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尺寸 | 【位置】 | 【尺寸】(公分) |
本幅 | 24.2x24.2 |
質地 | 【質地位置】 | 【質地】 |
本幅 | 絹 |
題跋資料 | 【題跋類別】 | 【作者】 | 【位置】 | 【款識】 | 【書體】 | 【全文】 |
題跋 | 本幅 | 楷書 | (小楷書滕王閣序。文不錄。) | |||
印記: (不可辨) |
印記資料 | 【印記類別】 | 【印記】 |
鑑藏寶璽 | 乾隆御覽之寶 | |
收傳印記 | 道甫 | |
收傳印記 | 張銕 |
主題 | 【主題類別】 | 【主題(第一層)】 | 【主題(第二層)】 | 【主題說明】 |
其他主題 | 山水 | 江河、湖海 | 江河 | |
其他主題 | 人物 | 官員(臣) | ||
其他主題 | 樹木 | |||
其他主題 | 樹木 | 松 | ||
其他主題 | 樹木 | 芭蕉 | ||
主要主題 | 建築 | 宮殿 | 滕王閣 | |
主要主題 | 經史‧故事 | 滕王閣序 | ||
其他主題 | 器用 | 傢俱(屏風) | 桌 | |
其他主題 | 器用 | 文房用具 | 筆、硯 | |
其他主題 | 器用 | 文玩(琴棋書畫) | 書畫 |
技法 | 【技法】 | 【技法細目】 |
工筆 | ||
界畫 | ||
皴法 | ||
人物衣紋描法(減筆) | ||
苔點 |
參考資料 | 【類別】 | 【參考資料】 |
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錄(卷六),第四冊,頁261 | |
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圖錄,第二十八冊,頁336-339 | |
內容簡介(中文) | 重檐廡殿頂, 主殿當心間外加建抱廈. 自高台地面立柱, 柱上安鋪作的平坐形式, 上面再立柱建殿屋. 成組樓閣建於略高於台基的平座上, 實質上是在建築物下加建了一個鋪作結構做成的基座, 它比直接在地面立柱要堅強穩定. 取景重心偏置畫幅一角, 以墨筆白描法表現著名樓閣, 又以蠅頭小楷書寫與建築有關文章於畫幅之上. 此圖斗栱、窗櫺、欄杆已簡化為固定形式和一些線條組織, 可能是畫家摹仿稿本, 漸不觀察實物的結果. | |
研究性論著 | 滕王閣位於江西省南昌市,唐高祖李淵之子李元嬰(? -684)任洪州都督時建閣於此,元嬰後詔封滕王,故以其封號命名。唐王勃(649-676)上元二年(675)隨父往交趾上任,路過此地,巧遇洪州刺史閻伯嶼在閣中宴請賓客,席間寫下〈滕王閣序〉贈別,藉抒一己之懷抱,屬於贈序類的駢文。本圖取材於文中名句「層台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披繡闥,俯雕甍」,畫家將文學作品轉化為圖繪形象,描寫滕王閣的華麗和俊秀名流文人雅宴,整體布局結合自然風景與建築,此種表現手法頗能反映詩文的內容。 畫名山勝景之界畫樓閣,多根據古代稿本,又需參照工匠方圓曲直之營造尺度,使其結構自然如真。其次是窗牖欄楯,梁枋斗栱,樣樣都需精麗。〈滕王閣序〉中並沒有提到建築物構架細部,或述及樓觀精巧設計,圖中滕王閣其實是畫家對唐代樓閣的想像。主殿重檐歇山頂,雙下昂的斗栱形制,不同於唐代敦煌淨土變相壁畫中樓閣殿宇結構雄大、簡單疏朗的「一斗三升」斗栱。屋頂的鴟尾、脊獸皆被簡化,僅以墨點暗示,繪法有格式化的傾向。主殿山面繪有裝飾兼保護作用的搏風版(沿著屋頂斜坡釘在木專頭上的人字形木板)及懸魚、惹草。所繪建築群為位置居高臨下的城樓形式,台座及殿身四週都裝有卍字紋鉤欄。(註1) 此圖無名款,畫上蠅頭小楷書〈滕王閣序〉全文,精細入微的技術令人嘆為觀止。界畫樓閣山水多以歷史傳說典故為主題,需以嚴謹精密的手法,準確無誤的描寫。明唐志契(1579-1651)《繪事微言》書中提到:「學畫樓閣,先須學過九成宮、阿房宮、滕王閣、岳陽樓等圖,方能漸近。」此類畫作費時又須極高的技巧,畫家先要熟悉建築群組合佈局、裝飾構件,而後逐漸形成一套慣用畫法,也常會將稿本稍加變化而多次使用。元無款〈滕王閣圖〉可能是元代職業畫家根據底稿所繪的摹本,圖中建築部件已簡化為固定形式和一些線條組織,反映出界畫家師徒相傳,重視摹仿稿本,漸不觀察實物的結果。其山巒、樹石繪法可見到元代職業畫家盛懋(約活動於1310-1360之間)的影響,若從構圖來看,畫家將南宋邊角構圖與元代的平遠山水加以綜合。為取得空間佈局的均衡,在景觀相對薄弱的地方,以遠山、帆船來點綴。截取樓閣城牆之一角、遠山一抹、扁舟一葉、松樹一截,展現滕王閣下臨贛江之勢,與江天遼闊之感。(林莉娜) 註1:有關建築細部專有名詞可參考,林莉娜,《宮室樓閣之美:界畫特展》,國 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台北:故宮,2000)。 | |
研究性論著 | 唐代大中二年( 848 )重建的滕王閣為觀景性的建築, 高台之下江坡浩渺, 漁舟往來, 高低錯落的樓閣亭台, 殿內文士雅集, 頗有園林趣味. 主殿重檐歇山二層樓閣, 當心間外加建抱廈, 腰檐平坐和卍字欄杆. 主殿山面朝前繪有搏風版及垂魚、惹草. 鴟尾、脊獸等構件皆簡化, 鴟尾極小僅以簡筆暗示, 斗栱、昂繪法亦較為簡化. 此圖自台基地面立柱, 柱上安平坐, 上面再立柱建殿屋, 成組建築中的樓閣建於略高於台基的平坐上, 實質上是在建築物下加建了一個鋪作結構做成的基座, 它比直接在地面立柱要堅強穩定. 台基有明顯收分, 台基面磚飾有卍字文, 地磚鋪面亦較裝飾講究. 此圖與美國佛利爾博物館所藏元代夏永「滕王閣圖」幾乎相同, 採用冊頁形式, 取景重心偏置於畫幅邊角, 以墨筆白描法表現著名樓閣, 又有畫家以蠅頭小楷書寫的唐王勃<<滕王閣序>>在畫幅之上. (林莉娜)(註 1) 元代文人畫以詩畫合一的創作形式及宮廷畫家佛經插圖繪畫一圖一文的編排方式, 似乎也影響到屋木這一畫科.(註 2) 此圖斗栱、窗櫺、欄杆等已簡化為固定形式和一些線條組織, 幾乎接近印刷者. 這可能是畫家師徒相傳, 重視摹仿稿本, 漸不觀察實物的結果. 註 1: 魏冬, 夏永及其界畫, 故宮博物院院刊, 1984, 第4期, 頁68-83. | |
參考書目 | 1.林莉娜,〈元無款滕王閣圖〉,收入林莉娜主編,《宮室樓閣之美 - 界畫特展》(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0年初版),頁52-53、109。 2.林莉娜,〈歷代名繪 冊 無款滕王閣圖〉,收入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主編《文學名著與美術特展》(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1.10),頁38、128-129。 |
關聯文物
繪畫 , 一幅 , 31.5x26.3公分
繪畫 , 一幅 , 28x25.5公分
繪畫 , 一幅 , 24.2x24.2公分
繪畫 , 一幅 , 28.4x27.2公分
繪畫 , 一幅 , 27.1x36.7公分
繪畫 , 一幅 , 25.4x30.8公分
繪畫 , 一幅 , 30.5x47.8公分
繪畫 , 一幅 , 30.1x57.3公分
繪畫 , 一幅 , 28x37.8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