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三希堂法帖(十八) 冊 元趙孟頫書太平興國禪寺碑 趙孟頫

詳細資料

基本資料 藏品類型 書法,法帖,墨拓
文物統一編號 中帖000018N000000000 抽盤點紀錄 修護紀錄
作品號 中帖00001800004
品名 清乾隆三希堂法帖(十八) 冊 元趙孟頫書太平興國禪寺碑
分類 法帖
作者 趙孟頫
書體 楷書
數量 一幅
作品語文 漢文
釋文 大元勑賜袁州路大仰山重建太平興國禪寺碑。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知制詔同脩國史臣程鉅夫奉勑撰。皇元有天下佛法益尊。大天下名山思致崇極。以稱德意。皇慶元年(西元一三一二年)袁州大仰山重建太平興國禪寺成。有司圖上其事。詔加封開山祖師小釋迦。曰慧慈靈感昭應大通正覺禪師。二神曰顯德仁聖忠佑靈濟廣慶王。曰福德聖仁忠衛康濟順慶王。命詞臣發揚烈休。勒垂堅珉。臣鉅夫謹按。唐宰相陸公希聲塔銘。師名慧寂。世韶州。族葉氏。文宗朝從溈山大圓師。悟曹溪心地。直指之奧。又從國師忠和尚得玄機境智之妙。又按宜春圖經。會昌元年師來自郴。遇二白衣神。指其地居之。盖方是時國王侮蔑佛法。學徒陵遲。幾不自立。而師應七葉之運龍縱此山。歷歲數百。其道大暴於天下。斯亦奇矣。神蕭姓伯。大分次隆。初宅水上游。忽夜半風雨遷廟于堵田。漢晉以來。或淖高原為田。或助官軍弭盜。禦菑捍患。神恠不可度。已迄今。水旱疾疫之禱。輒響應廟而祀者。幾半天下。非聰明正直能若是耶。神得師而化。乃弘師得神。而道益彰。故合祠於師之室。封秩必俱。大德癸卯冬十有二月乙亥寺灾。明年長老希陵圖復厥宇。冰涉暑陟不懈。輸幣薦貨者川至。為殿閣各四。樓亭各二。堂六祠一。若方丈眾寮。若門廡軒庭。若庘庫庖湢。以區計廿有八。丹碧煥粲。制度宏密。廣員倍于舊而加美焉。攢峯突幛。靈潭徤瀑。風景不改于昔而增勝焉。十方來者。莫不驚異讚歎。惝怳四顧而忘歸。又建栖隱禪院于城南門。為出入祝釐之所。噫。勤矣陵何氏世以儒顯金華。去為釋嗣雪巖欽師之學。為臨濟十八葉孫。外弘而內峻。學禪而行律。故施諸其徒。則尊嚴整齊。而學成者眾。示諸行事則感動。聽信而業樹者隆。凡三錫命曰。大圓佛鑑禪師。於戲是道也。藏用(體點去)於體。則靜無不為。推體而用。則動無不虛。慧慈以之承六祖開名山。二神以之輔有道。惠四方。佛鑑以之廓教基弘法緒。其致顯累朝宣光。聖代北儕岱華南友衡廬巋乎。大江之右。微而著。毀而完。豈徒然哉。繫之辭曰。維大仰山。周八百里。據楚之袁者。有神人伯仲赫靈廟食其閒。在唐武宗粵小釋迦至自郴山。歷澗絕谷。神獻異境。瓶鉢以安。躪危躒難。道喪不悖。既固既完。湜湜曹溪。益濬而疏。流為大川。畎滌澮決。廣洽混冥。會于一源。道得其正。地得其勝。來學日繁。後五百年。室燬徒隳。適啟聖元。莫盛匪今。莫高匪禪。或鎸而刓。乾乾佛鑑。統壹儒釋。有光厥先。楊溈激濟。惡衣糲食。以示學人。學人若林。直指其心。有覺有聞。表正失惑。遐邇丕變。順風駿奔。崇搆拓阯。高朗博碩。如祇陁園。青山為城。白雲為屯。翼翼言言。繇甲底壬。克潰厥成。孔勩且勤。職司上言。天子嘉之。景命攸敦。於赫慧慈。洎于大神。鼎峙齊尊。靈宮既抗。休號允鑠。尚迪恩綸。天經地寧。保有無疆。壽我聖君。太史稽首。播頌萬億。永殿山門。集賢侍讀學士正奉大夫臣趙孟頫書并篆額。

質地 【質地位置】 【質地】
本幅

印記資料 【印記類別】 【印記】
收傳印記 北平孫氏
收傳印記 硯山齋
收傳印記 天籟閣
收傳印記 子京
收傳印記 項元汴印

關聯文物

驗證碼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