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米芾尺牘 卷 米芾

詳細資料

基本資料 藏品類型 書法
文物統一編號 故書000074N000000000 抽盤點紀錄 修護紀錄
作品號 故書00007400000
品名 宋米芾尺牘 卷
Letters
分類 法書
作者 米芾
書體 草書
數量 一卷
作品語文 漢文
釋文 (第一幅)蒙面諭浙幹。具如後。(恐公忙。託鼎承)。長洲縣西寺前僧正寶月大師。收翟院深山水兩幀。第二幀上。一秀才跨馬。元要五千賣。只著三千。後來寶月五千買了。如肯輟。元直上增數千買取。蘇州州衙前。(是晉公繪像恩澤)。西南上。丁承務家秀才。(丞相孫)。新自京師出來。有草書一紙。黃紙玉軸。間道有數小真字注。不識。草字末有來戲。(二字)。向要十五千。只著他十千。遂不成。今知在。如十五千肯。告買取。更增三二千不妨。(第二幅)(丞果實亦力辭。非願非願)。芾頓首啟。畫不可知。(不知好久)。書則十月丁君過泗。語與趙伯充。云要與人。即是此物。紙紫赤黃色。所注真字褊。草字上有為人模墨透印損痕。末有二字來戲。(辯才)。字也。告留念其直。就本局虞候撥供給外。或能白吾老友吳舍人。差兩介送至此。尤幸尤幸。再此。芾頓首上。伯修老兄司長。(不記得也。在紙尾)。來戲。(辯才字)。(第三幅)此晉紙式也。可為之。越竹千杵裁出。陶竹乃復不可杵。只如此者乃佳耳。老來失第三兒。遂獨出入不得。孤懷寥落。頓衰颯。氣血非昔。大兒三十歲。治家能幹。且慰目前。書畫自怡外。無所慕。芾頓首。二曾常見之,甚安。(第四幅)百五十千與宗正爭取蘇氏王略帖。(右軍)。獲之。梁唐御府跋記完備。黃祕閣知之。可問也。人生貴適意。吾友覷一玉格。十五年不入手。一旦光照宇宙。巍峨至前。去一百碎故紙。知他真偽。且各足所好而已。幸圖之。米君若一旦先朝露。吾兒吝。萬金不肯出。芾頓首。(第五幅)芾再啟。賀鑄能道行樂。慰人意。玉筆格十襲收祕。何如。兩足其好。人生幾何。各閼其欲。即有意。一介的可委者。同去人付子敬二帖。來授玉格。卻付一軸去。足示俗目。賀見此中本。乃云。公所收紙黑。顯偽者。此理如何。一決無惑。芾再拜。(第六幅)丹陽米甚貴。請一航載米百斛。來換玉筆架。如何。早一報恐他人先。芾頓首。(第七幅)敬聞命。此石亦不惡。業鏡在台州耳。芾頓首。伯充台坐。彥臣如何。(第八幅)芾皇恐。蒙惠柑。珍感珍感。長茂者適用水煮起。甜甚。幸便試之。餘卜面謝。不具。芾頓首。司諫台坐。(第九幅)戲成呈司諫台坐。芾。我思岳麓抱黃閣。飛泉元在半天落。石鯨吐水。(水字點去)。出湔一里。赤日霧起陰紛薄。我曾坐石浸足眠。時項抵水洗背肩。客時效我病欲死。一夜轉筋著艾燃。(關漼)。如今病渴擁爐坐。安得縮卻三十年。嗚呼。安得縮卻三十年。重往坐石浸足眠。

典藏尺寸 【位置】 【尺寸】(公分)
本幅一 26.2x46.5
本幅二 26.5x45
本幅三 24.7x41
本幅四 24.6x38.2
本幅五 24.5x39
本幅六 24.3x23
本幅七 26x22.9
本幅八 23.2x33.5
本幅九 24.8x36.7
拖尾 32.6x73.1

質地 【質地位置】 【質地】
本幅
拖尾

題跋資料 【題跋類別】 【作者】 【位置】 【款識】 【書體】 【全文】
題跋 王鴻緒 拖尾 康熙五十七年(西元一七一八年)歲次戊戌冬十一月朔。橫雲山人王鴻緒題。 行書 右米南宮九札。勒石於宋元明諸名帖中。天下後世。已得共見其操翰時風度矣。然其用筆之妙。出入二王及顏平原之處。石刻所不能傳者。非見真跡。無由領悟也。趙吳興有其妍麗而乏其俊爽。董華亭有其靈秀而乏其沉雄。後有作者。不知何以過之。九札經今六百餘年。而紙墨如新。光華奪目。雖收藏家珍護。天亦若愛惜之。故能致此。尤為可寶也。康熙五十七年(西元一七一八年)歲次戊戌冬十一月朔。橫雲山人王鴻緒題。
印記: 王鴻緒印、儼齋、橫雲山人、點易齋、大司農章
題籤 乾隆 米芾尺牘真蹟。內府鑒賞珍藏。
印記: 乾隆宸翰

印記資料 【印記類別】 【印記】
作者印記
作者印記 米章
鑑藏寶璽 乾隆御覽之寶
鑑藏寶璽 乾隆鑑賞
鑑藏寶璽 石渠寶笈
鑑藏寶璽 三希堂精鑑璽
鑑藏寶璽 宜子孫
鑑藏寶璽 御書房鑑藏寶
鑑藏寶璽 嘉慶御覽之寶
鑑藏寶璽 宣統御覽之寶
鑑藏寶璽 宣統鑑賞
鑑藏寶璽 無逸齋精鑑璽
收傳印記
收傳印記
收傳印記 司印(半印)
收傳印記 李錦
收傳印記 韓世能印
收傳印記 韓逢禧印
收傳印記 吳楨(重一)
收傳印記 周生
收傳印記 吳廷之印(重三)
收傳印記 徐守和印
收傳印記 李宗孔
收傳印記 宗孔(重一)
收傳印記 廣陵李書樓珍賞圖書(重三。其二半印)
收傳印記 書樓真藏
收傳印記
收傳印記 吳廷之印
收傳印記 鴻緒(重三)
收傳印記 儼齋秘玩(重七)
收傳印記 鴻緒之印(重三)
收傳印記 王鴻緒印
收傳印記 儼齋書印
收傳印記 子孫永保
收傳印記 雲間王儼齋收藏記
收傳印記 吳(半印)

參考資料 【類別】 【參考資料】
收藏著錄 石渠寶笈初編(御書房),下冊,頁902-903
收藏著錄 故宮書畫錄(卷一),第一冊,頁62-63
內容簡介(中文) 米芾(西元1051—1108年),四十一歲前名黻,字元章,號襄陽漫仕、海岳外史等。 襄陽(今湖北襄樊)人。二十一歲以恩蔭入京補為秘書省校書郎,年輕時宦游廣東、桂林、長沙、杭州、楊州、潤州等地,四十二歲任雍丘(河南)縣令,後歷官漣水軍(江蘇)使,知無為軍(安徽),徽宗朝官書畫學博士,禮部員外郎,出知淮陽軍(江蘇),五十八歲卒於任上。他兼善詩文、書法、繪畫,富收藏、精鑑別,與蔡襄、蘇軾、黃庭堅並稱為北宋四大書家。 本卷九幅,書寫時間約在崇寧元年、二年間(1102,1103),談及購求王羲之<來戲帖>、<王略帖>,翟院深山水畫及竹紙、玉筆格、奇石等,末一幅書七言詩一首,追憶三十年前長沙之事,可窺其晚年浸淫於書畫古玩的生活情趣,用筆也縱橫如意,信手寫來,毫無滯礙,十分精彩。
參考書目 1.何傳馨,〈宋米芾尺牘 卷〉,收入林柏亭主編,《大觀-北宋書畫特展》(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6年初版一刷),頁332-345。 2.何傳馨,〈宋米芾尺牘〉,《故宮文物月刊》,第300期(2008年3月),頁8-9。
內容簡介(中文) 此卷含米芾九件書札,分別書於徽宗崇寧元年至五年(1102-1106),即五十餘歲的晚年。此際奔波於江蘇、安徽、汴京的宦途,仍念念不忘書畫文玩的購藏。書札中有託人購取心儀已久的書蹟、文房用具、硯石珍玩,或致友人詩作,可以說是平生心志所寄的綜合呈現。 米芾(1052-1108),襄陽(今湖北襄樊)人。他兼善詩文、繪畫、書法,富收藏,精鑑別,與蔡襄、蘇軾、黃庭堅並稱北宋四大家。(20061206)
內容簡介(英文) Mi Fu, a native of Hsiang-yang (modern Hsiang-fan, Hupeh), was a poet, painter, and calligrapher with an important collection of art. He excelled at connoisseurship and became known along with Ts'ai Hsiang, Su Shih, and Huang T'ing-chien as one of the Four Masters of the Northern Sung in calligraphy. This handscroll includes nine letters written by Mi Fu from 1102 to 1106, dating to his later years in his fifties. Despite his busy career as an official during this period in Kiangsu, Anhwei, and Pien-ching, he never overlooked the opportunity to purchase works of painting, calligraphy, and the scholar's studio. In these letters, he asked people to acquire precious inkstones, objects of the scholar's studio, and works of calligraphy that he had long admired. Also including poetry written to friends, this handscroll can be said to be a composite record of his ambitions in life.(20061206)

驗證碼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