯鷺序中。典衛五雲依紫籞。作朋九老慶璇宮。登臨勝地林泉接。瞿鑠仙班仗屨同。恩寵頻加多自幸。香凝天仗聽呼嵩。刑部尚書銜錢陳羣。年八十六歲。廿載林棲紫邏煙。(臣世居鹽官之紫邏村。)(小字註)。賡颺韶濩近千篇。重趨龞禁仍攜子。再拜鳩扶許學仙。寵秩久慚白傅老。領班新注潞公年。(在籍九老。蒙恩特許臣居第一)。祝釐優眷傳佳話。鶴髮銀鞍緩著鞭。(臣來京即蒙召見。命於紫禁城內騎馬。)(小字註)。原任領侍衛內大臣福祿。年七十四歲。執殳西徼效微勤。老去辭榮許息筋。洛社三班容逐隊。秦關一障記提軍。敢言賈勇齊驃騎。卻愧聯吟次仲文。(臣班在尚書臣錢陳羣之次。)(小字註)。此日堯階同忭舞。璇闈佳氣藹氤氳。原任禮部尚書陳惪華。年七十五歲。麗日祥輝益壽筵。覃敷慈福被遐年。懸車志遂昇平樂。擊壤情深拜舞天。自顧髩絲同絳縣。願扶鳩杖祝金仙。恩榮更邁香山老。名列升恒萬歲篇。原任兵部侍郎彭啟豐。年七十一歲。賜閒暫憩五湖濱。覲闕欣霑湛露頻。(臣上年來京恭祝聖壽蒙恩賜縀。表裡六端。)(小字註)。佛現慈光人不老。花開長樂樹恒春。蟠桃舊詠依青瑣。(臣舊直南書房。辛巳冬恭和御製木桃詩。)(小字註)。洛社新銜拜紫綸。幸傍瑤池分玉醴。年年擊壤和堯民。原任內閣學士加禮部侍郎銜鄒一桂。年八十六歲。蘢蔥瑞靄五雲間。慈福如春徧八寰。遠徼歸誠來北闕。普天祝嘏頌南山。昔年曾列耆英會。此日重參鴛鷺班。拜賜鸞章榮寵錫。畫禪長得覲龍顏。原任內閣學士陸宗楷。年七十六歲。八千歲紀慈暉永。五十年邀聖眷頻。(臣自雍正元年通籍迄今幾五十載。)(小字註)。恩許餘身歸洛社。圖成嘉會列耆紳。齒同魏石慙依隊。(唐時九老會。魏石年七十六。臣今年數適同。)(小字註)。班次盧真幸步塵。(在籍九人。恩命臣居第六。)(小字註)。祝嘏情殷丹闕戀。(臣奏明留京恭祝萬壽。)(小字註)。願留榆景慶長春。原任副都御史呂熾。年七十一歲。曾陪卿月肅鳧趨。林下銜恩杖未扶。一飯不忘依北斗。全家更喜近南弧。(臣籍廣西。)(小字註)。重來瑤島逢慈壽。初預香山備瑞圖。馬齒自慙居最後。(臣年七十一歲。在九老中猶為最後。)(小字註)。得隨黃髮效嵩呼。原任詹事陳浩。年七十七歲。恩賜閒身十五年。兩逢慈慶喜朝天。華封方效三多頌。寶墨先題九老篇。線景日長開壽鏡。嵩呼聲遠接芳筵。微臣何幸叨榮遇。也得賡歌入帝弦。國子監司業銜王世芳。年一百十三歲。尚齒慙居群老先。祝釐詔許拜今年。(臣上年蒙恩賜詩。有定知明歲率群老。純嘏鴻禧祝壽康之句。今臣來京叩祝慈壽。蒙恩派。入九老。在三班中。臣齒最多。果符聖諭。榮感之至。)(小字註)。四朝身被重熙澤。(臣生於順治十六年。)(小字註)。百歲坊榮一紀前。(臣於十二年前年躋百歲。蒙賜黌席期頤扁額。并予建坊。)(小字註)。梅鶴欣沾槐市祿。(上年蒙恩晉銜司業在籍食俸。)(小字註)。漁樵訝廁玉堂仙。(三班九老。皆在三品以上。臣猥以年獲與。實為異數。)(小字註)。悉新紀瑞叨恩始。千度逢辛獻頌編。(臣有恭祝七律詩冊。俱以辛字為韻。願十年一度。叩祝慈壽。永永無極云。)(小字註)。臣沈初奉敕敬書。

典藏尺寸 【位置】 【尺寸】(公分)
本幅 39.9x819.1
隔水一 15.8
隔水二 15.9
拖尾 39.9x510.5
隔水三 16

質地 【質地位置】 【質地】
本幅
拖尾

題跋資料 【題跋類別】 【作者】 【位置】 【款識】 【書體】 【全文】
作者款識 賈全 本幅 原任領侍衛內大臣福祿。刑部尚書銜錢陳群。原任內閣學士陸宗楷。原任詹事陳浩。原任副都御史呂熾。原任禮部尚書陳悳華。原任兵部侍郎彭啟豐。原任內閣學士加禮部侍郎銜鄒一桂。國子監司業銜王世芳。都統曹瑞。副都統富僧阿。承恩公副都統依松阿。散秩大臣國多歡。副都統薩哈岱。副都統端察。散秩大臣甘都。副都統李生輝。都統四格。刑部尚書楊廷璋。內大臣工部侍郎三和。吏部尚書託庸。戶部尚書素爾訥。顯親王衍潢。恆親王弘晊。大學士劉統勳。協辦大學士刑部尚書官保。刑部侍郎吳紹詩。乾隆三十七年(西元一七七二年)九月。臣賈全奉敕摹唐人會昌九老圖筆意。 楷書
印記: 臣全、恭畫

印記資料 【印記類別】 【印記】
鑑藏寶璽 乾隆御覽之寶
鑑藏寶璽 乾隆鑑賞
鑑藏寶璽 石渠寶笈
鑑藏寶璽 三希堂精鑑璽
鑑藏寶璽 宜子孫
鑑藏寶璽 石渠定鑑
鑑藏寶璽 寶笈重編
鑑藏寶璽 養心殿鑑藏寶
鑑藏寶璽 嘉慶御覽之寶
鑑藏寶璽 宣統御覽之寶
作者印記 臣初
作者印記 敬書

主題 【主題類別】 【主題(第一層)】 【主題(第二層)】 【主題說明】
其他主題 花草 藤蘿
其他主題 建築 宮殿
其他主題 器用 文玩(琴棋書畫)
主要主題 人物 官員(臣)
其他主題 樹木
次要主題 山水 奇石
其他主題 樹木
次要主題 樹木
其他主題 建築
其他主題 器用
其他主題 建築 籬笆、圍牆 圍牆
其他主題 走獸 鹿
其他主題 樹木 梧桐
其他主題 器用 傢俱(屏風)
其他主題 器用 飲食器 茶具
其他主題 建築 庭院
其他主題 器用 文房用具
其他主題 建築 欄杆
其他主題 翎毛
其他主題 佛道人物 僧(和尚、尼姑) 和尚
次要主題 人物 侍從(侍女、童僕) 侍徒、童僕
其他主題 花草

技法 【技法】 【技法細目】
工筆
界畫
皴法
人物衣紋描法(勻稱線條)

參考資料 【類別】 【參考資料】
收藏著錄 石渠寶笈續編(養心殿),第三冊,頁1263
收藏著錄 故宮書畫錄(卷八),第四冊,頁52
收藏著錄 故宮書畫圖錄,第二十一冊,頁397-404
參考書目 1.馮明珠,〈賈全畫二十七老沈初書詩〉,收入馮明珠主編,《乾隆皇帝的文化事業》(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2年初版一刷),頁93。 2.馮明珠,〈乾隆皇帝和他的文化顧問們〉,《故宮文物月刊》,第235期(2002年10月),頁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