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 藏品類型 | 書法,墨拓,法帖 |
文物統一編號 | 中帖000003N000000000 抽盤點紀錄 修護紀錄 | |
作品號 | 中帖00000300007 | |
品名 |
清乾隆三希堂法帖(三) 冊 唐馮承素臨蘭亭詩序 |
|
分類 | 法帖 | |
作者 | 馮承素 | |
書體 | 行書 | |
數量 | 一幅 | |
作品語文 | 漢文 | |
釋文 | 唐馮承素書。(楷書)。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脩稧事也。羣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領。茂林脩竹。又有清流激湍。暎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蹔得於已。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惓。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向之所欣。俛仰之間。以為陳迹。猶不能不以之興懷。况脩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毎攬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懐。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攬者。亦將有感於斯文。(行書)。 |
質地 | 【質地位置】 | 【質地】 |
本幅 | 紙 |
題跋資料 | 【題跋類別】 | 【作者】 | 【位置】 | 【款識】 | 【書體】 | 【全文】 |
題跋 | 許將 | 本幅 | 長樂許將熙寧。丙辰(西元一0七六年)孟冬開封府西齋閱。 | 行書 | 長樂許將熙寧。丙辰(西元一0七六年)孟冬開封府西齋閱。 | |
題跋 | 本幅 | 臨川王安禮。黃慶基同閲。元豐庚申(西元一0八0年)閏月十日。 | 楷書 | 臨川王安禮。黃慶基同閲。元豐庚申(西元一0八0年)閏月十日。 | ||
題跋 | 本幅 | 朱光裔。李之儀觀。元豐五年(西元一0八二年)三月二十七日。 | 行書 | 朱光裔。李之儀觀。元豐五年(西元一0八二年)三月二十七日。 | ||
題跋 | 本幅 | 李秬。王景通同觀。戌七月十□日。 | 行書 | 李秬。王景通同觀。戌七月十□日。 | ||
題跋 | 王景脩 | 本幅 | 元豐四年(西元一0八一年)孟春十日。又同張保清。馮澤縱觀。文安王景脩題。 | 行書 | 王景脩。張太寧同觀。元豐四年(西元一0八一年)孟春十日。又同張保清。馮澤縱觀。文安王景脩題。 | |
題跋 | 本幅 | 仇伯玉。朱光庭。石蒼舒觀。元豐五年(西元一0八二年)四月廿八日。 | 行書 | 仇伯玉。朱光庭。石蒼舒觀。元豐五年(西元一0八二年)四月廿八日。 | ||
題跋 | 趙孟頫 | 本幅 | 元貞元年(西元一二九五年)夏六月。僕將歸吳興叔亮内翰以此卷求是。正為鑒定如右。甲寅日甲寅人趙孟頫書。 | 行書 | 定武舊帖在人間者如晨星矣。此又落落若啓明者耶。元貞元年(西元一二九五年)夏六月。僕將歸吳興叔亮内翰以此卷求是。正為鑒定如右。甲寅日甲寅人趙孟頫書。 | |
印記: 孟頫、趙氏子昂 | ||||||
題跋 | 鄧文原 | 本幅 | 至元甲午(西元一二九四年)三月廿日。巴西鄧文原觀。 | 行書 | 至元甲午(西元一二九四年)三月廿日。巴西鄧文原觀。 |
印記資料 | 【印記類別】 | 【印記】 |
收傳印記 | 紹 | |
收傳印記 | 興 | |
收傳印記 | 趙 | |
收傳印記 | 天籟閣 | |
收傳印記 | 墨林山人 | |
收傳印記 | 神 | |
收傳印記 | 品 | |
收傳印記 | 子京所藏 |
關聯文物
書法;墨拓;法帖 , 一幅
書法;法帖;墨拓 , 一幅
書法;法帖;墨拓 , 一幅
書法;法帖;墨拓 , 一幅
書法;法帖;墨拓 , 一幅
書法;法帖;墨拓 , 一幅
書法;墨拓;法帖 , 一幅
書法;法帖;墨拓 , 一幅
書法;法帖;墨拓 , 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