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文 |
初八日灣中開船。至十一日已到天津。王進士忠厚人也。好相處。王與唐會元乃翁親家也。唐公至天津喪妻。即會元之母。當泊舟。此間想須少待之。即同發舟矣。兩日風雨悽然。殊有愁思。不似六月。未知前路何如耳。相離漸遠。日懷忡忡。遙望京師。便如天上矣。如何。如何。舟中無事。賦得一詩答許少華。便使人送去。祿祿想數相見。無任瞻戀也。餘俟前途再報。弟寵頓首四拜。長兄大人几下。(以上第一幅)。 寵廿六日始抵臨清衛河。一路水大。挽夫甚費力。十三日落日時。在天津南受一驚。中流風橫作。船側已近水。幾陷不測。一夕夢寐不寧。思無堂之言。豈勝感愴。七月初四日抵濟寧矣。天井閘下。水勢怒吼。騰起浪花有五六尺。與王九巖俱登岸避之。聞清河水大。甚憂之。今日又聞漸退矣。不知何日可抵家也。行路路難如此。真可白人鬢毛耳。幸所附舟頗大。篙師亦驍健勝於吳人。在京時買黃香太少。舟中無事。封送人事尚少六十數。淮安去買也。張子隢從陡路上京。家人守行李在此。附此數字報平安。俟便再達。寓濟寧。弟寵頓首再拜。長兄大人侍者。七月四日書。(以上第二幅) 別後。遇何太華。使一卒送至灣口。舟人所負銀已還。驛中撥夫六名。登舟。倉頗寬。與王進士講。又讓桅倉之半。比上京時甚舒也。七日。舟人因與岸旁人算帳未發。八日早行矣。想前途無可慮者。不必掛念。城居時。苦欲南還。至此獨坐客舟北望。無限慘惻。百年骨肉卻似萍梗之踪。念之痛恨。作書涕下。執筆復止者數次。如何。如何。弟寵頓首頓首再拜。長兄大人几下。(以上第三幅)。 雞鳴山夜坐聞笛。雙笛飄飄入紫雲。空山哀調不堪聞。可憐明月人千里。摘得梅花特寄君。 渡江後無山。至邳州始見下邳山。書寄日宣弟。千里平沙不見山。下邳今日破愁顏。多情更觸江南思。一片桃華紫翠間。 三月九日阻風清河。濁浪挑空。殊悶悶。書短句寄日宣。誰解清河是濁河。出門旬日倦風波。越谿柳色重重翠。憶女臨流弄白鵝。履吉書。(以上第四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