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 藏品類型 | 繪畫 |
文物統一編號 | 故畫001424N000000000 抽盤點紀錄 修護紀錄 | |
作品號 | 故畫00142400000 | |
品名 |
宋徽宗畫唐十八學士圖 卷 Eighteen Scholars of the T'ang |
|
分類 | 繪畫 | |
作者 | 趙佶 | |
數量 | 一卷 |
典藏尺寸 | 【位置】 | 【尺寸】(公分) |
本幅 | 29.4x519 | |
隔水一 | 13.2 | |
引首 | 29.4x55.2 | |
隔水二 | 9 | |
隔水三 | 8.5 | |
拖尾 | 29.4x197.6 | |
隔水四 | 8.5 |
質地 | 【質地位置】 | 【質地】 |
本幅 | 絹 | |
引首 | 紙 | |
拖尾 | 絹 |
題跋資料 | 【題跋類別】 | 【作者】 | 【位置】 | 【款識】 | 【書體】 | 【全文】 |
作者款識 | 趙佶 | 本幅 | 有唐至治詠康哉。闢館登延經濟才。廱泮育賢今日盛。彙征無復隱蒿萊。御筆。(下有御押)。 | 楷書 | ||
印記: 御書 | ||||||
作者款識 | 趙佶 | 隔水二 | 唐十八學士圖 | 楷書 | ||
印記: (雙螭方璽) | ||||||
作者款識 | 趙佶 | 拖尾 | 唐十八學士。杜如晦。房元齡。于志寧。蘇世長。薛收。褚亮。姚思廉。陸德明。孔穎達。李元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薛元恭。顏相時。許恭宗。蓋文達。蘇勉。儒林華國古今同。吟詠飛毫醒醉中。多士作新知入彀。畫圖猶喜見文雄。大觀戊子(1108)歲。御筆。(下有御押)。 | 楷書 | ||
印記: 御書 | ||||||
題跋 | 蔡京 | 拖尾 | 大觀庚寅(1110)季春望。太師魯國公臣京謹記。 | 行書 | 唐太宗得杜如晦房元齡等十八人。佐命興邦。臣考其施為。皆不能稽古立政。然終致其君至太平者。蓋唐乘大亂之後。饑易為食。渴易為飲。故事半古人。功已倍之也。太宗嘗曰。秦漢不足襲。三代損益如何。房杜不能對。遂命魏正與元齡等宿中書省講議。終不能定。太宗曰。禮廢樂壞。朕甚閔之。有志不就。古人攸悲。對曰。非陛下不能行。乃臣等無素業。何愧如之。正與元齡如晦。慚慄而出。元齡相謂曰。有元首。無股肱。誠可歎也。蓋元齡如晦學非堯舜三代。其所操知秦漢蹇淺卑近。使太宗無鄉舉里選。製禮作樂之功。後之學者。未嘗不掩卷太息。今天下去唐。又五百餘歲。皇帝陛下睿智生知。追述三代。於是鄉舉里選。制禮作樂。以幸天下。足以跨唐越漢。猶慨然緬想十八人。圖其形寄意於詩什。有廱泮育賢今日盛。彙征無復隱蒿萊之句。求賢樂士。可見於此。則成人有德。小子有造。當如聖志。十八人不足道也。大觀庚寅(1110)季春望。太師魯國公臣京謹記。 | |
題跋 | 清高宗 | 本幅 | 既書議卷前兼用原韻成什書卷中。癸卯(西元一七八三年)新正。御題。 | 行書 | 秦王文館若為哉。無乃思儲濟事才。偶憶漢家四已足。商顔終覺勝蓬萊。既書議卷前兼用原韻成什書卷中。癸卯(西元一七八三年)新正。御題。 | |
印記: 乾、隆 | ||||||
題跋 | 清高宗 | 引首 | 行書 | 世間艷傳唐十八學士登瀛洲之事。擬之仙而望如雲。為圖肖其形。詠詩紀其蹟。蓋不知凡幾矣。而莫若宋徽宗此卷。為藝林之最。所珍而予。亦以此卷為最可議。夫十八學士之集為何時乎。乃太宗之為秦王時也。潛龍勿用。守子職者所不當為也。孝王兔園已有覬覦之心。獻王三雍稍具博稽之雅。若夫文學館之設。則直以收人材。資異圖之。為房元齡告秦王欲留杜如晦。大可見矣。馴致元武門之變。幸而太宗即位。未至大亂。使非太宗其人。破國亡家者有之矣。則斯事也。夫何艷羡之有。而宣和自題。且有儒林華國之詞。蔡京跋語。直貢鄉舉里選。跨唐越漢之頌。其時金事將興。君臣燕處。為此豐亨豫大之說。不亦謬乎。是不翅。不知登瀛虛文之為非。而並登瀛虛文之不若矣。向屢詠此事引而未發。兹因㡬暇觀圖。爰為議語。書卷前。石渠寶笈書久成。兹以繼鑑。别鈐識之。癸卯(1783)新正月中澣。御筆。 | ||
印記: 古稀天子之寶、猶日孜孜 |
印記資料 | 【印記類別】 | 【印記】 |
作者印記 | (雙螭方璽, 重三) | |
鑑藏寶璽 | 乾隆御覽之寶(重一) | |
鑑藏寶璽 | 乾隆鑑賞 | |
鑑藏寶璽 | 石渠寶笈 | |
鑑藏寶璽 | 三希堂精鑑璽 | |
鑑藏寶璽 | 宜子孫 | |
鑑藏寶璽 | 養心殿鑑藏寶 | |
鑑藏寶璽 | 石渠繼鑑 | |
鑑藏寶璽 | 八徵耄念之寶 | |
鑑藏寶璽 | 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之寶 | |
鑑藏寶璽 | 太上皇帝之寶 | |
鑑藏寶璽 | 古希天子 | |
鑑藏寶璽 | 讀書依竹靜 | |
鑑藏寶璽 | 煙雨舒卷 | |
鑑藏寶璽 | 妙意寫清快 | |
鑑藏寶璽 | 嘉慶御覽之寶 | |
鑑藏寶璽 | 宣統御覽之寶 | |
收傳印記 | 蕉林 | |
收傳印記 | 觀其大略 |
主題 | 【主題類別】 | 【主題(第一層)】 | 【主題(第二層)】 | 【主題說明】 |
主要主題 | 草蟲 | 蜣螂 | ||
主要主題 | 草蟲 | 蟬 | ||
主要主題 | 走獸 | 猴 | ||
主要主題 | 果蔬 | 蔬菜 | 芥菜 | |
主要主題 | 經史‧故事 | 唐十八學士 | ||
其他主題 | 山水 | 奇石 | ||
其他主題 | 山水 | 溪澗、湍泉 | 溪澗 | |
其他主題 | 山水 | 江河、湖海 | 江河 | |
其他主題 | 人物 | 官員(臣) | ||
其他主題 | 人物 | 侍從(侍女、童僕) | 童僕 | |
其他主題 | 樹木 | |||
其他主題 | 樹木 | 松 | ||
其他主題 | 樹木 | 竹 | ||
其他主題 | 樹木 | 楊柳 | ||
其他主題 | 樹木 | 芭蕉 | ||
其他主題 | 樹木 | 梧桐 | ||
其他主題 | 樹木 | 椿 | ||
其他主題 | 花草 | |||
其他主題 | 花草 | 蓮荷 | ||
其他主題 | 花草 | 蘆葦 | ||
其他主題 | 花草 | 藤蘿 | ||
其他主題 | 果蔬 | 梨 | ||
其他主題 | 果蔬 | 石榴 | ||
其他主題 | 果蔬 | 蓮蓬 | ||
其他主題 | 果蔬 | 葡萄 | ||
其他主題 | 果蔬 | 李子 | ||
其他主題 | 走獸 | 馬 | ||
其他主題 | 走獸 | 狗 | ||
其他主題 | 翎毛 | 鷹 | ||
其他主題 | 翎毛 | 鶴 | ||
其他主題 | 翎毛 | 鵝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亭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橋 | ||
其他主題 | 建築 | 欄杆 | ||
其他主題 | 器用 | 傢俱(屏風) | 傢俱(屏風、桌、椅、凳) | |
其他主題 | 器用 | 飲食器 | 盞、壺、勺、盤、食櫥、匙、筷、 | |
其他主題 | 器用 | 花器 | ||
其他主題 | 器用 | 文房用具 | 筆、硯 | |
其他主題 | 器用 | 樂器 | 箜篌、簫、笛、笙、琵琶、箏 | |
其他主題 | 器用 | 文玩(琴棋書畫) | 棋(棋盤、棋盒) | |
其他主題 | 翎毛 | 鴨.鳧 |
技法 | 【技法】 | 【技法細目】 |
工筆 | ||
寫意 | ||
人物衣紋描法(勻稱線條) | ||
苔點 |
參考資料 | 【類別】 | 【參考資料】 |
收藏著錄 | 石渠寶笈初編(養心殿),上冊,頁552 | |
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錄(卷八),第四冊,頁32 | |
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圖錄,第十五冊,頁359-364 | |
參考書目 | 1.林柏亭、張華芝,〈宋徽宗十八學士圖〉,收入林柏亭、張華芝編,《畫馬名品特展圖錄》(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0年元月初版),頁86。 |
推薦
驗證碼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