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 藏品類型 | 繪畫 |
文物統一編號 | 故畫000494N000000000 抽盤點紀錄 修護紀錄 | |
作品號 | 故畫00049400000 | |
品名 | 明文徵明雨餘春樹 軸 | |
分類 | 繪畫 | |
作者 | 文徵明 | |
創作時間 | 明武宗正德二年(1507) | |
數量 | 一軸 |
典藏尺寸 | 【位置】 | 【尺寸】(公分) |
本幅 | 94.3x33.3 | |
全幅 | 268x57 |
質地 | 【質地位置】 | 【質地】 |
本幅 | 紙 |
題跋資料 | 【題跋類別】 | 【作者】 | 【位置】 | 【款識】 | 【書體】 | 【全文】 |
作者款識 | 文徵明 | 本幅 | 雨餘春樹綠陰成。最愛西山向晚明。應有人家在山足。隔溪遙見白烟生。余為瀨石寫此圖。數日復來。使補一詩。時瀨石將北上。舟中讀之。得無尚有天平靈巖之憶乎。丁卯(西元一五0七年)十一月七日。文壁記。 | 草書 | ||
印記: 文璧印、文仲子、文徵明印、停雲 | ||||||
題跋 | 清高宗 | 本幅 | 己酉(西元一七八九年)新正御題 | 行書 | 為圖復與補詩成。送客北征霽景眀。却是靈巖曾駐處。展觀亦用繾懷生。己酉(西元一七八九年)新正御題。 | |
印記: 古稀天子、猶日孜孜 |
印記資料 | 【印記類別】 | 【印記】 |
收傳印記 | 潯陽仲子薌岩珍藏 | |
鑑藏寶璽 | 宣統御覽之寶 | |
鑑藏寶璽 | 無逸齋精鑑璽 | |
鑑藏寶璽 | 宣統鑑賞 | |
鑑藏寶璽 | 乾隆御覽之寶 | |
鑑藏寶璽 | 嘉慶御覽之寶 | |
鑑藏寶璽 | 乾隆鑑賞 | |
鑑藏寶璽 | 石渠寶笈 | |
鑑藏寶璽 | 三希堂精鑑璽 | |
鑑藏寶璽 | 宜子孫 | |
鑑藏寶璽 | 石渠定鑑 | |
鑑藏寶璽 | 寶笈重編 | |
鑑藏寶璽 | 重華宮鑑藏寶 |
主題 | 【主題類別】 | 【主題(第一層)】 | 【主題(第二層)】 | 【主題說明】 |
主要主題 | 山水 | 春景 | ||
次要主題 | 樹木 | |||
次要主題 | 建築 | 水榭 | ||
次要主題 | 建築 | 亭 | 1座 | |
其他主題 | 器用 | 樂器 | 琴 | |
次要主題 | 建築 | 橋 | 2座 | |
次要主題 | 建築 | 房舍 | ||
次要主題 | 樹木 | 松 | ||
次要主題 | 人物 | 侍從(侍女、童僕) | 童僕1人 | |
次要主題 | 人物 | 高士(士人、隱士) | 5人 | |
次要主題 | 山水 | 江河、湖海 | ||
其他主題 | 山水 | 溪澗、湍泉 | ||
其他主題 | 器用 | 枴杖 |
技法 | 【技法】 | 【技法細目】 |
工筆 | ||
皴法 | 披麻皴 | |
人物衣紋描法(勻稱線條) | ||
人物衣紋描法(減筆) | ||
苔點 |
參考資料 | 【類別】 | 【參考資料】 |
收藏著錄 | 石渠寶笈續編(重華宮),第三冊,頁1620 | |
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錄(卷五),第三冊,頁369 | |
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圖錄,第七冊,頁49-50 | |
參考書目 | 1.〈明文徵明雨餘春樹〉,收入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編,《春景山水畫特展圖錄》(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7年一月初版),頁50。 2.江兆申,〈文徵明雨餘春樹 軸〉,收入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吳派畫九十年展》(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5年初版,1976年再版,1981年三版),頁293。 3.王耀庭,〈明文徵明雨餘春樹〉,《故宮文物月刊》,第47期(1987年2月),頁1。 4.劉芳如,〈四海一家 —本院文物赴美參展「一四九二之際探險時代之藝術」圖錄專輯〉,《故宮文物月刊》,第103期(1991年10月),頁18-19。 5.石守謙,〈「雨餘春樹」與明代中期蘇州之送別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4卷2期(1993),頁427-467。 6.黃捷瑄,《書畫鑑定方法研究--以文徵明(1470-1559)山水畫為例 》,國立臺南藝術學院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 |
內容簡介(中文) | 文徵明(西元一四七○至一五五九年),江蘇長洲人。初名壁,字徵明,後以字行。亦字徵仲,號停雲生、衡山居士。詩文書畫並佳,畫師沈周,為明四大家之一。 緣溪坡陀疊起,平岸參差。遠處一峰聳然,頂平而壁峭。其下松林,隱約在淡煙中,蓋寫雨後之景也。筆極細緻,畫樹之筆頗有稚弱者。徵明早年畫蹟不多,蓋晚成者也。款署丁卯(一五○七)十一月七日,畫時三十八歲。 | |
內容簡介(英文) | Spring Trees after Rain Wen Cheng-ming (1470-1559) Ming Dynasty A native of Ch’ang-chou, Kiangsu, Wen Cheng-ming was originally named Wen Pi, but established himself with his style name Cheng-ming. He studied painting underr Shen Chou. Excellent in calligraphy, poetry and prrose work, and noted for his painting, Wen was one of the Four Masters of the Ming Dynasty. Along a stream rises a low, irregular bank. A tall peak juts up in the distance, with steep sloped and a flat top. Below it is a grove of pines, obscured by the mist. It is a representation of a landscape after rain. The brushwork is meticulous and beautiful; the rendering of the trees is particularly simple and week. This is one of the few paintings surviving from Wen Ch-ming’s youth, he gained maturity not until much later in life. This painting is dated the seveth day, eleventh month of 1507, at that time Wen was 38 years old. | |
參考書目 | 吳誦芬、童文娥、譚怡令,〈明文徵明雨餘春樹 軸〉,收入《明四大家特展-文徵明》(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4.03),頁10-13、3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