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三希堂法帖(三) 冊 梁武帝異趣帖 梁武帝

詳細資料

基本資料 藏品類型 書法,法帖,墨拓
文物統一編號 贈帖000080N000000001 抽盤點紀錄 修護紀錄 more...
贈帖000080N000000002 抽盤點紀錄 修護紀錄
贈帖000080N000000003 抽盤點紀錄 修護紀錄
贈帖000080N000000004 抽盤點紀錄 修護紀錄
作品號 贈帖00008000001
品名 清三希堂法帖(三) 冊 梁武帝異趣帖
分類 法帖
作者 梁武帝
書體 草書
數量 一幅
作品語文 漢文
釋文 梁武帝書。(楷書)。愛業愈深。一念修怨。永堕異趣。君不。(草書)。

質地 【質地位置】 【質地】
本幅

題跋資料 【題跋類別】 【作者】 【位置】 【款識】 【書體】 【全文】
題跋 清高宗 本幅 乾隆庚午(西元一七五0年)嘉平廿有六日御識 行草書 是卷十四字。沖澹蕭散。得晉人神趣。歷代官帖未經收入。是以嗜古博辯之士及鑑藏家。舉未論及。董香光始以刻之戲鴻堂帖中。定為梁武帝書。而鬱岡王氏則謂是大令得意筆。要亦未有確證。第以脚氣帖驗之。則董說為長。矧其為書家。董狐不妄許可者耶。今墨蹟傳入內府。展閱一再。覺江左風流。上與三希相輝暎。他日倘再得脚氣帖真本。當共為一室貯之。乾隆庚午(西元一七五0年)嘉平廿有六日御識。
印記: 天府珍藏、幾暇鑑賞之璽、落紙雲煙
題跋 清高宗 本幅 御筆釋文 楷書 愛業愈深。一念修怨。永堕異趣。君不。御筆釋文。
印記: 乾、隆、幾暇臨池
題跋 王肯堂 本幅 肯堂題。時萬曆丙午(西元一六一六年)冬仲十有四日。 行書 此帖前後不全。當是子敬得意書。或者見其作釋氏語。遂以為梁武帝書。壹何陋也。肯堂題。時萬曆丙午(西元一六一六年)冬仲十有四日。
印記: 王肯堂印
題跋 王野 本幅 太原王野題 行書 大令書法。外拓而散朗多姿。此帖非大令不能辦。彼恐一念。堕於異趣。而書法又深含奇趣耳。太原王野題。
印記: 王野之印
題跋 王頊齡 本幅 康熙五十六年(西元一七一七年)歲在丁酉十月朔。華亭王頊齡謹識于京邸之畫舫齋。 行書 梁武帝異趣帖全學大令書法。自隋唐迄宋元。流落民間。未登天府。故無祕殿收藏璽印。萬曆初藏韓存良太史家。董玄宰刻石戲鴻堂中。以冠歷代帝王法書之首。至是而千秋墨寶始烜赫天壤間矣。其後王宇泰諸名公。改題為子敬真蹟。蓋欲推而上之。然審淳化閣搨本。武帝脚氣帖正與此筆意相類似。不必遠托晉賢。方為貴重。况文敏精鑒博識。定有所據。故余仍改題從董云。康熙五十六年(西元一七一七年)歲在丁酉十月朔。華亭王頊齡謹識于京邸之畫舫齋。
印記: 頊齡、瑁湖

印記資料 【印記類別】 【印記】
鑑藏寶璽 石渠寶笈
收傳印記 群玉(半印)
收傳印記 御府(半印)
收傳印記 (又半印一不辨)

參考資料 【類別】 【參考資料】
收藏著錄 黃杰先生遺贈文物目錄,頁172
收藏著錄 林志鈞,〈三希堂帖考〉,《帖考》,(台北:華正書局,1985年),頁220-221

關聯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