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 藏品類型 | 繪畫 |
文物統一編號 | 故畫001292N000000001 抽盤點紀錄 修護紀錄 | |
作品號 | 故畫00129200001 | |
品名 |
名畫琳瑯 冊 宋范寬群峰雪霽 Clearing Snow on the Mountains |
|
分類 | 繪畫 | |
作者 | 范寬 | |
數量 | 一幅 |
典藏尺寸 | 【位置】 | 【尺寸】(公分) |
本幅 | 40.7x27.3 | |
對幅 | 40.7x27.3 |
質地 | 【質地位置】 | 【質地】 |
本幅 | 絹 | |
對幅 | 紙 |
題跋資料 | 【題跋類別】 | 【作者】 | 【位置】 | 【款識】 | 【書體】 | 【全文】 |
題籤 | 楷書 | 宋范寬群峰雪霽 | ||||
題跋 | 宋徽宗 | 本幅 | 楷書 | 范寬群峰雪霽圖。(宣和御押一)。 | ||
印記: 御書(瓢印) | ||||||
題跋 | 清高宗 | 本幅 | 行書 | 三竿日上閉僧廬。萬樹寒侵罷亥墟。底識羣峯當雪霽。横題猶有瘦金書。 | ||
印記: 乾隆宸翰、幾暇臨池 | ||||||
題跋 | 尹繼善 | 對幅 | 臣尹繼善敬題 | 行書 | 石渠上品。華原高格。古繭香煤。晶光四射。峩峩羣峯。杲杲出日。積翠浮林。殘雪猶濕。古寺寒鐘。歸舟凍楫。樂彼農人。利我黍稷。臣尹繼善敬題。 | |
印記: 敬書 | ||||||
題跋 | 劉綸 | 對幅 | 臣劉綸敬題 | 行書 | 關西畫派推緩翁。畫山畫骨能開宗。終南高稜出腕中。解索劈斧難為功。造物為師物態窮。經營别幀還化工。羣峰差排一雪封。戴石冒土了不同。如綿裏針針露鋒。千巖萬壑爭修容。無遮真景晴光融。奥曠得此觀其通。即今瑞應洵利農。書雲詎須長至逢。八方豐玉咸告豐。幾餘品藻仙葩濃。淋漓元氣斟鴻濛。緩翁緩翁聲價崇。綴吟瑟縮羞寒蟲。薑芽斂手知奚從。臣劉綸敬題。 | |
印記: 臣、綸 | ||||||
題跋 | 王際華 | 對幅 | 臣王際華敬題 | 行楷書 | 龍公初試手。千巖六花匝。凌晨照晴光。粉皴翠重疊。老樹壓乍低。層磴鋪欲合。山寺猶閉關。墟市人未集。寒色冒平楚。凍流折深峽。江浦澹無煙。估客靜維楫。尺幅造神境。千載傳仲立。想當師造化。凌虛太華躡。塵函開寒鏡。落筆元氣接。幀端邀睿題。古香發寶笈。還如玉屑飛。輝映時晴帖。臣王際華敬題。 | |
印記: 臣、華 | ||||||
題跋 | 錢維城 | 對幅 | 臣錢維城敬題 | 行楷書 | 樹合舟凝殿閣深。華原潑墨寫寒岑。北風涼借劉褒意。西嶺晴涵杜甫吟。漫向輞川尋粉本。應從閬苑識瑶林。品同快雪羲之帖。邀得陽春作賞音。臣錢維城敬題。 | |
印記: 臣城、染翰 | ||||||
題跋 | 彭元瑞 | 對幅 | 臣彭元瑞敬題 | 行楷書 | 昔讀御題。黄鼎羣峰雪霽詩。真宰元氣生淋漓。千山萬壑赴筆底。高界下視一一圖。畫披范寬遺素今見此。咫尺千里古人先有之。濃皴厚渲現突兀。宮霍别鮮羅崇庳。雪光日彩相激射。晃朗旁魄無定姿。雲開天高峰豁露。一氣含白騰配藜。寺樓嶤倚玉山側。舟纜連艤凍浦湄。若有人兮寒不出。客卧篷底僧楗扉。史傳寬也仿李成。又言雪山摹王維。晚乃深造詣自得。自言造物堪為師。畫家一藝尚如此。何況文章之法情見辭。幀端。題句麗星宿。乃知語大語小聖人之言無不宜。臣彭元瑞敬題。 | |
印記: 臣、瑞 | ||||||
題跋 | 曹文埴 | 對幅 | 臣曹文埴敬題 | 行書 | 幾層雲影捲素。一碧天容放晴。傑閣峯峯玉照。寒溪樹樹花明。篷底酣眠舟子。禪房入定僧雛。尚怯餘寒未起。不知日暎冰壺。臣曹文埴敬題。 | |
印記: 臣、埴 | ||||||
題跋 | 陳孝泳 | 對幅 | 臣陳孝泳敬題 | 行書 | 皛皛復重重。晴曦照雪峰。朗行期叔則。真賞盼王恭。點染知隨手。煙雲欲盪胸。出藍徵譜錄。遠躡輞川踪。臣陳孝泳敬題。 | |
印記: 臣、泳 |
印記資料 | 【印記類別】 | 【印記】 |
鑑藏寶璽 | 乾隆御覽之寶 | |
鑑藏寶璽 | 古希天子 | |
鑑藏寶璽 | 八徵耄念之寶 | |
鑑藏寶璽 | 太上皇帝之寶 | |
鑑藏寶璽 | 石渠定鑑 | |
鑑藏寶璽 | 寶笈重編 | |
鑑藏寶璽 | 石渠寶笈 | |
收傳印記 | 松雪齋 | |
收傳印記 | 政和 | |
收傳印記 | (雙龍圓璽) | |
收傳印記 | 御書 | |
收傳印記 | 紹 | |
收傳印記 | 興 | |
收傳印記 | 紹 | |
收傳印記 | 興 | |
收傳印記 | 長 | |
收傳印記 | 司印(半印) | |
收傳印記 | □□之寶 | |
收傳印記 | 家藏(半印) | |
收傳印記 | (一葫蘆印不辨) |
主題 | 【主題類別】 | 【主題(第一層)】 | 【主題(第二層)】 | 【主題說明】 |
主要主題 | 山水 | 冬景(雪景) | ||
其他主題 | 山水 | 江河、湖海 | 江河 | |
其他主題 | 樹木 | |||
其他主題 | 樹木 | 寒林.枯樹 | 寒林 | |
其他主題 | 樹木 | 松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寺廟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欄杆 | ||
其他主題 | 船 | 帆船 |
技法 | 【技法】 | 【技法細目】 |
工筆 | ||
寫意 | ||
皴法 | ||
苔點 |
參考資料 | 【類別】 | 【參考資料】 |
收藏著錄 | 石渠寶笈續編(乾清宮),第一冊,頁504 | |
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錄(卷六),第四冊,頁197 | |
內容簡介(中文) | 范寬(約十一世紀初),北宋早期畫家,華原人。字仲立,本名中正。性寬厚有大度,故時人目之為范寬。山水始師李成,又師荊浩,後乃自立新法。 范寬傳世山水,多嵯峨崒屴,石如積鐵。此獨為土山,筆多滃染,以秀潤勝,或為華原另一面目。宋徽宗題稍弱,恐出後人增,本幅選自「名畫琳瑯」冊。 | |
內容簡介(英文) | Fan K’uan (fl.early 11th cent.) was a native of Hua-yuan, Shansi. His style name was chung-li. Fan K’uan worked during the early years of the Northern Sung Dynasty. At first he studied the landscapes of Li Ch’eng and Ching Hao. Later he established a style of his own. Most of the landscapes attributed towering peaks with tones like pent-up steel. This painting on the other hand, depicts earthcovered mountains with washed of ink , resulting in a rich moist scene. The painting may well reflect another aspect of Fan K’uan’s work. The inscription in the style of the Sung Emperor Hui-tsung may be a later interpolation. | |
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圖錄,第二十九冊,頁198-207 | |
參考書目 | 劉芳如,〈名畫琳瑯 冊 宋范寬群峰雪霽〉,收入《典範與流傳-范寬及其傳派》(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5.07),頁128-131、328-329。 |
關聯文物
繪畫 , 一幅 , 40.7x27.3公分
繪畫 , 一幅 , 48.7x27.7公分
繪畫 , 一幅 , 55.6x24.1公分
繪畫 , 一幅 , 53.5x30.3公分
繪畫 , 一幅 , 50.9x28.6公分
繪畫 , 一幅 , 44x26.7公分
繪畫 , 一幅 , 63.3x30.4公分
繪畫 , 一幅 , 66.8x29.8公分
繪畫 , 一幅 , 47x23.3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