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 藏品類型 | 繪畫 |
文物統一編號 | 故畫001114N000000018 抽盤點紀錄 修護紀錄 | |
作品號 | 故畫00111400018 | |
品名 | 宋李唐文姬歸漢圖 冊 返家 | |
分類 | 繪畫 | |
作者 | 李唐 | |
數量 | 一幅 |
典藏尺寸 | 【位置】 | 【尺寸】(公分) |
本幅 | 50.2x33.9 | |
對幅 | 50.3x34.1 |
質地 | 【質地位置】 | 【質地】 |
本幅 | 絹 | |
對幅 | 紙 |
題跋資料 | 【題跋類別】 | 【作者】 | 【位置】 | 【款識】 | 【書體】 | 【全文】 |
題跋 | 本幅 | 楷書 | 第十八拍。歸來故鄉見親族。田園半蕪春草綠。明燭重然煨盡灰。寒泉更洗沈泥玉。再持巾櫛禮儀好。一弄絲桐生死足。出入關山十二年。哀情盡在胡笳曲。 | |||
題跋 | 韓世能 | 對幅 | 時萬曆辛卯(西元一五九一年)十月十五日。禮卿學士韓世能書於翰林院之瀛洲亭。 | 行楷書 | 十八拍圖。閻立本畫。虞世南書。世藏天府。歷代流傳有緒者也。觀其山水樹石。師王右丞。(四字乙去)。人物宮殿幃帳牛馬。設色畫法。全師愷之僧繇。計五百餘人。種種氣韻生動。精妙入神。非假之以屢年之精工。奚能辦此。永興書。全師王右軍蘭亭。爛漫千有餘字。絹素精密。精神燁如。誠稱天下法書名畫之冠。古今之美萃於此矣。真希世之珍也。余每攜至公署。教習督課之餘。常披玩之。時同觀者。門人陶望齡。焦竑。王肯堂。劉曰寧。為余和墨作字者黃輝。焚香從事者董其昌。執筆者世能也。時萬曆辛卯(1591)十月十五日。禮卿學士韓世能書於翰林院之瀛洲亭。 | |
印記: 雲東生、韓世能印 |
印記資料 | 【印記類別】 | 【印記】 |
主題 | 【主題類別】 | 【主題(第一層)】 | 【主題(第二層)】 | 【主題說明】 |
主要主題 | 經史‧故事 | 故事(文姬歸漢) | ||
次要主題 | 人物 | 官員(臣) | ||
次要主題 | 人物 | 侍從(侍女、童僕) | ||
次要主題 | 人物 | 仕女 | ||
次要主題 | 人物 | 百姓 | ||
次要主題 | 樹木 | 楊柳 | ||
其他主題 | 樹木 | |||
其他主題 | 走獸 | 馬 | ||
其他主題 | 走獸 | 牛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房舍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庭院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籬笆、圍牆 | 圍牆 | |
其他主題 | 車 | 獸力車 | ||
其他主題 | 器用 | 飲食器 | 杯、盤 | |
其他主題 | 器用 | 儀仗(佛教寶蓋) | 旗、蓋 |
技法 | 【技法】 | 【技法細目】 |
工筆 | ||
界畫 | ||
人物衣紋描法(勻稱線條) | ||
苔點 |
參考資料 | 【類別】 | 【參考資料】 |
收藏著錄 | 石渠寶笈三編(延春閣),第三冊,頁1472 | |
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錄(卷六),第四冊,頁4 | |
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圖錄,第二十二冊,頁50-53 | |
參考書目 | 劉芳如,〈宋李唐文姬歸漢圖 冊 返家〉,收入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主編《文學名著與美術特展》(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1.10),頁32-33、123-125。 |
關聯文物
繪畫 , 一幅 , 50.7x39.7公分
繪畫 , 一幅 , 50.5x30.4公分
繪畫 , 一幅 , 50.8x30.5公分
繪畫 , 一幅 , 50.7x28.4公分
繪畫 , 一幅 , 50.9x31.8公分
繪畫 , 一幅 , 50.3x25.9公分
繪畫 , 一幅 , 50.3x26.9公分
繪畫 , 一幅 , 50.4x28公分
繪畫 , 一幅 , 50.5x24.8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