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蘭亭八柱帖(兌) 冊 愛新覺羅弘曆 , 30x34.5

詳細資料

基本資料 藏品類型 書法,法帖,墨拓
文物統一編號 中帖000040N000000000 抽盤點紀錄 修護紀錄
作品號 中帖00004000000
品名 清人蘭亭八柱帖(兌) 冊
分類 法帖
作者 愛新覺羅弘曆
書體 隸書;楷書;行草書
數量 一冊:二十七開(本幅二十七開二十七幅)
作品語文 漢文
釋文 蘭亭八柱帖。第八冊。(隸書)。御臨董其昌倣柳公權書蘭亭詩。(楷書)。(四言詩。序)四言詩。王羲之為序。序行於代。故不錄。其詩文多不可全載。今各裁其佳句而題之。亦古人斷章之羲也。(四言詩。第一則)王羲之。(小字注:自此已下十一人兼有五言)。代謝鱗次。忽焉以周。欣此暮春。和氣載柔。詠彼舞雩。異代同流。乃攜齊好。散懷一丘。(第二則)謝安。伊昔先子。有懷春遊。契慈玄執。寄教林丘。森森連嶺。茫茫原疇。逈霄垂模。凝泉散流。(第三則)謝万。肆眺崇阿。寓目高林。青蘿翳岫。脩竹冠岑。谷流清響。條鼓鳴音。玄崿吐潤。霏霞成陰。(第四則)孫綽。春詠登臺。亦有臨流。懷彼代水。肅此良儔。脩林陰沼。旋瀬縈丘。穿池激湍。漣濫觴舟。(第五則)徐豊之。俯揮素波。仰掇芳蘭。尚想冥客。希風永歎。(第六則)孫統。茫茫大造。万化齊軌。罔悟玄同。競異標旨。平勃運摸。黃綺隱機。凡我仰希。期山期水。(第七則)王彬之。丹崖竦立。葩藻映林。淥水揚波。載浮載沉。(第八則)袁矯之。人亦有言。意得則歡。嘉賓既臻。相與遊盤。微音迭詠。馥焉若蘭。茍齊一致。遐想揭竿。(第九則)王凝之。莊浪濠津。巢步穎湄。寄心玄冥。千載同歸。(第十則)王肅之。在昔暇日。味存林嶺。今我斯遊。神恬心靜。(第十一則)王徽之。散懷山水。翛然忘羈。秀薄粲穎。踈松籠崖。遊羽扇香。鱗躍清池。肆目寄心。歡冥二奇。(第十二則)王豊之。肆盱巖岫。臨泉濯趾。感興魚鳥。安兹幽跱。(第十三則)華茂。林榮其蔚。澗激其隈。沉沉輕觴。載欣其懷。(第十四則)庾友。寄心城表。遼遼遠邁。理感則一。冥心玄會。(五言詩。序)五言詩序。孫興公。古人以水喻性有旨哉。非以渟之則清。淆之則濁耶。故振轡於朝市。則充屈之心生。閑步於林野。則遼落之意興。仰瞻羲唐既已遠矣。近詠臺向顧探。增懷於曖昧之中。思鎣拂之道。暮春之始。稧于南澗之濱。高嶺千尋。澄湖萬頃。乃席芳草。鏡清流。覽卉物。觀魚鳥。具物同榮。資生咸暢。於是和以醇醪。齊以達觀。泱然兀矣。焉復覺鵬鷃二物哉。曜靈促轡。玄景西邁。樂與時過。悲亦係之。往復推移。新故相換。今日之迹。明復陳矣。原詩人之致興。良詠歌之有由。(小字注:文多不備載)。(五言詩。第一則)王羲之。(小字注:自此已下十一人兼有四言)。仰眺望天際。俯盤淥水濱。寥朗無崖觀。寓物理自陳。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羣籟雖參差。適我無非新。(第二則)謝安。相與欣嘉節。率爾同褰裳。薄雲羅陽景。微風翼輊航。淳醪陶玄府。兀若遊羲唐。万殊混一象。安復覺彭殤。(第三則)謝万。玄冥卷陰旗。勾芒舒陽旌。靈液被九區。光風扇鱗榮。碧林輝英翠。紅葩擢新莖。朔禽撫翰遊。騰鱗躍清冷。(第四則)孫綽。流風拂枉渚。亭雲蔭九臯。嚶羽吟脩林。游鱗戲瀾濤。攜筆落雲藻。微言剖纖毫。時珍豈不甘。忘味在聞韶。(第五則)徐豊之。清響擬絲竹。班荆對綺踈。零觴飛曲泳。歡然朱顔舒。(第六則)孫統。地主觀山水。仰尋幽人蹤。迴沼激中逵。竹栢間脩桐。因流轉輊觴。冷風飄落松。時禽吟長澗。萬籟吹連峰。(第七則)王彬之。鮮葩映林薄。遊鱗戲清渠。臨川欣投釣。得意豈在魚。(第八則)袁矯之。四眺華木茂。俯仰清川渙。激泉流芳醪。豁爾累心散。仰想逸民軌。遺旨良可翫。古人詠舞雩。今也同斯歎。(第九則)王凝之。烟熅柔風扇。熙恬和氣淳。駕言與時遊。逍遥暎通津。(第十則)王肅之。嘉會欣時遊。豁朗暢心神。吟詠臨曲瀬。綠波轉素鱗。(第十一則)王徽之。先師有冥藏。安用羈世羅。未若保沖真。齊契箕山阿。(第十二則)曹茂之。將來誰不懷。寄散山水間。尚想方外賓。超超有餘閑。(第十三則)華平。願異達人遊。解結遨濠梁。猖狂任所適。浪流無何鄉。(第十四則)魏滂。三春陶和氣。万象齊一歡。明后欣時和。駕言暎清瀾。亹亹德音暢。翛然遺世難。望巖媿脱屣。臨川謝揭竿。(第十五則)謝懌。縱觴任所適。迴波縈遊鱗。千載同一朝。沐浴陶清塵。(第十六則)庾蘊。仰想虛舟說。俯歎世上賓。朝榮雖云樂。夕弊理自因。(第十七則)桓偉。主人雖無懷。應物寄有尚。宣尼遨沂津。翛然神心王。數子各言志。曾生發奇唱。今我歡斯遊。慍情亦蹔暢。(第十八則)王玄之。松竹挺玄崖。幽澗激清流。蕭散肆情志。酣觴豁滯憂。(第十九則)王蘊。散豁情志暢。塵纓忽以捐。仰詠揖遺芳。恬神味重玄。(第二十則)王渙之。去來悠悠子。披褐良足欽。超迹修獨往。真契齊古今。(行草書)。

典藏尺寸 【位置】 【尺寸】(公分)
本幅 30x34.5
全幅 30x34.5

質地 【質地位置】 【質地】
本幅

題跋資料 【題跋類別】 【作者】 【位置】 【款識】 【書體】 【全文】
題跋 董其昌 董其昌。 行楷書 右柳公權書蘭亭詩。書法與右軍禊帖絕異。自開戶牖。不倚他人廡下作重儓。此所謂善學柳惠者也。或曰陶穀書。恐穀未能特創乃爾。且君謨長睿已審定矣。董其昌。
題跋 董其昌 戊午(西元一六一八年)正月廿二日。董其昌自題。 行草書 書法自虞歐褚薛盡態極妍。當時縱有善者。莫能脫其窠臼。顏平原始一變。柳誠懸繼之。於是以離堅合異為主。如那咤拆肉還母。拆骨還父。自現一清淨法身也。米者反詆誠懸。不足稱具眼人。若誠懸所書蘭亭。要須無一筆似右軍蘭亭始快。恨予不能無一筆不似誠懸耳。止生過余墨禪軒臨書。因一拈之。戊午(西元一六一八年)正月廿二日。董其昌自題。
作者款識 清高宗 戊戌(西元一七七八年)六月中澣御筆。 行書 董其昌臨柳公權書蘭亭詩。全卷初藏張照家。後乃割截為二。而兩卷先後俱入內府。因得合校審定。復為聯綴成卷。曾一再臨倣。並加題識。其闕字闕句。則按馮惟訥詩紀詳校。用董法補足之迹。當夏雨既霑。幾政稍暇爰。再臨此卷。覺前者所摹尚不出範圍。茲乃得運轉自如。亦足以驗今昔之詣力矣。董卷分行踈密高下。多有參差者。向雖略為排比而未盡。今乃移就整齊。且其首行有王獻之四言詩并序八字。蘭亭序人皆知為羲之所作。不聞獻之別有序文。而所集諸人詩又無獻之隻字。此或誠懸臨池偶誤。而香光倣寫時亦未深考。因刪此行以寓辨正。又孫綽後序近詠臺向句。蓋用後漢逸民傳臺佟向長二人事。以對羲唐。正合乃明。張溥輯漢魏百三家集。改作臺閣。殊失意理。亦可謂無知妄作矣。第戲鴻堂原刻漫漶闕畫者多。因命于敏中就其邊傍補成全字。其原刻及董書所無者仍闕之。並命工以原刻本及敏中補本董臨卷。並所臨此卷。鈎摹上石。列為四冊。俾摻觚家得資考鏡。而董帖顯晦離合之故。訂摹彰闡之緣。皆有莫之致而致者。庸可不舉而示之。以識藝林佳話乎。戊戌(西元一七七八年)六月中澣御筆。

印記資料 【印記類別】 【印記】
作者印記
作者印記
鑑藏寶璽 乾隆御覽之寶(重一)
鑑藏寶璽 避暑山莊

驗證碼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