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 藏品類型 | 書法 |
文物統一編號 | 故書000425N000000000 抽盤點紀錄 修護紀錄 | |
作品號 | 故書00042500000 | |
品名 | 明文徵明書前後赤壁賦 卷 | |
分類 | 法書 | |
作者 | 文徵明 | |
書體 | 草書 | |
創作時間 | 明世宗嘉靖三十三年(1554) | |
數量 | 一卷 | |
作品語文 | 漢文 | |
釋文 | (第一則)赤壁賦。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汎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淩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於是飲酒樂甚。叩舷而歌之。歌曰。桂櫂兮蘭槳。擊空明兮泝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愬。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子之所共食。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第二則)後賦。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於臨臯。二客從余。過黃泥之阪。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歎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若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於是攜酒與魚復遊於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余迺攝衣而上。履巉巗。披蒙茸。踞虎豹。登虯龍。攀栖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湧。余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返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余舟而西也。須臾客去余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蹁躚。過臨臯之下。揖余而言曰。赤壁之遊。樂乎。問其姓名。俛而不答。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顧笑。余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嘉靖甲寅(西元一五五四年)冬十月既望。是夕初寒。不能就枕。因命童子篝燈書此。聊以遣興。工拙不暇計也。時年八十有五。徵明。 |
典藏尺寸 | 【位置】 | 【尺寸】(公分) |
本幅 | 31.5x458 | |
隔水一 | 12.9 | |
引首 | 31.5x123.4 | |
隔水二 | 13.4 | |
隔水三 | 12.3 |
質地 | 【質地位置】 | 【質地】 |
本幅 | 紙 | |
引首 | 紙 |
題跋資料 | 【題跋類別】 | 【作者】 | 【位置】 | 【款識】 | 【書體】 | 【全文】 |
題跋 | 查繼佐 | 引首 | 釣史查繼佐 | 意在削石。(大字)。癸巳過苕。大雍之待詔書。相質沒無章記。然正其忘書而為書者也。釣史查繼佐。 | ||
印記: 查繼佐印、伊璜氏 |
印記資料 | 【印記類別】 | 【印記】 |
鑑藏寶璽 | 乾隆御覽之寶 | |
鑑藏寶璽 | 御書房鑑藏寶 | |
鑑藏寶璽 | 石渠寶笈 | |
鑑藏寶璽 | 嘉慶御覽之寶 | |
鑑藏寶璽 | 宣統御覽之寶 | |
收傳印記 | 中華一民 | |
收傳印記 | 大雍(重二) |
參考資料 | 【類別】 | 【參考資料】 |
收藏著錄 | 石渠寶笈初編(御書房),下冊,頁939 | |
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錄(卷八),第四冊,頁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