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 文物統一編號 | 故瓷013977N000000000 抽盤點紀錄 修護紀錄 |
品名 |
汝窯 青瓷水仙盆
Narcissus basin with celadon glaze, Ru ware |
|
分類 | 陶瓷器 | |
尺寸 | 高5.7公分 口徑長22.9公分 寬15.1公分 底徑長19.6公分 寬13.1公分 | |
時代 |
北宋
西元11世紀晚期-12世紀早期 |
|
說明 | 橢圓形,侈口嵌銅釦,淺壁,平底外緣多出一圈窄邊,下接四雲頭形足。周壁胎較薄,底足略厚,通體施天青色釉,周緣與稜角釉薄處現出淺粉色光澤。外底留有六枚支燒痕,從支痕中可見土色胎土。面刻乾隆皇帝〈猧食盆〉:「官窯莫辨宋還唐,火氣都無有葆光。便是訛傳猧食器,蹵枰却識豢恩償。龍腦香薰蜀錦裾,華清無事飼康居。亂碁解釋三郎急,誰識黃虬正不如」御製詩。詩末無紀年銘,僅署「乾隆御題」,並落「比德」、「朗潤」兩枚鈐印。 此件作品的原始典藏標記為「呂」字號,代表清室善後委員會清點清宮文物時,它陳設於養心殿中。循此線索,對照嘉慶七年(1802)《養心殿東暖閣博古格陳設》紀錄,可在陳設檔中發現一則:「官窯盆一件(口缺釉,紫檀木描金座,抽屜內御筆合璧一冊,上刻詩)」的記載。因在《活計檔》中,除「猧食盆」、「貓食盆」之外,水仙盆偶而也記錄成「官窯盆」,再加上傳世隨附有木座,木座底刻「靜憩軒御賞」,及落「清玩」、「比德」和「朗潤」三枚鈐印。因故以為陳設檔所記,或正指這件口嵌銅釦的水仙盆。 |
參考資料 | 【書名】 | 【作者/編者】 | 【出版者】 | 【出版日期】 |
《故宮瓷器錄 第一輯 宋元》(上編) | 國立故宮 中央博物院聯合管理處 | 國立故宮 中央博物院聯合管理處 | 1961/04 | |
《大觀─北宋汝窯特展》 | 余佩瑾、沈建東、陳玉秀 | 臺北巿:國立故宮博物院 | 2006/12 | |
《得佳趣─乾隆皇帝的陶瓷品味》 | 余佩瑾 | 國立故宮博物院 | 2012/01 | |
《特別展: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神品至寶》 | 東京國立博物館, 九州國立博物館, NHK, NHKプロモーション, 讀賣新聞社, 產經新聞社, フジテレビジョン, 朝日新聞社, 毎日新聞社 編集 | 東京國立博物館、九州國立博物館 | 2014/06 | |
《貴似晨星:清宮傳世12至14世紀青瓷特展》 | 余佩瑾 | 國立故宮博物院 | 2016/05 | |
特別展「台北 國立故宮博物院─北宋汝窯青磁水仙盆」 | 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 | 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 | 2016/12 | |
《故宮文物月刊》407 期 | 《故宮文物月刊》編輯部 | 國立故宮博物院 | 2017/02 | |
《故宮文物月刊》406期 | 《故宮文物月刊》編輯部 | 國立故宮博物院 | 2017/01 | |
《故宮文物月刊》384期 | 《故宮文物月刊》編輯部 | 國立故宮博物院 | 2015/03 | |
《花事‧閑情》 | 陳玉秀、林容伊、林致諺、高于鈞、張湘雯、林宛萱 | 國立故宮博物院 | 2019/03 | |
《寫盡繁華 : 晚明文化人王世貞與他的志業》 | 林麗江、何炎泉等 | 國立故宮博物院 | 2022/10 |
款識 | 【識文位置】 | 【識文種類】 | 【全文】 |
底(外) | 御製詩文 | 官窯莫辨宋還唐,火氣都無有葆光,便是訛傳猧食器,蹴秤卻識豢恩償,龍腦香薰蜀錦裾,華清無事飼康居,亂碁解釋三郎急,誰識黃碁正不如。乾隆御題。鈐印二:比德、朗潤。 |
引用參考 | 〈汝窯 青瓷水仙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圖版取自《器物典藏資料檢索系統》:https://digitalarchive.npm.gov.tw/Antique/Content?uid=26339&Dept=U(檢索日期:2023年9月24日)。 |