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冠 清 乾隆,織品毛皮,通高14.0公分 外徑28.0公分

詳細資料

基本資料 文物統一編號 故雜001494N000000000 抽盤點紀錄 修護紀錄
品名 夏朝冠
Summer court hat of the emperor Qianlong
分類 雜項
尺寸 通高14.0公分 外徑28.0公分
時代 清 乾隆
西元1736-1795年
說明 圓冠式。冠內用紅紗襯裡,外罩白布,並以黑地織金緄邊包緣。冠外綴朱緯;平頂,頂覆織金錦。冠下綠色繫帶上附黃籤,一面墨筆楷書:「泰字壹號高宗純皇帝御用清涼絨纓朝冠一頂」,另一面墨筆楷書:「乾隆四十三年 上留」。乾隆四十三年即西元1778年。清代的冠服制度浩繁,僅在皇帝的袍服方面就分袞服、朝服、常服、吉服、行袍等等。隨著季節的變化,這些袍服遂有冬夏之別。在不同的場合需穿著不同的袍服,例如皇帝領首祭圓丘、祈穀、祈雨時,需穿著石青色的袞服。朝服基本上為明黃色,但是祀天時用藍色,朝日用紅色,夕月用月白色。隨著時令與場合的不同,皇帝搭配袍服所戴的冠帽也不同,有朝冠、吉服冠、行服冠與雨冠之分,亦有冬夏之別;其中,冬朝冠或用薰貂皮毛,或用黑狐皮毛製成,夏朝冠或織玉草,或以藤絲、竹絲製成。因此,這件冠帽應是一頂清帝的夏朝冠,依據冠下繫帶所縛黃籤上的文字,曾是清高宗御用之冠,民國初期收貯於紫禁城內的永壽宮,這個宮殿乃作為皇帝寢宮—養心殿的庫房。這件曾屬於清高宗的夏朝冠原僅餘帽體本身,所應配飾的朝冠頂、金佛與舍林皆已不存,今乃另選用同類帽飾縫綴。

參考資料 【書名】 【作者/編者】 【出版者】 【出版日期】
《清代服飾展覽圖錄》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 臺北巿:國立故宮博物院 1990/04
《乾隆皇帝的文化大業》 馮明珠主編 臺北巿: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0/09
《精彩一百 國寶總動員》 主編/蔡玫芬 文字撰述:論文/蔡玫芬、何傳馨、林天人;單品說明/余佩瑾、吳曉筠、侯怡利、張志光、張湘雯、張麗端、陳慧霞、游國慶、黃蘭茵、劉祐竹、蔡慶良、鄧淑蘋、賴依縵(按姓氏筆畫排序) 臺北巿:國立故宮博物院 2011/11
《故宮勝概新編》 馮明珠 臺北巿: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9/09
《故宮文物月刊》100期 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書畫、圖書文獻三處同仁聯合執筆 臺北巿:國立故宮博物院 1991/07

款識 【識文位置】 【識文種類】 【全文】
附件黃籤 器用款 泰字壹號高宗純皇帝御用清涼絨纓朝冠一頂
附件黃籤 紀年 乾隆四十三年上留

引用參考 〈夏朝冠〉,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圖版取自《器物典藏資料檢索系統》:https://digitalarchive.npm.gov.tw/Antique/Content?uid=2660&Dept=U(檢索日期:2023年10月1日)。

關聯文物

黑漆描金帽架

木竹漆器 , 清 乾隆 , 高30.5公分 底徑13.0公分

夏朝冠

織品毛皮 , 清 乾隆 , 通高14.0公分 外徑28.0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