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 藏品類型 | 書法 |
文物統一編號 |
故書000749N000000001
抽盤點紀錄
修護紀錄
more...
|
|
作品號 | 故書00074900001 | |
品名 |
清王澍書積書巖帖(二十九) 冊 臨唐明皇批答裴耀卿等奏狀 |
|
分類 | 法書 | |
作者 | 王澍 | |
書體 | 行楷書 | |
創作時間 | 清世宗雍正六年(1728) | |
數量 | 一幅 | |
作品語文 | 漢文 | |
釋文 | 右奚及契丹。尤近邊鄙。侵軼是慮。式遏成勞。臣庶常情。唯欲其防禦。所謂長策。無出此者。陛下獨斷宸襟。高奪群議。以為頓兵塞下。轉粟邊軍。曠日持久。役無寧歲。若不因利乘便。一舉遂平。使遷善者自新。為惡者就戮。事若不爾。無息我人。且令大兵臨之。凶徒必潰。不出此歲。當並成擒。臣等初奉聖謀。高深未測。及聞凱捷。晷候不差。而兩蕃遺噍。莫不稽顙。緣邊戍卒。咸已返耕。臥鼓滅烽。誠自此始。斯皆陛下睿謀先定。神武非常。觀變於未萌。必取預於無象。臣伏以成功不宰。君人所以為量。有美不宣。臣子所以成罪。臣雖蒙瞽。安敢無言。既預聞始謀。又幸見成事。豈可使天功虛往。而日用不知。竹帛相傳。復紀何事。請具狀宣付史館。垂示將來。仍許將吏等刊石勒頌。以紀功德。臣耀卿等不勝區區抃躍之至。謹奉狀以聞。謹奏。開元廿三年二月十二日。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上柱國臣李林甫奏。中書令集賢院學士修國史上柱國曲江縣開國男臣張九齡。侍中弘文館學識上護軍臣裴耀卿。(楷書)事有難易。因圖可否。小蕃背誕。惡貫已盈。人神棄之。指期可滅。今之克定。偶會夙心。記以史官。銘之樂石。頗矜功伐。不願為之。伯獻前請。朕已不納。卿等苦論。載用多愧。使桓山之頌。復在茲乎。(行書)。(自識)按唐史。開元廿二年冬十二月。幽州節度使張守珪。斬契丹王屈烈及可突干。上美守珪之功。欲以為相。張九齡諫詛之。及明年裴耀卿等上狀。請宣付史館。勒碑作頌。上顧不許。豈有見於九齡之言。故特加斂抑歟。方是時楊氏未興。王心未蕩。故猶能因九齡之一言。而功不自有如此。此開元之治所以為盛。而大臣之有益於國。其功為大也。戊申(西元一七二八年)冬十有一月十六日。(又識)奏狀三人銜名並列。董氏戲鴻帖。據狀末臣耀卿上狀之語。獨標以為耀卿書。臆決之論也。唐自太宗崇尚書法。當時大小臣工。無不皆能書者。此狀實兼有樂毅內景之長。而於內景得之尤切。何必專家。即此便足名一世矣。戲鴻刻本。亦據淳熙續帖。而字形大小不同。首行五字脫失。不省當年何遽草率乃爾。不可解矣。(又識)明皇批答之末。有桓山之頌。復在於兹之語。見者不省所謂。按王大令有桓山之頌。梁天福元年。洛陽脩城得之。碑碎裂不全。止存桓山頌獻之銘六字。刻絳帖中。可按而得也。明皇書出大令。於桓山碑尤所攀仰。曩嘗見其孝經批答。以為絕似桓山碑。今見此答。益信明皇行書果出桓山。一點一拂。無不逼肖。當時桓山之碑。已不復全。此書乃大似之。故不覺沾沾自喜。以為桓山之頌。復在於兹耳。 |
典藏尺寸 | 【位置】 | 【尺寸】(公分) |
本幅一至本幅四十二 | 25.2x11.7 | |
本幅四十三至本幅四十八 | 25.6x12.2 |
質地 | 【質地位置】 | 【質地】 |
本幅 | 紙 |
印記資料 | 【印記類別】 | 【印記】 |
鑑藏寶璽 | 乾隆御覽之寶 | |
鑑藏寶璽 | 石渠寶笈 | |
鑑藏寶璽 | 石渠定鑑 | |
鑑藏寶璽 | 寶笈重編 | |
鑑藏寶璽 | 御書房鑑藏寶 | |
鑑藏寶璽 | 嘉慶御覽之寶 | |
鑑藏寶璽 | 宣統御覽之寶 |
參考資料 | 【類別】 | 【參考資料】 |
收藏著錄 | 石渠寶笈續編(御書房),第四冊,頁2143 | |
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錄(卷八),第四冊,頁22 |
關聯文物
清王澍書積書巖帖(二十九) 冊 臨唐玄宗碧池帖
書法 , 一幅 , 25.8x12.6公分
清王澍書積書巖帖(二十九) 冊 臨唐明皇批答裴耀卿等奏狀
書法 , 一幅 , 25.2x11.7;25.6x12.2公分
推薦
驗證碼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